第六百九十三章 感覺特別爽(2 / 2)

有一件事,即便是羅傑-艾伯特都無法否認,哪怕是好萊塢第四流乃至是第五流的導演,在電影制作方面,也要比任何影評人更加專業。

某一些事情,墨菲從來不會明說,心中卻非常清楚,僅僅北美一個地區,好萊塢電影就有超過一億五千萬的觀眾和六百個電影評論員,對於他這樣一個商業片導演來說,其中那一部分人會真正為影片買單,可謂一目了然。

坦白地講,受到影評人的歡迎和吹捧,一方面有公關因素在內,墨菲從來不否認這一點,斯坦頓工作室每年在這方面的開支有數百萬美元;另一方面,就是墨菲選擇的這種風格,正好對了相當多影評人的胃口。

當然,這種事情他自己清楚就足夠了,肯定不會對媒體記者講。

「那你很喜歡現在這份工作?」女記者又問道。

這個問題雖然有些傻,但墨菲還是很認真的回答道,「是的,我很喜歡,拍電影讓我感覺興奮,就像是跟好朋友久別重逢一樣。我之前跟小羅伯特-唐尼說過,『我在紐約街頭拍電影感覺特別爽』,這就是我的看法,很爽。我一直想在一部有趣的大片里,去嘗試很多別的電影里無法嘗試的東西,所以就有了《黑暗之城》,我們是世界上唯一一部用imax畫面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影片,這一點非常難得,也特別讓人興奮!」

女記者低頭看了眼自己的記事本,問道,「詹姆斯-弗蘭科在這部影片中奉獻了一次偉大的演出,你們不僅僅是工作伙伴,還是至交好友,你怎么看他的工作?」

「非常棒!」墨菲肯定不會吝嗇自己的贊譽之詞,「詹姆斯進入狀態飛快,我很喜歡。他工作的時候精神充沛,我喜歡這種工作態度。出演角色要做足准備,熟悉人物每個細節,我喜歡這樣拍電影。詹姆斯很了不起,他能在拍攝時即興發揮,總是帶給人驚喜!」

相比於墨菲遇到過的很多娛樂名記,這位女記者的能力明顯要差一些,不過這樣也好,他應付起來相對也要容易很多。

「據說你每部影片的劇本背後……」女主角終於問出了一個比較專業化的問題,「都有一個分工明確的編劇小組?」

「沒錯。」

這點在好萊塢也不是秘密,墨菲大大方方的說道,「一般情況下,我只會寫出劇本的大綱、人設和故事走向,具體的內容則交給編劇組去完成。」

女記者緊接著這個話題問道,「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嗎?」

「當有一群聰明人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構思劇本,這非常棒。」

墨菲稍稍想了一下,不緊不慢的說道,「這些編劇在一起思考克里斯-丹恩與魔術師的對決如何連接在一起,這個過程非常燒腦。對於一個編劇來說太困難了,他們要考慮前一部已經拍攝的電影,然後把這一部的劇情與前一部緊密連接在一起,確保我們沒有破壞故事的連貫性,這很復雜。」

相比於之前的假話,墨菲現在說的基本都是事實,「他們有一整個房間的圖表和各種東西,多得難以置信,我把它們和電影里的藝術作品放到一個房間里。那就像一個智囊團一樣,這個房間里做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作品,每部電影我們都設想可能存在的困難,然後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黑暗之城》現在熱映,也證明我們的工作都是值得的。」

又回答了幾個無關痛癢的問題,墨菲這邊的采訪也就宣告結束。

墨菲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去了相對的不算太遠的另一張休息桌附近,詹姆斯-弗蘭科也在接受《芝加哥論壇報》另一位記者的采訪。

由於詹姆斯-弗蘭科的采訪還沒有結束,墨菲也就站在了旁邊不礙事的地方聽了一會。

「詹姆斯,你之前說過在未來你自己也想做導演。」

采訪詹姆斯-弗蘭科的記者同樣是個年輕的女性,「你從墨菲身上學到了什么?」

「墨菲對於電影拍攝整個流程的各個方面,都比與我共事過的任何人更熟悉,每天有機會看著他工作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同樣的,詹姆斯-弗蘭科也會為自己的好友大唱贊歌,「我們很久之前就熟悉了彼此,我在了解他的想法、問他問題的時候,可以問的更細致。比如我問過他,為什么要用特定鏡頭拍特定場景,這個過程很有趣。

那個記者隨即問道,「你會拍像《黑暗之城》這種大制作的電影嗎?」

「我不知道。」詹姆斯-弗蘭科先是搖了搖頭,緊接著又說道,「可能會拍一部小制作的更加個人化的電影,也可能是一部大片,我可能出演,也可能不出演。當我找到自己想要的故事的時候,按照劇情需要決定電影類型,到那時候就很清楚了。」

采訪結束的時候,已經接近了晚上十一點,墨菲和詹姆斯-弗蘭科打過招呼,直接回了房間休息,以充足的精力來迎接《黑暗之城》即將出爐的首周末票房!

不止是他們,在好萊塢還有大批的人等著這份周末票房統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