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非常惱怒(2 / 2)

想到這里,馬爾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忽然明白了,墨菲-斯坦頓面對自己一方強大的壓力,沒有在電影方面給出太多的回擊,而是選擇了攻擊天主教最為薄弱的地方……

這完全出乎他的預料,也打了整個加州中南教區一個措手不及。

後面的幾天里,各種不利於天主教,尤其是馬爾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本人的新聞不斷被媒體曝出,加州中南教區疲於應付,忙著到處撲火和應對媒體,與墨菲的狀況完全對調了過來,一時間根本沒有精力去策動針對墨菲和好萊塢電影的計劃。

甚至,梵蒂岡方面也在關注,本篤十六世親自給馬爾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打了電話,再也不復之前步步緊逼好萊塢電影時的歡聲笑語,冷淡的訓斥讓馬爾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冷汗直流。

確切點來說,美國媒體大面積的集中報道天主教丑聞,讓梵蒂岡方面非常惱怒。

一方面,媒體的報道並非單純揭露和抨擊天主教神職人員存在的性侵兒童行為,而是把矛頭指向了梵蒂岡處理這些丑聞的方式,指控教廷包庇神職人員;另一方面,各種不利的消息進一步將天主教在性取向、生育健康和性別平等上的立場作為攻擊目標,並對天主教在同性戀、避孕、墮胎上的具體政策提出批評,如提出天主教學校的教材中存在與性別有關的陳舊觀念,向梵蒂岡方面施壓!

過往,全美國到處都有零零碎碎的這類報道,但是這一次好萊塢的聯合行動,把這些零碎的報道連接起來了,如同把天主教的屋頂給炸飛了。

少了來自背後的天主教的力量作祟,從六月底就風暴不斷的北美娛樂電影市場,也漸漸恢復安靜,尤其是娛樂媒體的關注點,更多的回到了明星八卦及其作品身上。

尤其是墨菲的粉絲,才不管什么社會責任感之類的抨擊和報道,一如既往的支持自己喜歡的導演。

在互聯網上,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來聲援墨菲,洛杉磯的一個粉絲組織就通過社交平台自發的發起了一個活動——墨菲-斯坦頓從影十二年,致我們與一起渡過的電影時光。

這個活動引起了墨菲的支持者的強烈反響,無數的影迷紛紛通過社交平台在這個活動上面留言。

「墨菲的電影,對你的生活意味這什么?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愛墨菲的電影,但我就是喜歡!」

這是來自德克薩斯州的一位普通影迷,他可謂是那種我說不出哪里好,但我就是喜歡的影迷的典型。

還有洛杉磯的影迷如此寫道,「墨菲的電影是我一生的伴侶,它銘記了過去的生活,也能昭示未來的時光,而我則和他們一起活在當下,我愛墨菲-斯坦頓!我愛他的黑色電影!我愛這電影!」

美國東海岸同樣有瘋狂的墨菲的粉絲,紐約的一位影迷留言,「每次墨菲的電影在影院上映的時候,當走進影廳坐進座位的一剎那,我都能感覺到自己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當銀幕上的燈光亮起的時候,我知道那是一段屬於我和墨菲-斯坦頓的旅程。在那里,我可以忘記現實中的苦悶和煩惱,自由的去探索,忘情的去笑,感受到的只有激動和快樂!」

墨菲的影迷們以各種形式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往往只有遇到墨菲的電影才會顯露真身,「我將歷史、信仰、態度、欲望和夢想銘記在了一種東西里,那就是墨菲-斯坦頓的黑色電影,我感謝他的電影出現在我的生命里,為我這淺薄的人生帶來更多的價值。」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所以有很多遺憾,墨菲的電影的魅力,在於讓你在這個短暫的時間里,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彌補你心中遺失的美好。」

在這些影迷的努力下,《黑暗之城》繼續在北美的影院當中放映,即便已經下降到了不足1000家影院,依然頑強的在全美各地出現。

對於墨菲這種大眾導演來說,影迷們的支持,堪稱最大的欣慰。

到八月中的時候,這部影片在北美院線當中已經放映了快四個月,北美票房還在影迷的支持中緩慢上漲,累計到了7億2851萬美元,繼續朝著《阿凡達》的北美票房紀錄挺進!

海外方面,先後有超過一百四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影院,放映過《黑暗之城》這部影片,海外票房也超過了北美票房的兩倍還多。

《黑暗之城》的全球票房達到了23億1687萬美元!

「票房方面基本不會再有太多的變化了。」

死星大廈的辦公室里面,墨菲對比爾-羅西斯說道,「我們的工作重心可以轉移了。」

這部影片放映到現在,北美票房頂多也就再能增加1000萬美元到2000萬美元,海外票房能再漲1億2000萬美元到1億5000萬美元也就頂天了。

比爾-羅西斯明白墨菲的意思,「是頒獎季嗎?」

「嗯。」墨菲點了點頭,「這個頒獎季競爭激烈,形勢對我們也有些不利。」

「這些不利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有利條件。」

比爾-羅西斯和墨菲心照不宣的笑了笑,問道,「你准備申請哪些獎項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