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得到第三塊紫晶寶石(2 / 2)

一切還算是順利,趙中遙和飛飛他們終於拿到了這第三顆紫晶寶石。曲玉倩和天天看趙中遙和飛飛終於是安全的回來,並且也得到了第三顆紫晶寶石,那也是欣喜異常。

既然已經得到了第三顆紫晶寶石了,那就應該離開這里,向更遠的太陽系空間進發了。

『老爸,我們已經得到了第三顆紫晶寶石,那我們下面該往那里去了。』飛飛看著趙中遙問道。

趙中遙拿出最初的那一塊紫晶寶石,啟動上面的系統後,他就又看到了那一個星圖。星圖指示,第四顆紫晶寶石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的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上面。

於是,趙中遙就看著飛飛說道,『我們的下一站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第四顆紫晶寶石,就在這個小行星帶中的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上面。』

『到小行星帶里面去,那里一定非常好玩,有各種各樣的小行星。』飛飛高興地說道。

趙中遙看著飛飛那高興的樣子說道,『真的很好玩嗎!我看未必。』

『為什么,不就是一些小行星嗎!難道還會有什么危險不成。』飛飛這樣說道。

趙中遙笑了一下說道,『有沒有什么危險,去了才知道。』

『好了老爸,我們還是趕緊出發吧!我急著要看小行星帶呢!』飛飛才不管前路有什么危險,他只想到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去看看。

『行,那我們就出發吧!』趙中遙說完,就又駕駛著飛船向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飛去。

只是在飛往這一片小行星帶的時候,飛飛就又看著老爸說道,『老爸,那你了解這一片小行星帶嗎!能不能先給我們講一講關於這個小行星帶的知識。』

趙中遙聽了飛飛的話,就想了一下說道,『行,那我就先講一些關於這一個小行星帶的知識吧!』

接下來,趙中遙就給一家人講一些關於這個小行星帶的知識。

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處被發現,已經被編號小行星有120,437顆。由於小行星帶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這個區域因此也被稱為主帶。

小行星帶距離太陽約2.17-3.64天文單位的空間區域內,聚集了大約50萬顆以上的小行星。這么多小行星能夠被凝聚在小行星帶中,除了太陽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起著更大的作用。

小行星帶由原始太陽星雲中的一群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但是,因為木星的重力影響,阻礙了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許多星子相互碰撞,並形成許多殘骸和碎片。

小行星帶內最大的三顆小行星分別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徑都超過400 公里;在主帶中僅有一顆矮行星—谷神星,直徑約為950公里。

其余的小行星都較小,有些甚至只有塵埃大小。小行星帶的物質非常稀薄,已經有好幾艘太空船安全通過而未曾發生意外。

在主帶內的小行星依照它們的光譜和主要形式分成三類:碳質、硅酸鹽和金屬。另外,小行星之間的碰撞可能形成擁有相似軌道特征和成色的小行星族,這些碰撞也是產生黃道光的塵土的主要來源。

關於小行星帶形成的原因,比較普遍的觀點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由於某種原因,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這個空擋地帶未能積聚形成一顆大行星,結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

被認同的行星形成理論是太陽星雲假說,認為星雲中構成太陽和行星的材料,塵埃和氣體,因為重力陷縮而生成旋轉的盤狀。在太陽系最初幾百萬年的歷史中,因吸積過程的碰撞變得黏稠,造成小顆粒逐漸聚集形成更大的叢集,並且使顆粒的大小穩定的持續增加。一旦聚集到足夠的質量—所謂的微星—便能經由重力吸引鄰近的物質。這些星子就能穩定的累積質量成為岩石的行星或巨大的氣體行星。

在平均速度太高的區域,碰撞會使星子碎裂而抑制質量的累積,阻止了行星大小的天體生成。在星子的軌道周期與木星的周期成簡單整數比的地區,會發生軌道共振,會因擾動使這些星子的軌道改變。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空間,有許多地方與木星有強烈的軌道共振。當木星在形成的過程中向內移動時,這些共振軌道也會掃掠過小行星帶,對散布的星子進行動態的激發,增加彼此的相對速度。星子在這個區域受到太強烈的攝動因而不能成為行星,只能一如往昔的繼續繞著太陽公轉,而且小行星帶可以視為原始太陽系的殘留物。

小行星帶所擁有的質量應該僅是原始小行星帶的一小部分,以電腦模擬的結果目,小行星帶原來的質量應該與地球相當。主要是由於重力的擾動,在百萬年的形成周期過程中,大部分的物質都被拋出去,殘留下來的質量大概只有原來的千分之一。

當主帶開始形成時,在距離太陽2.7 au之處形成了一條溫度低於水的凝結點線—「雪線」,在這條線之外形成的星子就能夠累積冰。在小行星帶生成的主帶彗星都在這條線之外,並且是造成地球海洋的主要供應者。

因為大約在40億年前,小行星帶的大小和分布就已經穩定下來(相對於整個太陽系),也就是說小行星帶的主帶在大小上已經沒有顯著的增減變化。但是,小行星依然會受到許多隨後過程的影響,像是:內部的熱化、撞擊造成的熔化、來自宇宙線和微流星體轟擊的太空風化。因此,小行星不是原始的,反而是在外面古柏帶的小行星,在太陽系形成時經歷的變動比較少。

主帶的內側界線在與木星的軌道周期有4:1 軌道共振的2.06 au之處,,在此處的任何天體都會因為軌道不穩定而被移除。在這個空隙之內的天體,在太陽系的早期歷史中,就會因為火星重力的擾動被清掃或拋射出去。

其實,關於這個小行星帶成因,一直以來都是困擾著科學家們。畢竟,現在沒有那一種理論可以完美地解釋這一個小行星帶的存在。雖然說各種理論都有一些道理。可是沒有一種理論,可以讓所有人都信服。

但不管怎么樣,在太陽系近地軌道上面有這樣一片小行星帶,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這半個世紀以來,有很多的科學家都在研究這一個小行星帶的成因,都想把這一顆小行星帶之所以會存在原因找到。可是一直以來,還是沒有人能夠真正弄明白這一個小行星帶為什么會存在。

而趙中遙現在駕駛著飛船,就向這一片小行星帶飛去。他一邊駕駛著飛船,一邊就跟家人講一些關於這個小行星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