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谷神星(2 / 2)

谷神星的地質演化取決於形成期間和之後可用的熱源:來自微星吸積的摩擦力、各種不同放射性元素的可能包括短半衰期的元素(像是al)。這些被認為已足以使谷神星在形成後不久分異為岩石的核心和冰的地函。這種過程可能導致表面被水火山和地質構造重塑,消除了古老的地質容貌。

由於它比較小,谷神星會比較快的冷卻而有效的阻止導致早期地質結構重整的過程。任何在表面上的冰都會逐漸升華,留下各種的水合礦物,像是黏土和碳酸鹽。今天,谷神星似乎是一顆地質處於非活躍狀態的天體,表面可能因受到撞擊的影響。

大量的水冰存在於其組成內,使得谷神星內部可能有一層液態水的存在,這個假設的層或許可以稱為海洋。如果有一層液態水存在,相信他會藉於古體的核心和冰地函之間,就像在理論上存在於歐羅巴的海洋一樣。海洋的存在更有可能將溶質(即鹽、氨、硫酸或其它的防凍劑等成分)溶解在其水。

谷神星表面幾處神秘亮點可能噴射水蒸汽羽流至太空,暗示著這顆矮行星擁有的地質活動十分活躍。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接近谷神星時拍攝一些圖像,科學家在月球和行星科學討論會上指出,最新拍攝圖像顯示谷神星亮點可能是冰水物質,將為揭曉該星球表面之下潛藏物質提供重要線索。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安德里亞斯·納遜斯博士說:「這種羽流在谷神星的一天之中不斷變化,在白天期間,羽流會變得更亮,在黃昏時刻,羽流變得昏暗,進入傍晚,羽流完全消失。」

最初哈勃望遠鏡發現的神秘亮點再次出現在近期黎明號探測器拍攝的圖像中,雖然科學家猜測這些亮點包含高反光冰水物質,但黎明號探測器還未近距離進行充分觀察,目前最新數據表明這些亮點很可能是冰水。

目前最亮的亮點被科學家稱做「5號特征」,從白天不同時間和角度拍攝照片顯示很可能與羽流物質有關,該區域位於一個80公里直徑隕坑底部。納遜斯說:「我們認為這種亮點是某種釋氣現象,我們需要高分辨率圖像數據來證實。」

並不是所有人都很快接受初步的羽流解釋,美國華盛頓大學比爾·麥金農稱,你從未看到具有亮點的羽流,霜凍和雪落在谷神星表面,但是我們需要進一步觀察。

谷神星體積較大,外狀呈圓形,富含大量水,是小行星帶一顆奇特天體,科學家猜測谷神星存在次表層海洋或者冰凍水層,作為矮行星,它更像是一顆行星或者冰衛星,而不是天文學家之前所理解的小行星。

趙中遙看著大家,給大家詳細講解了一下關於這一顆谷神星的知識,讓大家對這一顆谷神星,有了更加詳細地了解。

只是趙中遙給大家講解了這些知識後,就又看著大家說道,『其實,這一顆谷神星,不但是本身非常的神奇,就連發現它本身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飛飛聽了趙中遙的話,就好奇在問道,『老爸,你這話是什么意思,發現這一顆谷神星,有什么神奇的。不就是某一個天文學家,偶然發現的嗎!』

趙中遙聽了飛飛的話,就說道,『發現這一顆矮行星的神奇之處,就在於發現這一顆矮行星的功勞,應該歸功於一個數學家。』

飛飛聽了老爸的話,就不解地說道,『怎么會歸功於一個數學家,發現小行星,不應該是天文學家的事情,怎么成了數學家的事情了。』

趙就又笑了一下說道,『本來是有一個天文學家發現了這一顆小行星。可他在發現了之後,沒有來得及詳細觀察,他就生病了。然後就無法再觀察了。

可是等他病好後,想要再去觀察的時候,就又找不到這一顆小行星了。這位天文學家,因為這事也是非常的懊惱。感覺自己明明是有機會發現一顆小行星的。可是由於自己生病的事情,就錯過了這樣一個好機會。

後來有一個數學家聽說了這一件事情後,就突發奇想,他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通過數學的方法來計算出這一顆逃跑的小行星,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於是,這一個數學家,經過一番努力,自己研究出一種計算行星軌道的理論。他用這個理論,只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把這一顆小行星的軌道給計算了出來。

這個數學家,經過計算,就知道了這一顆小行星將來某一天,會出現在那一片天空之中。

於是,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一些天文學家。其中有一個叫奧伯斯的德國天文學家,在這個數學家預言的那一片天空,用天文望遠鏡仔細觀察。

本來這個天文學家只是一個業余的天文愛好者,他也並不太在意這個數學家的預言。只是因為愛好天文學,於是就在這個數學家預言的那一片天空觀察起來。

誰知道,他這一觀察,奇跡就出現了。這一顆讓人們找來找去的小行星,又神秘現身了。這一次,人們才真正發現了這一顆小行星。並把它命名為谷神星。

這一個數學家,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國大數學家高斯。正是因為高斯通過計算知道了這一顆谷神星的運行軌道,這才讓一個天文愛好者,發現了谷神星的蹤影。

所以說,數學在天文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優秀的天文學家,必須是一個數學家。因為所有的天文發現,都依賴於數學方面的計算。

其實,不光是在天文學方面是這樣,在很多的科學領域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