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節 冷汗,決然(2 / 2)

烽皇 瑞根 1558 字 2020-10-07

江烽很清楚,一旦契丹人南下,如果自己沒有三四萬鐵騎,也就是沒有十五個軍以上的騎兵來應對,無論自己在步軍上有多么大的優勢,在河北大平原上,自己勢必陷入困境和苦戰中。

除非自己放棄對方在野外交鋒,而改以堅城據守,或者就是撤到淮水以南水網密集的區域。

可是那樣做行么?以契丹人的殘暴凶橫,這種戰法,只怕就真的河北大平原上要成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然後變成契丹人的牧馬之地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以騎兵對騎兵,然後以步軍克騎兵,只有騎兵和步軍奇正相合,方能起到奇效。

泰寧軍的騎兵力量並不弱,甚至比起大梁軍騎兵不遜色,唯一差一點的就是他們戰馬和裝備了,就算是淮北騎兵的戰斗力也差不到哪里去,只要能把戰馬和裝備跟上,一樣有一戰之力。

戰馬,鎧甲,這都是燒錢的活兒,要想在這上邊補齊,那就只能在粟特商人身上打主意了,而要讓粟特商人上鉤,大概也只有在徐州的冶鐵監上做文章了。

*****************************************

心中存了這些心思,江烽在兗州的視察也就少了幾分興致,但是起碼的程序他還是走到了,泰寧諸軍每個軍他都一一走到,也和各軍的營指揮使以上軍官進行了見面座談,這也是以往泰寧軍從未經歷過的。

不過泰寧諸軍的指揮使們卻暗自感慨,這位主君可是不簡單。

這種直接與營指揮使這一級的軍官見面談話,幾乎就是讓營指揮使們明白現在他們是吃誰的糧,替誰賣命,甚至可能建立起了一條直接通天的渠道,若是自己一干人有什么異心,那么這些人也許就會變成一顆釘子,一枚眼線。

回到徐州,江烽就以武寧節度使身份發布命令,組建武寧左軍和武寧右軍,兩軍各新組建八個軍,其中左右軍十六個軍中騎軍占六個軍,步軍五個軍。

這個突如其來的決定讓包括陳蔚、崔尚、王邈、楊堪等人在內的淮右(武寧)高層大為吃驚,同樣也震動了包括原泰寧軍和感化軍的高級將領們。

在他們看來,就算是要對原泰寧軍和感化軍諸部進行整編,也不用如此著急,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新編十六個軍。

更為讓人震撼的是要新建六個騎軍,這意味著基本上要將原來泰寧軍和感化軍的騎軍全部保留下來。

要知道原來泰寧軍和感化軍的騎軍雖然在編制和兵力上不缺,但是在戰馬甲胄這些方面卻缺口巨大,現在彭城郡公發布命令,自然不可能像原來那樣湊合著干,那就是要實打實的建齊滿編齊整的六個騎軍。

如果再加上淮右軍的兩個騎軍,也就意味著彭城郡公手中將要建成八個騎軍兩萬騎兵,這在江淮一帶絕對是首屈一指了。

一干臣僚們紛紛建言,但是均遭到了江烽的斷然否定,陳蔚和杜拓二人甚至為此與江烽激辯幾場,但都沒有能改變江烽的決定。

對於武將們來說,軍隊的擴編和加強自然是好事,當然在淮右軍中和即將納入武寧軍中的原泰寧軍和感化軍諸將來說,感受又有些不一樣。

淮右軍諸將是懷著一種復雜情緒來看待一支新建的宜屬同門的新軍的,但是這武寧軍驟然就要新建六個騎軍,還是讓淮右軍方面有些不舒服,認為郡公過於高看優待武寧軍,卻忽略了淮右軍在為郡公打下徐州立下的汗馬功勞。

雖然這種言語只是少數人之間私下發發牢騷,但是也代表著一種風向。

江烽自然也清楚這一點,他也能理解淮右軍諸將的心思,但他不會改變自己的決定,因為這些人他們無法像自己這樣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

當然他也會有針對性的進行一些調整,那種完全以地域為界限的軍隊組建機制是肯定不能帶進來的,哪怕為此會付出短期內戰斗力可能會受到影響,他也要堅持。

首先將泰寧軍和感化軍各部進行混編重組,這種混編重組既有以營為單位的混編,也有以都甚至隊為規模的混編,然後還會在補充新的士卒問題上有針對性的混合補充,這樣來打亂地域限制。

除開這種方式外,現在的淮右軍諸軍也要與現在正在以武寧軍編制為准組建的新軍進行混編,比如秦漢、張挺、駱成淦、李桐率領進入兗州的四個軍淮右軍就將取消淮右軍編制,而編入武寧軍中,同樣現在正在整編的四個軍會編入原來的淮右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