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世界H(二—三)(1 / 2)

死不原諒 霧十 3008 字 2020-10-10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死不原諒最新章節!

上輩子的顧行也是在覺生寺的時候發現了小師弟白連的行蹤,於是,趕忙將白連接到身邊,精心照顧。見始終無法勸白連重回谷中陪伴師父後,顧行便也就只能給師父飛鴿傳書,將白連偷跑的事情,硬說成了是他帶小師弟出谷見世面。

谷鬼子心里其實也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見顧行如此回護白連,便也就不再追擊,只是在回信中說:「不出師,就算不得我谷鬼子的弟子。」

谷鬼子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在他還沒有點頭覺得這個徒弟可以出師之前,他的徒弟就不能打著他弟子的名號在江湖上行走,因為他沒有點頭也就代表著他覺得這個徒弟還不能獨立,讓一個沒辦法獨立的人去獨創江湖,肯定要出事,而他谷鬼子丟不起那個人。

可是,即便如此,顧行也不曾見谷鬼子說過「算不得我徒弟」這樣的話。

也就是說,白連這次的偷跑真的是徹底惹怒了谷鬼子。白連本就不是谷鬼子因惜才而收的徒弟,只是他的故人之子,因故人家中慘遭滅門,夫妻倆及兒子兒媳全部殞命,白連這個孫子才被谷鬼子帶到身邊教養長大。

白連性子愚鈍,始終不能開竅,谷鬼子便也就歇了教白連成才的心,只求這個故人之子能在他名聲的庇佑下,一生喜樂安康。哪成想,白連不僅不夠聰明,還不夠勤奮,性子浮,玩心重,因為耐不住谷中清修,便偷了谷鬼子的一些東西追著顧行跑出了谷,最要命的是,有了這些防身武器,白連竟然到了京城後還是還被人騙走了全部的金銀細軟,丟盡了谷鬼子的臉。

谷鬼子算是徹底不想再認這個徒弟了,他能收留故人之子長大本就是因為情分,不收白連為徒,別人也說不了他什么。

上輩子顧行不忍心愛的小師弟被變相逐出師門,便沒有對外張揚谷鬼子的信,只是私下告知了白連,然後在對外時,雖沒有明說白連是谷鬼子的弟子,卻一直與白連以師兄弟相稱,讓人自然而然的便以為白連也是谷鬼子的弟子,無端就高看了白連一眼。沒有常識被說成不通俗事的純真,不會看人臉色成了真性情的灑脫,連前後顛倒的言行都成了高深莫測的算計。

顧行哭笑不得的同時,也覺得這樣有利於小師弟不被人欺負,便默認了,並和皇五子默契配合,暗中幫白連把聲望值刷了一遍又一遍。

如今想來……

顧遠歸和顧行都覺得,只有一個詞能夠形容當時的顧行,傻b。

白連說是舍不得師兄才從谷中追來,那又如何能夠比顧行早一步到達京城?又為何不提早聯系,反而等銀兩沒了才苦苦等在覺生寺外求「拯救」?師兄們都已經離谷成家,也就是說,谷中只剩下了師父谷鬼子,大家本以為小師弟白連會盡心照顧師父,結果……

到最後,顧行才看明白,他捧在手心怕丟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小師弟,不過就是個白眼狼。是,他什么都不懂,像個小孩似的,沒有什么壞心眼。

但他也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和丁點的感恩之情。

簡單來說就是,被寵壞了。

一個巨嬰熊孩子。

對於這號人物,顧遠歸答應了顧行不去刻意為難,畢竟這輩子的白連什么都還沒有做,但顧遠歸也不打算再像顧行那樣對白連事事上心、仔細照顧了。覺生寺外那個小乞丐是誰?呵呵,對不起,我不認識。

「遠歸想好要在哪里住下了嗎?」皇五子在命人悄悄把他看中的那個小乞丐帶回他的府邸後,終於想起來要招呼顧遠歸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友人了。

顧行,字遠歸,「行」是長輩們叫的,字才是平輩叫的。

顧遠歸這次入京,除了送蓮花傘以外就是等待春闈,他從小在谷中長大,自己本身又是陪都雍畿人士,在京中自然不可能有自家的落腳之處,「借住」便成了他的選擇。

當然了,以顧遠歸的大名,想拉攏他,請他到家中小住的權貴不知凡幾,顧遠歸根本不愁住的地方,唯一愁的是如何住才能不給自己平白惹麻煩。

上輩子,因為覺生寺的主持是谷鬼子相交多年的友人,於是,顧行便留在了覺生寺廂房讀書。

如今,顧遠歸其實也挺想繼續在覺生寺里安頓下來的,不為別的,只為名聲好聽。

但是,覺生寺什么人都能進來,白連想要找顧遠歸認親是再容易不過的,到時候顧遠歸想不認這個師弟都不可能。畢竟顧行寵愛白連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如今他性格前後差別太大,他師父谷鬼子第一個就會看出問題。

如果覺生寺不行的話,那么,皇五子作為顧行的發小,就成為了緊隨其後的選擇。皇五子比顧行大四歲,現年十八,已過了出宮建府的年紀,早就有了自己的皇子府,不要說住一個顧行了,十個八個都不在話下。

顧遠歸對於皇五子的態度是……我除非有病,才會再和你這么個神經病來往。

上輩子的顧行之所以會幫皇五子奪嫡,一是因為白連,二就是因為他和皇五子的交情。顧遠歸好像忘記說了,雍畿大族顧氏大房最近這一代出了個皇貴妃,貴妃膝下一子一女,那個子便是皇五子,而顧行則是顧氏二房之孫。也就是,根本就沒人信顧行不會和皇五子穿一條褲子,因為皇五子不僅是顧遠歸的朋友,還是顧遠歸不遠不近的親戚。

_(:3)∠)_等顧遠歸算明白這層關系後,內心真是日了汪了。

皇五子未來登基後,以那么一個神經病理由殺了最大的功臣顧行,這樣對待自己的親戚,還有一群下屬哭著喊著要為他效忠,也是醉醉噠。

說起來,除了皇五子以外,顧遠歸其實還有顧家可以住。

雍畿雖不是大雍的首都,卻是舉足若輕的陪都,是無數世家大族的根。住在雍畿的遺老遺少們,一直端著架子,自詡正統,卻也在京中置下了無數大宅,方便家中子弟入京暫住。

可顧遠歸如今最怕的就是和皇五子扯上關系。三進三出的大宅子是大房准備的,二房去占這個便宜,顧遠歸表示,不太合適啊。

顧行僅剩的血脈親人,他的親娘顧顏氏,就曾在顧行進京前特意修書一封,讓谷鬼子安排顧行在京中的住宿,「一切聽從師父的安排,不要過多的驚動家里」,顧顏氏的意思很直白,無論是顧家大房,還是顏氏的娘家,顧行的外家,顧行能不沾就不要沾。

顏家也是大族,並且不可避免的在未來卷入了奪嫡風波,最後還輸了,輸的老慘了。

掌握了未來的顧遠歸,如今再看顧顏氏早些年的行動,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雖然被迫困於四角天地,但心中自有溝壑的奇女子,她後來的很多布置如今早已初露端倪。

可惜,上輩子的顧行自詡聰明,卻白瞎了一副好腦子,浪費了他娘的一番苦心。

這輩子,顧遠歸說什么都不可能再讓顧顏氏失望了。可是,這也不能住,那也不能住,怎么辦?

戚悶騷表示,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

咳,戚述沒真這么唱,但顧遠歸從他躍躍欲試的眼睛里,看到了相同的意思。這一世沒了原主回來的可能性,顧遠歸也就沒矯情,收拾收拾行李,利索的就住到了承澤親王在京中的王府。

亮出承澤親王的大名,不要說一個小小的白連了,它足以擋下一切沖著顧行or他師父谷鬼子名聲而來的牛鬼蛇神,括弧,包括各路皇子。

承澤親王是世襲罔替的爵位,雖然基本每一代的親王都是斷袖,而每一代的世子全要靠過繼,但它就是這么神奇的屹立至今,手握三十萬重病,守衛西北門戶,卻仍被帝王信任,不會猜疑半分。

為什么?因為承澤親王是徹徹底底的保皇黨,從不在奪嫡之戰中提前站隊。

皇子們雖然會惱怒與承澤王府的不給面子,卻會在自己當上皇帝後明白這份忠誠有多么難能可貴。

於是,這便保證了承澤親王府的長盛不衰。

當然了,承澤親王府皇帝深受寵信也有一個原因是,承澤親王府總是出斷袖,繼承人一般都會從皇帝的兒子中過繼。這一代的承澤親王就是正則帝同母異父的弟弟,戚述同學更是正則帝養在外面的親兒子。

一個不會威脅皇權,又有能力辦事的存在,皇帝又怎么可能不喜歡?

不過,其實戚述這個親兒子蠻討厭他當皇帝的老爹的,因為他娘連妃子都不是,只是正則帝下江南時一夜風流後的外室,江湖上一直流傳的「大明湖畔的x雨荷」,就是他娘了。

作為正則帝的滄海遺珠,戚述同學和大部分恨不能和親爹相認的私生子的態度不太一樣,他對他老子一直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他寧可沒有一個當皇帝的爹,也想要一個正常的三口之家。

戚述的願望,在他娘死後實現了,他良心發現的爹,做主把他過繼給了這一代的承澤親王當兒子。承澤親王夫夫沒孩子,對戚述那真是疼到了骨子里。

結果,戚述還沒享受多長時間的父子親情呢,就被他的渣爹正則帝,又一旨宣到了京城。美名其曰承澤親王府和皇室的培養感情,實則嘛……在戚述看來,正則帝就跟棒打鴛鴦的王母差不多,讓他和他認定的親人一年都不見得能鵲橋相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