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可用之人(2 / 2)

墨桑 閑聽落花 2284 字 2020-10-22

「那就好,你倆去找大常,領料子針線,能做多少領多少,價兒就照現在的價兒。」李桑柔干脆之極。

「大當家的,咱這鋪子,有多少人哪?這衣服一年四套,分春秋冬夏?」張貓問道。

「人不少,單憑你們幾個人,肯定做不下來,先做做看吧。

以後,你們要是有本事全包下來,那是最好不過。」李桑柔一邊說一邊站起來。

張貓和谷嫂子對視了一眼,兩個人都是一眼的驚喜,見李桑柔站起來,兩人忙跟著站起來。

「我還有事,你們去找大常,就在那邊倉庫,找他交接細務。」李桑柔笑著沖兩人揮了揮手,出鋪子走了。

張貓和谷嫂子抱上那一堆衣服包袋,一溜小跑,直奔旁邊的小院去找大常。

……………………

祭了灶沒兩天,米瞎子回到建樂城,徑直去了炒米巷。

今年實在太忙,忙到大常三個外加小陸子三個,全都連買年貨的功夫都沒有。

黑馬往張貓那兒跑了一趟,原本是想讓張貓她們幫著辦辦年。

到谷嫂子那間小院一看,一院子仨大人四個孩子,就連三四歲那個,都被張貓指使著,跌跌撞撞的遞針搓線呢。

三個人只好垂頭喪氣的接受了李桑柔的建議,拿了銀子給唐家酒樓,請他們給辦點兒年貨。

李桑柔回到炒米巷,正趕上唐家酒樓的小廝兒過來送剛蒸好的過年饅頭,跟小廝兒說了一聲,讓唐家酒樓送幾樣拿手菜過來。

李桑柔和米瞎子兩個,坐在大門敞開的上房正屋,吃了飯,李桑柔溫了一大銅壺酒,對著燒的紅旺的炭盆,喝著酒說話。

「看的怎么樣?」李桑柔將鞋底靠近炭盆烤著。

今年太忙,沒來得及裝地龍,厚底鞋不利落,薄底鞋利落是利落了,但是凍腳。

「你那些騎手,遞鋪里的馬夫什么的,好得很哪。」米瞎子這一句好得很,有幾分陰陽怪氣。

李桑柔抿著酒,根本不理會他這幾分陰陽怪氣。

「派送鋪子,除了新換的那幾家,別的,都是你找的吧?都很規矩,都是本份人。

有兩家,挺有意思。

一個是淮陽府的聶婆子。」米瞎子說著,笑起來。

「你那平安符和百事吉,她一文錢沒加,不過,要從她手里請這平安符,有個條件,明年一年的小報,得從她這里買。」

李桑柔聽的眉梢揚起。

「這份心思活絡,不簡單,這份長遠眼光,也不簡單,能舍下就放在眼前的錢,更不簡單。

而且,這明年一年的小報,當場答應了就行。

既不收定錢,也不多說一句,你說行,那就是行了,平安符就讓你請。答應明年兩份小報都買一年的,那百事吉串兒,立刻讓你請一份。

這份氣度不簡單。

這是個可用的。

還一個,是汝陰府的鄒旺,這鄒旺更不得了。

你分到汝陰府的平安符和百事吉,百事吉他一個都沒拿出去,平安符的七成,他加價五成賣了。

余下的三成平安符,和那些百事吉串兒,他拿去送給了幾家收信寄信最多的大戶,府學的教諭,衙門里的衙役頭兒,書辦,還有他那鋪子那一片兒的里正。

你瞧瞧,這份小心計!

這個也可用。」

「我頭一回去淮陽府,在一家小茶坊里喝茶時,碰到的聶婆子。

她當時正跟一個婆子細細的分說,這個人是什么性子,家里有什么難處,那個人有什么毛病,曾經有什么過往,入情入理,深諳人心,我就留意了。

她是個半路出家的葯婆。

當初,因為獨生兒子生下來體弱,常年有病,她就學著自己采葯焙葯。

來往她家的老葯婆無兒無女,看她願意學,就把葯婆的本事教給了她,她丈夫死後,她就做了葯婆,養家糊口。

她做葯婆不過兩三年,淮陽城里的葯婆,就推她做了葯婆行的頭兒。

今年春天里,她醫死了淮陽府狄秀才家的一個小妾,被狄秀才家捆著游了半座淮陽城,又痛打了一頓。

她這葯婆的活兒,就做不下去了,這葯婆行的頭兒,自然也沒法再當下去。

我頭一回遇到她時,她交待的那個婆子,是葯婆行的新頭兒,她手把手的教帶,盡心盡力。

她家里人口簡單,兒子兒媳,一個孫女一個孫子。

她兒媳婦叫棗花,是殷實人家姑娘,讀過書,習過字,寫過詩的。

棗花自小兒就定了份門當戶對的親事。

快要成親的時候,她那未婚夫得了過人的重病,她婆家要把她娶過門沖喜,她不肯,她爹她娘她哥,說她不賢無德,把她打了一頓,捆進轎子嫁了過去。

婆家把她抬回家,就和她丈夫關在一起,她也染上了病,她丈夫死的時候,她也病的快要死了。

她婆家就把還有一口氣的她,和她丈夫一起,封進口薄棺,抬進了城外的澤漏園。

當天晚上,聶婆子給人看病回來,路過澤漏園,坐著歇一會兒,正巧聽到敲棺材的聲音,撬開棺材,把棗花救了出來。

聶婆子看病的本事很不錯,說她當時就看出來棗花的病過人,也看出來她已經熬過來了,就借著守澤漏園的那間棚屋,托守完人買了米柴過來,在附近采葯熬葯,沒幾天,棗花就好了。

棗花好了之後,寧死也不回婆家娘家,說是已經死過一回,重生為人,不是從前的自己了。

棗花這個名字,聶婆子說,是棗花醒過來後,頭一眼看到屋外的棗子樹,正開著花兒,自己給自己取名叫棗花,說是她就叫棗花,沒有姓。

棗花跟著聶婆子回了家,嫁給聶大前,她婆家娘家都去找過她,說是她站在牆頭上痛罵了兩回。」

李桑柔說著,笑起來,一邊笑一邊沖米瞎子舉了舉杯子。

「棗花頭胎生下大妮兒,大妮兒七八個月的時候,爬的飛快,有一天,她一時沒看住,大妮兒竟然爬過院門檻,出了院子,正好一輛車過,沒看到大妮兒,把大妮兒一條腿壓斷了。

車子是輛拉貨的破車,比他們還窮。

聶婆子一家,花光了家底,又借了二三十兩銀子,大妮兒一條命保住了,一條腿卻沒了。

一家人都愧疚得很,為了照顧大妮兒,隔了十年,棗花才生了老二,叫招財。

這事上看,聶大很不錯,畢竟,要想不生孩子,也只能不同房是不是,只看這一件事,聶大很難得。」

「我在聶婆子家吃了頓飯,那倆孩子都是福相。」米瞎子聽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