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舉之議(2 / 2)

「陛下聖明!」朝中百官紛紛拱手說道。

楊杲微微一笑,繼續開口說道:「正如虞愛卿所言,那些願意來江都參加科舉的必定是心向大隋,但是科舉畢竟是擇優錄取,難免會有人落選。為了鼓勵這些心向大隋之人,朕決定在江都城內建一所翰林院,凡是落榜士子均可進入翰林院進修,准備來年的科舉!」

虞允文、蕭瑀、裴矩等人聞言眼前皆是一亮,暗暗稱贊楊杲少年老成。正如虞允文所說,願意來江都參加科舉的,必定是心向大隋之人,縱使這一次不中,在翰林院進修幾年還怕會不中,皇帝建造的學院里面的教學資源能差嗎?

相對的,這些原本就心向隋朝的士子受到了如此優厚的待遇,必定會對楊杲更加地感恩戴德,竭盡全力效忠楊杲。

就在江都城內楊杲登基為帝的同時,關隴的戰役也到了最後關頭,鎮守河東的名將屈突通困守孤城數月,城內糧盡,軍心思變,副將桑顯和等人生擒了屈突通,獻了河東。李淵聽說屈突通被生擒,大喜過望,親自前往勸降屈突通,屈突通最終被李淵說服,投降了李淵。

關隴貴族此刻也已經將寶壓倒了李淵身上,各個世家豪門士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短短幾個月的功夫,渭南、新豐、高陵、富平、藍田等京兆各縣全部失守。

李淵三女李秀寧則說服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關中一帶大大小小的亂匪,舉兵七萬余進軍長安,響應李淵。

至此,長安城已經成為了一座孤城,城外是李淵的二十幾萬大軍,城內則還有蠢蠢欲動的關隴貴族。但是作為大隋王朝的都城,楊廣還是留下了不少底蘊,在老將衛玄、大將軍陰世師、長安郡丞骨儀的帶領下,屢屢挫敗了李淵的攻勢。

李淵雖然擁兵二十余萬,但真正的精銳卻只有在太原招募的五萬精銳,由他的長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分掌一軍。其余都是些原來關中的各路盜匪,這些匪兵大多缺乏訓練,作戰能力極其低下。而留守長安的隋軍雖然只有三萬,但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主將衛玄、陰世師等人更是對隋朝忠心耿耿,守城意志堅定。

李淵自入關中以來連戰連捷,頗有些輕飄飄起來,出於想要保存自己嫡系的心思,便用了剛剛歸順的各路匪眾攻打長安城,結果導致了攻城部隊損失慘重,就連剛剛歸順的匪帥向善至也在攻城時不幸被流矢射死。

連日來的慘敗對於李淵來說無疑是當頭棒喝,這使得李淵惱羞成怒,在帥帳內大發雷霆,「幾天了,長安城才幾萬守軍,我們有多少,居然攻打了十天還沒有拿下,反而損折了近兩萬人!」

帳下李建成、李世民、劉文靜、裴寂、李秀寧、柴紹、李神通、長孫順德、劉弘基、長孫無忌等一眾文武大將分立兩旁,戰戰兢兢地聆聽著李淵發泄他的怒火。

雖然眾將都知道攻城失利的原因是李淵輕敵大意,派出的攻城部隊都是剛剛才收編的匪盜,但是沒有人敢出來指責李淵,帳內眾人不是李淵的親族就是他的心腹,對李淵的脾氣可謂是了如指掌。

雖然李淵表面上寬容厚道,但內心卻陰毒狹隘,要真的在這個時候觸李淵的霉頭,或許他此刻不會跟你翻臉,還會擺出一副虛心納諫的樣子,但很快他就會隨便找個理由進行肆意打壓。

良久,李淵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沉聲問道:「長安城的重要性就不勞孤多說了,你們有什么好的計謀可以拿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