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八章 演義中的龍套,歷史上的牛人(2 / 2)

孟珙微微一笑,又上上下下打量了這副將一番,開口問道:「我看你有些面善,想必應該是王世充的舊部吧?」

副將拱了拱手,答道:「孟將軍所說不錯,卑職張公瑾,大業年間奉命調入王世充屬下,追隨其和瓦崗叛軍交戰,積功升至儀同。龍興三年卑職的舊交崔樞意欲率軍投唐,事敗被殺。

由於末將昔日曾惡了王世充的次子王玄恕,這時候就被他抓住把柄不放,大肆攻伐。雖然勉強保住了性命,但是被解除了兵權,居家賦閑。直到最近曾國潘大人整頓洛陽人事時,得幾個舊日同袍舉薦,又蒙曾國潘大人看重,這才到了將軍帳下聽調。」

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張公瑾是在唐武德元年和他口中那個連累自己的崔樞一同歸唐。

只不過因為楊杲的穿越,導致歷史發生了改變。原本應該被王世充外放到洧州坐鎮的張公瑾,由於洧州被楊杲占領,所以只能滯留在洛陽城內。

洛陽城乃是王世充的老巢,張公瑾是個精細人,自然不敢在洛陽城內生事。

和秦瓊程咬金一樣,張公瑾也同時出現在演義和正史當中。只不過和秦瓊程咬金不同的是,演義當中的張公瑾根本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在賈柳庄結義後除了跟羅春一同護衛羅藝家眷投奔瓦崗外,就幾乎沒有看到過他的身影。最後在李世民東征時喪命於淵蓋蘇文的飛刀之下,草草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但是在正史上,他卻是個威名不低秦瓊程咬金的名將,歸唐之後得到徐世績、尉遲恭的推薦,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頗受器重。

玄武門事變前夕,正是張公瑾的一番慷慨陳詞才讓李世民下定了發動兵變的決心。事變後,李建成的舊部馮立、薛萬徹、謝叔方率軍殺奔玄武門欲為李建成報仇,張公瑾憑借一人之力獨守玄武門不失,為李世民穩住了宮城局面。

李世民登基之後,張公瑾對時政得失多次進言,都得到了李世民的采納。貞觀三年,又跟隨李靖討伐東突厥,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頡利可汗。張公瑾死後,李世民不顧辰日不宜哭泣的忌諱,趕到郊外致哀。

當然,孟珙是不可能知道張公瑾的這些事跡,但孟珙也是個慧眼識英的人物,曾經為當時的南宋王朝培養了王堅、李庭芝等一大批人才。根據張公瑾方才的表現他便看出這是個可造之材,當即對著張公瑾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唐軍雖然敗了一場,但不能保證他們日後不會再來。本將要回去主持洛陽城防,這里便交給你把守。只要你能守住倉城不失,等到此戰結束之後本將便會向薛帥和陛下進言,讓你官復原職!」

張公瑾聞言頓時大喜,當即拱手拜謝道:「將軍提攜之恩,卑職沒齒難忘!」

孟珙淡淡擺了擺手,道:「你也不必謝我,你的官位是靠你自己的功績得來的。只不過當初王世充把持洛陽,陛下對於他在洛陽人事上的任命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現如今王世充已死,陛下自然會啟用你們這些不肯跟他同流合污的大隋忠良。日後你要謝也謝陛下吧!」

「是是是,孟將軍所言極是!」

張公瑾連連點頭,十分識趣地朝著南面三跪九叩,恭恭敬敬地說道:「末將張公瑾,恭祝陛下龍體安康,早日消滅偽唐一統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