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騎軍(2 / 2)

大秦工程兵 遠征士兵 1054 字 2020-12-15

於是不用想,繼續擴大蒲類騎兵的規模大量面向月氏招收新兵。

這一招新兵影響就大了。

沙州共有四十萬人口,月氏統領征兵時,百姓是能躲就躲……他們在月氏置下是奴隸,當兵除了死傷之外幾乎得不到任何東西。

但秦軍招兵就不一樣了,有人身自由不說還有軍功爵位,更重要的還是可以讓家人入秦籍。

這一點是必須的,如果家人不入秦籍,那么兵士立功晉爵後,又如何把封地和爵位給其家人?

這么大的誘惑這么大的反差,那當然是加入秦軍。

於是不過短短十余日,剺置下的蒲類軍已由五千余人增至萬余。

這其實也是沈兵有意為之……騎兵不能由蒲類一家獨大,就算剺對沈兵忠心耿耿也不例外。

大量招收月氏騎兵後就會形成蒲類、月氏兩大勢力。

事實上應該說是三大勢力……第三勢力就是西域各國來投的散兵,他們若是實力太弱就必然會抱團取暖。

這三大勢力之間自然而然就會形成競爭關系於是互相制衡。

不過當然,在軍中「拉幫結派」終究不是好事。

在今後的戰斗中,沈兵會將那些立功升遷的軍官互調。

也就是月氏兵升遷後調到蒲類,蒲類兵升遷後調至月氏,散兵同樣操作。

時日一久,這軍中幫派自然而然就會被打散了。

讓沈兵意外的是月氏居然也有冶煉銅鐵的技術。

問了丘就卻後才知道月氏的冶煉技術是從秦國那學來的。

丘就卻是這么回答沈兵的:

「原本我等也不願費事冶煉銅鐵,只需使用牛馬或毛皮與秦國交換即可。」

「冶鐵即費事耗時且質量不佳,倒不如多養些牛羊!」

這一直都是裝備和技術上的一個巨坑。

現代有句話叫「造不如買」。

簡單的說,就是許多東西如果要自己造的話,比如生產坦克、飛機,這其中投入的研發費用及人才培養的時間和資本成本都是個無底洞。

單從錢的角度來說的確是「造不如買」,因為造的費用會比買貴得多,有時甚至是投入幾十倍的資金進去造出來的東西卻比不上買來的。

於是為什么不直接花點錢買呢?

又便宜又省事,還更高大上。

然而,一旦買了某種裝備而放棄自己造的話,其結果就是軍事被它國卡脖子注定要成為二流甚至三流國家。

所以網上以某國擁有購買的先進裝備說事……直接忽視就好,購買裝備而不會自行生產,一旦開戰那就是損失一個就少一個。

反之,若是自行生產的裝備再加上工業基礎及生產能力,那就是損失一個可以生產兩個,可以越打越多。

簡而言之,購買的裝備基本可以說是花瓶,用於和平時期充充門面用的。

月氏原本可以用以物易物從秦國買到金屬,但若是被趕到沙州遠離秦國……就不得自行生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