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2 / 2)

大秦工程兵 遠征士兵 1019 字 2020-12-21

確切的說,是革庾設下的陷阱。

熏狁正苦於匈奴就此撤兵不甘心,而秦軍卻又久久不來攻。

於是革庾就獻策道:

「若是想要秦軍來攻,那還不簡單?」

「我等只需假作撤退卻潛伏在附近。」

「我等是騎兵可日行百余里,守在五十里外秦軍便無法發現。」

「到時我等突然殺個回馬槍……」

革庾說的是對的。

雖說沙漠地區地勢平坦目力所及甚遠,但再遠也遠不到五十里之外。

就算以偵騎探查,要把方圓五十里外探查個遍也不是一天、兩天能辦得到的。

而到時秦軍已經被圍在姑師了。

這其中只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秦軍擅守,若秦軍占了姑師之後匈奴便久攻不下又如何是好?

於是匈奴就在離開之前將姑師城牆大部摧毀。

將城牆摧毀也就罷了,這可以理解為匈奴在泄憤。

但匈奴偏要在城牆四面都開了個大口。

這沒有引起姑師貴族的注意,包括道民君在內。

這並不奇怪,道民君有的手腕也只是外交上的,頂多政治上還有點頭腦……說政治頭腦都有些過了,姑師總人口不過兩萬余,又如何能稱得上「政治」,這在大秦差不多也就是個里典的水平,何況道民君還未真正的管理過這許多人。

其它貴族不管是「手握重兵」的大臣也好,「年少有為」的鄉善君也罷,都沒有大戰經驗於是也談不上什么軍事謀略。

於是都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對,即便他們到了姑師城親眼看到也沒往心里去。

但沈兵卻第一時間就發覺這其中有詐。

沈兵還多問了探子一句:

「飲水可曾被匈奴下毒或是填埋?」

探子回答:

「不曾填埋,我等還取過姑師城內的飲水,不曾被下過毒。」

於是匈奴的意圖就很明顯了。

沙漠地區最重要、最關鍵的就是水。

匈奴若是要泄憤想讓秦軍或姑師軍民難受的話,在水里下毒就是最簡單、最快速、最省力的做法,何必要費那么多力氣摧毀城牆?

而且還不只摧毀一面,摧毀的是四面。

所以沈兵第一時間就判斷這是匈奴以假撤退引秦軍進攻姑師,接著匈奴再圍而殲之。

這個辦法的確有效。

因為秦軍在姑師一帶不過八千余人,如果要留守交河、薩爾兩城寨的話,來攻姑師的兵力或許只有六、七千。

而匈奴數萬大軍以快馬將姑師一圍,再加上城牆各面都有缺口……不說下馬步戰了,就算用腳踩也能將姑師踏平吧。

秦軍主力要是在姑師被圍殲,那么交河、薩爾兩城寨也就保不住了。

到時匈奴豈不是又可以奪回主動權?

這也是匈奴不給水源下毒的原因之一……匈奴還打算繼續守姑師,因此需要這些飲水。

匈奴又哪里會想到,那些在黑暗中「來攻」姑師的數千人並非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