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聯軍(2 / 2)

大秦工程兵 遠征士兵 1039 字 2020-12-28

從數量上一點都不比匈奴騎兵少。

但指揮作戰以及內部矛盾尤其是「明哲保身」這些問題如何解決?

三十六國就意味著至少有三十六支部隊,那就意味著一個決策可能要考慮到三十六個利益……

沈兵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於是就說道:

「所以三十六國只出兵不出將。」

龜茲不解的問道:

「何謂只出兵不出將?」

「若只出兵不出將,又由何人指揮?」

沈兵解釋道:

「由神武軍統一指揮!」

「將神武軍拆分為教頭分列編至各軍訓練。」

「整合之後便可成一軍。」

這其實是近現代英國組建殖民軍的方式。

比如其殖民印度時就存在類似西域聯軍的問題:

印度之前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區名,亦即印度次大陸。

這片大陸原本也是零零散散的許多各不統屬的民族和國家,英國人將這些國家征服之後進行統一管理。

這時組建殖民軍就碰到沈兵現在一樣的困難:

該如何將這些互有矛盾甚至連習慣和信仰都不同的兵源組成一支能統一指揮並具有戰斗力的軍隊?

答案就是指揮層面的軍官全由英國人擔任。

於是所謂的「英印軍」就出現了。

這不只是英國軍官更有指揮經驗的問題,更是印度士兵內部不管身份階層全都是基層士兵頂多只是基層軍官,於是看起來大家都很「平等」於是內部矛盾就不會激化的問題。

這支軍隊在戰場上的確有不俗的戰斗力,打敗過牟田口廉也指揮的日本軍隊,也登陸非洲與隆美爾的德軍戰斗過。

因此在印度獨立之後便自以為是世界第三強國了。

孰不知,英國軍官撤換成印度軍官之後……這支軍隊丟失的就不只是指揮經驗,更嚴重的還是內部矛盾激化使其形同一盤散沙:

高種姓不需立功就成為軍官在上層耀武揚威,低種姓拼死拼活卻只能在基層受奴役,功勞還要被高種姓軍官強占……這樣的軍隊又如何能作戰?

同理,若西域聯軍以這種方式聯軍的話,就不可能有勝利的希望。

只有統一在秦軍的訓練、領導和指揮下,才有可能如臂指使團結在一起形成戰斗力。

龜茲王微微點頭道:

「此法或是可行,然三十六國又豈能放心交出兵權?」

這話倒是真的,兵權乃一國之本,交出去豈不是連保命的東西都沒有了!

沈兵說:

「我等並要求其交出全部兵權。」

「只需交出部份,且出征所獲的戰利品及利益……便由出兵多少分配。」

「出征返回後便把兵權交還。」

這么一來就有利益牽扯到其中了。

出的兵多,得到的利益就多。

出的兵少,得到的利益就少。

更何況還有秦軍壓陣……

誰要是不交出兵權,秦軍往陣下一開就行。

更何況,西域三十六國都在秦軍兵鋒之下,交兵權與不交兵權有區別嗎?

不交兵權難道就能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