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1 / 2)

玉樓春 清歌一片 2546 字 2020-06-18

再過幾天,司國太決定去一趟敕建護國寺拜佛還願,然後再許願。6zz[四*庫*書siksh]

人活到她這個歲數時候,很多東西早便看得淡了。比如,兒子和兒媳之間那場已經持續了半輩子曠日持久恩怨對峙。

廖氏父親廖時昌,如今是東宮輔臣、內閣元老。兩家剛做親時,雖沒現今這般顯赫,但廖家也是大楚金陵里世家。所以對於自己這個兒媳廖氏,無論是家世還是持家,她自然沒什么話說。從前唯一覺到不滿,便是她對自己兒子那幾乎已經到了置婦德於腦後強烈控制欲。兩人剛成婚沒半年,唯一一個自小起服侍徐耀祖平日很是安分通房便得暴病死了。此後這么多年一直到現,人稱玉面郎徐耀祖,除了年輕時外惹下那一樁風流官司,身上便再也沒沾過什么花草了。

作為婆婆,司國太自然不喜歡兒媳這樣。但因為當時邊關不寧,兒子常年戍邊不歸,讓年輕媳婦一直守著空房,所以大多時候,她也只看看而已。等到了後來,邊關仗終於打完,徐耀祖回家,同時卻也帶回個胡女所生七歲大兒子歸宗認祖,而此時,作為正妻廖氏卻還只生了個長女青鸞,掐指一算,這個便宜兒子竟還是她嫁給丈夫前便有了,這下,別說廖家人怎么想,連她這個做婆婆也覺得面上有些掛不住。那段時日,面對親家母隔三差五說話夾槍帶棒,她也只能忍了。而對於這個突然冒出來帶有胡人血統長孫,她態度是既不疼,也不厭,只暗中對他府中起居飲食多加留意,以防再出意外而已。至於兒子與兒媳之間事,從此再沒開口說過一句話。等到了如今,是連提都不想聽人自己耳邊提了。

除了這樁,另有一事,老太太先前想起來有點後悔,便是初念和自己孫子婚事。

這件婚事,是初念不過十歲時候便訂下。當時徐邦達,因為先天胎弱,已是有名病秧子了。金陵有些無德之人甚至還背後打賭,看這國公府嫡孫到底能不能活過二十弱冠。而她當時之所以點頭應了這門親,除了心疼自己嫡孫,盼著他好,也是聽了親弟恩昌老伯爵司彰化話緣故。想著靠兩家聯姻,讓日漸敗落下去娘家司家能沾上國公府光。親事訂下後,頭兩年也沒怎么想,等初念和徐邦達漸漸大了,要成婚了,老太太有時一琢磨,心里又有些後悔起來。深知一個家族里,男人若無用,把興衰榮敗希望都寄托女子一樁婚姻之上,不啻沙上建屋,上頭再好看,總是根基不穩。且作為祖母,她雖也希望自己鍾愛嫡孫能長命百歲,但亦看得出來,這嫡孫身子隨了年紀漸大,每況愈下。倘若上天不垂憐真有個好歹,自己那個年輕侄孫女便要苦一輩子了。

司國太心中雖有些後悔,只婚事既定,也不可能再開口改,所以早早就護國寺佛前許了願。若這喜能沖得成,孫兒婚後身子有所好轉,她便到寺中做七晝夜水陸法會,請高僧超度無主亡魂,以積功德。當時之所以不敢把願許得太滿,是向來知道生死有命,怕神佛責備貪心。現喜事辦後才這么些天,便眼見孫兒一天天地鮮活起來,心中欣慰和歡喜自不必說,這才挑了個日子,迫不及待地便要去還願。心中想著還完舊願,再誠心許下個盼望孫兒徹底消病去災願。若這願望也能佛前得應,她這一輩子便真是福壽雙全了。

司國太主意既定,自然便准備起來,挑了十五這個日子。七天法會,無需她天天到場,但法會開始之前,作為還願人,少不了要親自到寺院聽法燒香一趟,家中一干女眷也都同去。

果兒年紀小,司國太本沒打算帶這曾孫女去,只是臨行前一天,見眾人聚自己面前議論明日出行,孫輩里,青鶯向來老成,倒也罷了,青鴛吳夢兒等幾個女孩兒都一臉興奮,唯獨這小姑娘一人被乳母宋氏帶著眼巴巴待一邊望望這個,瞅瞅那個,心想她那個爹正好昨日離了國公府外出,說幾日後才回,這樣留她一人家有些可憐,不如順便帶她去,早早能親近些佛緣也好,便順口讓她也跟去。

徐邦達早幾天前便知道了這事,有心同行。司國太與廖氏商議了好幾回後,覺著護國寺路遠,出了城外有段山路又顛簸,所以終還是沒讓他去。想來神佛也能體察他這一番誠心,多加護佑。

初念對這件事並不意外。上一世時,也歷過這么一回。只是結局有些諷刺罷了。那邊護國寺里水陸法事還如火如荼地進行,國公府里,不過五天之後,到了六月二十這一天,二爺徐邦達便再因多吃了幾口團子再次病倒,一病而亡。但這一回,初念相信一定不會再這樣了。所以對這次拜佛聽法,她也看重,希望自己虔誠求告能感動神佛,讓她丈夫徐邦達安然渡過這一劫難。

到了十五這日一大早,司國太便攜廖氏、初念、青鶯青鴛吳夢兒幾個姐妹及果兒一道,府中管事周平安周志父子護送下,去往護國寺。

國公府大管家是崔多福,老練不必說。這周平安也是府中老人了,雖沒崔多福精明干練,但為人忠厚,辦事向來也周到,司國太出行,一向由他打點。兒子周志雖還不到二十,卻也頗有其父風范了。由他們帶了家人護送,自然放心。

初念臨出門前,徐邦達送她時,遞給她一個小香囊,說里面是自己小時求來護身符,已經跟隨他十幾年了。讓她帶去,就好像他也陪她身邊一樣。

他說這話時候,眼睛晨曦中微微閃亮,帶著溫潤而柔軟笑意。

自從那夜過後,丈夫待自己體貼。晚間二人並頭躺帳中時,也不過與她抵額溫柔親摟而已,再無勉強求歡舉動。初念已經差不多忘了那夜不愉了。所以此刻接過香囊放入荷包,望著他道:「二爺,你安心家等我晚上回。我去了那邊,會向佛祖求告,保佑你一切安好。」

徐邦達笑著道了聲謝。透過窗子,看一眼正立外頭院子里准備一道隨行尺素和雲屏,道:「雲屏年紀小了點,不大穩重。我聽說老太太安排果兒坐你車里。既多了個果兒,不如讓翠釵換了雲屏去。她年紀大些,會哄孩子,省得你吃力。」

初念並未猶豫,立刻應好。徐邦達笑著,幫她正了下衣襟領口,這才開門。雲屏聽到自己臨時被換,心里有些不願,卻也不敢說什么,只好把手中之物交給了翠釵,怏怏地看著初念一行人離去。

~~

初念乘坐馬車很是寬大,里頭除了她和果兒,還有小姑青鶯。

青鶯今年剛滿十四,早便與廖氏兄弟兒子,也就是她表哥廖勝文訂婚。對於自己這個小姑,初念向來並不感覺親近,但也不討厭。如果非要說出一種感情話,那應該便是同病相憐般一種同情了。

青鶯皮膚細白,身段亦極出挑,但相貌從她母親廖氏,只算中上。好相貌不夠,上天便用才情來彌補她,詩書琴畫,無一不通。只可惜,她上有貴為太子側妃長姐,中間是兩個哥哥。家中,那個父親就不必說,連母親廖氏和祖母司國太所有關注似乎也都被分了她長姐與哥哥身上,吝於留一點給她,這便造就了她一副孤高早熟性格,與誰都不大親近,包括前世里她寡嫂初念。可惜紅顏命運亦多桀。廖勝文風聞品行欠佳不說,前世里,徐家接下來嘉庚之亂中敗落後,廖家不顧親戚關系悔婚。只不過她性子好強,人後如何,初念並不知曉,人前看起來卻一直若無其事。後來徐家因徐若麟再次得勢後,廖家又不顧臉皮再次重提婚事。至於後到底如何,初念因自己東窗事發,也就不得而知了。

此刻,初念看向坐自己近旁青鶯。見她除了上車後朝自己喚了聲二嫂,摸摸果兒頭後,接著便一直低頭看著本帶出詩詞集,或是托腮隔簾望幾眼外頭野地,不大開口說話,便也不打擾她了。果兒也一樣。打扮得漂漂亮亮,雙手並放膝上,安靜坐初念身邊。只不過有時,初念看她時候,會撞到她正睜著眼睛打量自己,等發現自己也正看她,她便會害羞地立刻低下頭去。

初念實很喜歡這個安靜膽小漂亮小女孩。前一世,有時候甚至想,若徐邦達能給自己留這樣一個女兒,她濯錦院里日子便也不會那么難過了。只是可惜,天沒從人願。這一世,她希望自己能與丈夫白頭偕老,哪怕不能,也絕不會再重蹈覆轍。而眼前這個小女孩,自己恐怕再也不能與她像從前那么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