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一百回(1 / 2)

玉樓春 清歌一片 2678 字 2020-06-18

數日之後,徐若麟追索顧氏殘余至一個當地土語里名為野人谷谷口。

野人谷地勢低矮,四周是群山與莽原環繞,林中虎嘯猿啼、巨蟒出沒。除了這些,瘴癘、螞蝗,還有處處可見沼澤之地,令外人望而生畏。即便當地土人眼中,此處也是如同禁區般蠻荒之地。但就這莽莽叢林某個腹地里,卻藏著顧氏自先祖起便暗中開始經營一個老巢,築工事,藏金銀糧草。據說糧可供千人食用至少一年。這也是顧氏先人考慮周到,給自己子孫後代留一條退路,進可攻,退可守。一旦躲避進去,四面莽莽叢林就是好天然屏障,就算天王老子想攻打,也絕非一件易事。

徐若麟先前根據刺探到消息,請了當地識路采葯人帶路,到達了這個通往顧氏老巢入口。

徐若麟並沒有立刻領大軍而來,此次身邊只帶了十幾名精挑細選隨行,都是本地士兵。他此行目,主要還是先探明地勢和大致路徑。心中有數後,再決定如何挑了顧氏這個基地。

春夏之交,正是雨水開始泛濫季節。一行人泥濘濕滑叢林里已經跋涉了大半天,雨還沒停,全身上下早濕透了。徐若麟看出隨行們有些疲憊,便下令找個能躲雨地方暫時歇腳,同時等待後頭由楊譽所領補給小隊抵達。

士兵們向導指引下,到了近旁一處岩石罅隙下空地上躲雨。一個士兵昨天尿急,找了棵樹躲到後頭撒,尿到一半時,忽然覺得不對勁,回頭竟看見一只老虎就樹木掩映下盯著他看,失聲大叫,引來同伴,這才趕跑了老虎。現又尿急,心里有點發怵,便拉同伴同行,卻被同伴嘲笑道:「就你小子多事。老子全身都濕了,尿尿根本不用解褲子,一邊走一邊解決,這么大雨,把人都能沖走,何況褲子上一泡尿?」

這話立刻引來一陣哄堂大笑。

徐若麟獨自立一塊山岩側,耳畔傳來身後士兵嬉罵聲,他並未留意,只是負手望著野人谷入口,微微出神。

這個傳說中鬼門關,是個幾十丈高懸崖對著隘口,隘口里面,就是他此行目標。

他西南出生長大,自然清楚,一旦進入這個隘口,不必說躲伏叢林茂密暗處隨時可能會要了人命來自敵人暗箭,便是隨處可見蚊蟲、毒蛇、猛獸或者沼澤,都是對闖入者致命威脅。現,雨季才剛剛開始,路便泥濘難行了,倘若無法像孟州戰事那樣速戰速決,再拖一兩個月,到了真正雨季,暴雨完全可能連下半月。毫不誇張地說,寸步難行,到時他能做唯一一件事,就是撤退回京,等雨季過去再另行打算。

他出神了片刻,身後士兵嬉笑聲漸止,耳邊也只剩刷刷雨聲。這樣時刻,他忽然又想起了此刻遠金陵初念。

不知道為什么,這幾天,他一想到她,全身上下就有種心驚肉跳感——仿佛前世她出事那會兒,他當時正冰天雪地燕然山下與北宂尤烈王對決,那時候,他也有過這種感覺,但是卻被他忽略掉了,然後,她死了……

身後忽然傳來士兵們歡呼聲。徐若麟回頭,遠遠看見一行人正冒雨穿林而來。領頭正是楊譽。

楊譽指揮副手分發補給,自己顧不得喘息一口,立刻便到了徐若麟身邊,向他匯報收到消息。

「大人,照你吩咐,咱們並未為難那個李王妃,她按原行程去往月羊了。下官也未驚動地方官,只派自己人控制了肅王。只剛剛卻得到消息,竟被肅王逃脫,如今不知所蹤了。」

徐若麟先前那種不安之感是強烈,眼皮微微一跳。

「有多久了?」他問道。

「至少小半個月了……估計他剛得知皇太孫被帶走時,便已經設計脫身了。只是被覺察得晚,加上消息遞到這里,又費了些時日……」楊譽表情略微現出慚色,遲疑了下,又道,「大人也不必過慮。isen老太妃和萬和郡主都還洞庭。天下再大,肅王又能跑到哪里去?只要到時候萬歲令下……」

「立刻回去!」

徐若麟忽然打斷了他話,臉色微變。說完了這句話,人已經猛地轉身。

楊譽愣住了。

「暫停行動。你們都回孟州待命!」

徐若麟幾乎是吼著下了道命令,自己便迎著大雨飛奔離去,腳下濺出水花幾乎有他半個人高。

~~

這里離孟州,一天一夜可到達。到了後,他要做唯一一件事,就是換馬回京。現,什么也比不過這件事重要。

趕回去路上,徐若麟心臟一直都像被一只無形手緊緊捏住,捏得他幾乎無法呼吸。

肅王趙晉私藏前皇遺孤,不管他出於什么目,這種舉動,孤臣烈士看來是大義,而皇帝趙琚而言,就算他表面不顯山水,其實卻形同謀逆了。

趙琚會是個有作為皇帝。他體察民情,並且,也不是窮凶極惡之輩,這一點毋庸置疑。這也是年少時失意徐若麟願意追隨他,甚至效力替他奪天下緣故。但皇太孫之事上,雖然趙琚也曾說過,他一定不會對他動手。但這種話,也就不過姑且聽之而已。徐若麟心里其實十分清楚,一旦皇太孫入趙琚手,這孩子一定不可能長命。所以皇太孫一事上,徐若麟本來是不願摻和。但一來,皇命難為,二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況且,皇太孫存,確實也給反對趙琚勢力留下可趁之機,倘若不處理好,便是個隱患,這一點他十分清楚。所以後他仍去做了。

徐若麟自然不是什么仁善之輩,不會有婦人之仁。跨馬橫刀之人,哪個手上不是沾滿鮮血?他奉皇命,終於找到了前皇帝遺孤,要做很簡單,就是把人交給皇帝。後面是死是活,就沒他事了。但是看到那個小童面帶淚痕蜷縮四合櫥里靜靜沉睡時樣子時,那一刻,徐若麟這樣人,一度竟也猶豫了下。

他後來把自己這種猶豫歸結到此刻他妻子正懷了他孩子這事上頭。

或許是太愛他和她那個還沒出世孩子了,他竟然有些不願看到接下來會加諸這個毫無反抗能力弱小男孩身上命運。不管他父母是誰,至少現,他有些不願是經由自己手而終結了他人生。所以終他做出了暫緩送他入京決定,這也是為什么他沒有立刻上報趙琚,也沒有驚動地方官,而是只派自己人暗中先軟禁了趙晉原因。

這件事從一開始,就做得十分隱秘。所有經手之人都是他可信靠心腹。長久自然瞞不下去。但短期內,絕不會走漏風聲。就連那個受趙琚派遣而隨船官員,當時也只後船上,遠遠看到幾個尋常人上船,後抱走了一個四合櫥而已。

他是人臣,當效力君王。但首先,他是個人,並非滅絕人性、只知道唯命是從殺人機器。

倘若有機會,他甚至不反對與肅王趙晉對面談談。他想知道,為什么這個看起來溫文而聰明人肯為了這個孩子置自己、乃至他家人安危於不顧,冒著觸怒天顏風險去做這件事?

但是現,事情仿佛有些偏離他預想了。徐若麟整個人陷入了一種不安,甚至是驚懼情緒之中。

肅王逃脫不知所蹤,十有八-九是為了營救現落於己手皇太孫靖邊。這本來,或許是件幾乎不可能完成事。但是徐若麟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軟肋。而他軟肋……

徐若麟幾乎不敢想象了。他希望是自己想得過多,肅王只是單純避禍才逃脫而已。

前世曾經錯和遺恨,如果這一世再次重蹈,他將何去何從?

~~

小半個月後,六月初這一天傍晚時分,一路幾乎沒怎么合眼過徐若麟終於抵達了金陵。他孤身一人,騎著□那匹被他驅策得幾要脫力倒地駿馬從南城門風馳卷入皇城。連一口氣也沒停歇,他又立刻往魏國公府去。到國公府所那條街街口時,馬匹終於口吐白沫倒地不起。於是正街道上往來行走人便看到這樣一番景象,一個須發亂蓬蓬、衣服皺巴巴,看起來至少一個月沒修過儀容男人丟下倒地上馬匹,丟了性命般地往前頭魏國公府方向狂奔而去,夕陽里瞬間就跑得只剩下個背影。

「咦,這不是魏國公府大爺嗎?」路邊一個擺攤從前見過徐若麟騎馬往來於面前,終於認出了他,大驚小怪地嚷了起來。

「他不是雲南打下了顧天雄嗎?聽說連皇上也正等他回來大大封賞,怎么可能這個樣子?認錯人了吧?」

邊上一個「萬事通」立刻反駁。兩人差點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