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一一九回(1 / 2)

玉樓春 清歌一片 5339 字 2020-06-18

魏國公府國太老夫人仙去,次日起,京中前來探喪吊祭之人便絡繹不絕。家中之事,外有徐耀顯徐若麟理著,內里有廖氏董氏二夫人照管,忙碌之間,一晃眼便數日過去了。到了第五日,廖氏正送走一撥女客,聽到袁邁前來吊祭,想了下,急忙吩咐了小廝一番。

袁邁出使各國,三年始歸,攜數十位番邦王公使者前來朝闕天子,皇帝龍顏大悅,聖恩正是隆重。守靈堂前徐耀顯見他來了,寒暄一番後,領了去上香。

袁邁從徐家小廝手中接過香火,朝著老國太靈位恭敬下拜,插入香爐時,聽見內里帳幔中傳來隱隱傳來徐家女眷哭靈之聲,立刻便辨出其中有青鶯聲音,只是不復往日清脆,聽起來十分嘶啞,想是連日里悲痛過度、哀哭過久所致。略微一個凝神,動作便遲緩了下來。

身後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袁邁聽見有人喚自己字。回頭見竟是徐若麟來了,面露驚喜之色,脫口道:「徐兄,長久不見了,可好?」

徐若麟與他交情一向深厚,兩人又多年未見。此時相遇,自然高興。徐若麟親自接待,引他到小廳里敘話。

徐若麟先是鄭重謝過這幾年里他對青鶯照顧。袁邁忙道:「徐兄客氣了。該我表謝意才對。令妹不僅博學多才,又意志堅定堪比男兒。這幾年來對我助力極大。我十分感激。」

徐若麟笑著謙虛了幾句,漸漸談及各自經歷,二人便似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恨不能暢談至晚,只是今日時機不便而已。

袁邁知道徐若麟京中停留不會長久,約好他離京前再次碰頭後,便起身告辭。徐若麟相送。正步出小廳,家中一小廝正守外頭,見狀急忙湊過來,對著他二人見禮,陪著笑道:「大爺,袁大總管。太太命我來,請袁大總管過去敘個話。」

徐若麟與袁邁對視一眼。徐若麟笑了下。二人抱拳相別,袁邁便隨那小廝去了。被引至另一處廳房,下人奉上香茶,退了出去後,很,聽到一陣腳步聲來,見一身孝服廖氏出現門口。

廖氏連日里因了操勞乏累,此時一張臉帶了菜色,眼皮也泡腫起來,見到袁邁,面上卻帶了笑。

她是公爵夫人,又是青鶯母親,袁邁對她自然敬重。沒等她開口,先便上前朝她見了禮。寒暄一番後,待各自落座,袁邁便問道:「夫人喚某來,有何吩咐?」

廖氏道:「不敢當吩咐二字。袁大總管,實不相瞞,冒昧將大總管請來說話,為便是我那個女兒。」

袁邁本就猜到她留自己說話,必定是為了青鶯。只是此刻真聽她這樣說,心頭還是微微一跳。抬眼望著她,微微笑道:「夫人請講。」

廖氏怔忪片刻,嘆了口氣,道:「大總管,我女兒當年鬧著要出門,我拗不過,一時心軟隨了她,原本以為她挨不住外頭苦,出去幾日也就回來了。不想這一去竟是三年,所幸還平安,我這做母親,心可算放下來了。只是她如今也十九了。女孩兒家這年紀,若是從前一直家,早就婚配了。沒奈何,眼見如今竟蹉跎到了這年歲。年初時,我山東老家替她相好了一門婚事,男方人品家世都好,正是天作之合。原本是想等她一回來就完婚。沒料到又遇到老太太白喜,只得再等三年了……」

廖氏說到煩惱之處,搖頭嘆息不停。袁邁安慰道:「令愛蕙質蘭心,對方能娶到她乃三生之幸。這三年,想來自然是願意等。」他說完,見廖氏點頭,看了眼自己,欲言又止樣子,立刻又道:「夫人有話但講無妨。」

廖氏道:「我聽說,大總管往後可能還要受遣出洋。往後這三年,我女兒既不能嫁人,我怕她又鬧著要繼續當那勞什子女官。我這里,自然會勸阻,還有大總管這里……」

她話說一半,停了下來,一臉為難之色。袁邁卻明白她意思了,壓下心中生出些微澀意,立刻道:「夫人放心。我會另外尋人代替令愛,絕不敢因我至事再耽誤令愛青春。」

廖氏稍稍松了口氣。只是再想起前兩日與青鶯說話時,她竟隱然表露出往後還要繼續跟隨船隊出洋意思,仍不放心,再道:「多謝大總管了。按說我實不該這樣煩擾大總管。只是為我女兒著想,這才無奈老著臉皮開口。我怕她聽不見去我話,故而私下拜托,倘若下回她還鬧著要上船,大總管可否相拒?如此,我料想她便不得不死了心。」

袁邁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夫人對她一片拳拳之心,袁某豈有不知之理?夫人放心,倘若再有下回,袁某絕不允她上船。」

廖氏連聲道謝,袁邁從椅上長揖起身,便告辭離去。廖氏親自送出去。目送他背影疾步而去,這才長長地吁了口氣。一轉身,卻見初音朝自己過來,哭喪著臉道:「娘,三爺昨夜沒回家,我等了一夜,到如今還不見他回來。剛前頭二叔找他陪客,不見他人,還抱怨了一頓。」

自打娶了這個兒媳婦,這兩三年來,他夫妻二人便一直不消停地折騰。一個性妒容不得別女人,一個卻改不了拈花惹草毛病,兩人吵鬧起來,徐邦瑞動輒便外出數日不歸。廖氏抱怨兒子不成器,也煩這個兒媳婦性子。見她過來告狀,也習以為常了,沒好氣地道:「家里有事,你不幫忙便罷,怎挑這時候和他鬧?」

初音委屈道:「娘,自打被你說了後,我便再沒和他鬧,一直和他好好說話來著。真是他自己忽然就跑出去了。」

廖氏皺眉道:「叫人出去到他往日慣常去各處所找找。」

初音心中憤憤。她知道近個把月,原本好容易被她調-教得家安分了幾個月丈夫似乎外頭又多了個相好,便再次買通他身邊小廝,原本想查到那女人底細然後一鍋端了,只是進展不順,對方竟十分警惕,一直沒讓她找到人,只知道似乎是秦淮河上一個歌姬。她心中妒恨交加自不用說了。只是這么兩三年下來,也早學聰明了。沒摸清那女人底細前,決不跟丈夫翻臉,近只是一直用各種法子留丈夫家而已。沒想到家里出了這喪事,眾人紛紛忙亂,一個沒留神,竟讓他又溜了出去。見廖氏這么說,道:「他身邊小廝都,就他不見了人。一早已經打發人去找了,方才紛紛回來,說沒尋到人。」

廖氏心里也怪兒子胡來,家里正辦著白事,他竟趁亂又出去。面上卻不肯兒媳婦面前說兒子不好,便道:「那就繼續叫人去找。」見媳婦露出不之色,頓了下,又道,「你再等等,不定晚上就回了。家里還辦著白事,誰敢多留他?」

初音無奈,只好怏怏地應了下來。

這婆媳倆,原本都以為徐邦瑞偷溜出去,自己想來很便會回。怕被徐耀祖知道了怪罪,反而小心遮瞞。沒想到別說當日回,一轉眼,又過去了兩三天,竟還不見他回來,急得廖氏嘴里都起了泡,暗地里幾乎沒把整個金陵花街柳巷給翻個遍,從前跟隨徐邦瑞幾個小廝是被抓住拷問不停,卻哪里有用?問到後,也只不過得知當日他從側門一人出去而已。

這樣活生生少了個人,徐耀祖又家,一兩天還好,這么三四天下來,哪里還隱瞞得住?徐耀祖聽得這兒子不顧祖母大喪竟犯渾這樣自顧偷溜出去數日不歸,火冒三丈,怒罵不停,和護犢廖氏少不了又一陣吵架。再打發人不停找,仍是無果。又過了幾日,竟還沒消息。

廖氏此時早已經從生氣變成了擔心,連徐耀祖也開始覺得不對。這個兒子再混,自己正家中,諒他也沒這樣膽子,竟敢接連七八天不回來。動用關系叫五城兵馬司人幫著去找,一轉眼又過去幾天,徐邦瑞竟還是無影無蹤。

一個大活人,忽然這樣竟憑空消失不見了。如今雖還到處找,問詢每一個平日與徐邦瑞有過往來人。但廖氏已經急得接連幾日吃不下飯了,哪里還有精神理事?家中內里事便由初念幫著董氏照應。她白日里忙碌,還要照顧年幼兒子,幸好有宋氏幫襯著,雖累了些,所幸一切倒都順利。

徐邦瑞這個人吧,雖然十分惹人厭憎,從前是對她心懷不軌,只真論起來,也不算什么非死不可大奸大惡之徒。家中一事未平,又起一波,廖氏、初音整日抹淚,自己丈夫徐若麟那里,接下來也很就不得不打一場他並不想打大仗,往後接下來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里,再不會有過去三年那樣安穩生活。

初念每每想到這些,心中便說不出來沉重。好青鶯回來了,還有個人可以說話。姑嫂兩個三年不見,此時再次碰頭,非但沒有生分,反倒是親近了。這日正是司國太二七之日,一個早上都忙碌,過了午,姑嫂兩個才得空坐下來用飯。初念隨意撥了幾口便放下,叫照料了喵兒大半日宋氏去歇息,自己喂兒子吃飯。

青鶯與母親和兄弟二人,一向雖不是很親密,只畢竟都是親人,如今一個眼見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另個已經急得躺了下去,她心情自然也沉重,哪里有什么胃口?看著初念喂小侄子吃飯時,又說到徐邦瑞事上,嘆了口氣,道:「三哥如今到底是哪里?難道真出了什么意外?他平日往來那些狐朋狗黨里,會不會有結過仇怨?難道是被仇人綁了去?可是覺著又不至於。他雖浪盪,膽子卻不大,好狠斗勇事也做不來……不可能。再說了,就算有仇,誰膽子那么大,敢動我們家人?他要是再不回來,娘恐怕要急瘋了……」

說者無心,聽者卻是有意。初念被青鶯這一番話說下來,腦海中忽然跳出了個人模樣——秋蓼。

多年之前,那時她剛嫁徐若麟,有一天隨他游船於秦淮河時,曾無意對面一艘船上瞥見到個與她樣貌十分相像女子。那時候她還以為只是湊巧有人生得與她相似而已。直到後來,她才從徐若麟口中得知,秋蓼確實沒死。她當年並未看錯人,那個人就是秋蓼。

會不會……這一次徐邦瑞失蹤和她有關?她要報仇?

初念第一直覺便是否定。覺得不可能如此湊巧。但是現,徐邦瑞忽然這樣莫名失蹤了……

「嫂子!」

青鶯見她忽然發怔,拿著勺子喂喵兒飯食那只手停半空不動,小侄兒左等右等等不到她動作,干脆從凳上站起來,自己張嘴去夠她勺子,忍不住叫了一聲。

初念回過了神兒,急忙把勺子送到了兒子嘴邊。

無論如何,這也是一種可能。她決定晚上等徐若麟回來了,把自己想法跟他商量下。是不是這樣,讓他去看下就知道了。

~~

初音嫁過來時,娘家自然帶了得用人,其中便有她乳母張媽。此刻張媽掀簾從外而入,原本一直歪躺床上初音立刻一骨碌起身,面上微微帶了緊張之色。

張媽把屋里人都攆了出去,湊到她耳邊,低聲道:「姑娘,我派去那庵子里去問事人回來了。給了個姑子一兩銀,那姑子便承認了。沒錯,蟲哥兒剛生出來沒幾天,便被太太送那里養著,一直養到一歲多,才被接走。」

初音臉色大變,一雙手死死揪住自己孝服衣擺,反復地扯,半晌,才終於恨聲道:「竟然是真!這一家不要臉東西!原來從來便搞大了下賤丫頭肚子,生了個兒子出來!他那個娘,我正經生出來孫子不疼,竟把那個人當寶一樣地養起來,還一道合起來瞞我……媽媽,氣死我了!」

這事,說起來還要回溯到昨天。

這段時日,丈夫忽然憑空失蹤,公公雖四處派人尋找,卻始終無果。初音擔心他出事,自然焦慮不堪。然後昨日這個時候,外頭有人遞了封信進來。

家中正舉喪事。這些日里,她從前一些閨中之友或嫁人後結識各家女眷,除了來吊祭,也有寫具信函以慰哀思。她收了後,問是誰家送,丫頭卻說不清。她見信函上也無署名,狐疑地拆開。等看清里頭內容,當場氣得眼前一陣發黑。

原來這信,竟就是她先前一直抓懷疑和丈夫近相好那個女人寫來。那女人自稱阿扣,說徐家如今養死鬼二爺名下那個兒子,其實根本不是什么宗族里過繼過來,而是徐邦瑞從前國喪之時,與徐家一個名叫秋蓼丫頭私通後生出來兒子。那個秋蓼已經被黑心廖氏沈婆子主仆害死了。這個阿扣是她好姐妹,知道當年事。不忍心她一直被婆婆和丈夫蒙騙,這才特意寫信告知。後說,倘若她不信,可以去城外某尼姑庵里查證。一問便知。

這信來得莫名其妙,上頭話卻說得清清楚楚。

初音自嫁過來後,就發覺廖氏對蟲哥兒視若珍寶,連帶著連翠翹也頗有體面,心中本就存了些疙瘩。只是想著日後等自己也生出兒子,想來便會好些,也就作罷了。沒想到自己懷孕後,卻只生了個女兒。每每與蟲哥兒發生糾紛,後廖氏必定是會偏袒年紀還大兩歲蟲哥兒。一次兩次也就罷了,次數多了,她難免就對蟲哥兒不滿。以前不知道也就罷了,現做夢也沒想到,原來這個孩子他本來就是自己丈夫種!這樣事,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初音越想越氣,忍不住伏到張媽肩上,低聲抽抽搭搭地哭了起來。張媽心中也是不忿,低聲安慰著,正這時,外頭丫頭又遞了封信過來。初音見是與昨日那封差不多樣子,急忙拆開,飛看了一遍,臉色再次大變。

信還是那個阿扣寫來。這一次,信上說,徐邦瑞就她手上,現被關一個除了她,誰也找不到地方。要想她放了他,那就用蟲哥兒來交換。她警告說,這件事不准初音讓徐家別人知道。倘若消息漏了出去,她就永遠也別想見到她男人回去了。信封里還附了一塊用刀割下來衣料,初音一眼便認了出來,正是徐邦瑞慣常穿衣衫一角。想是當日他出去前,穿里頭。到了外頭,把孝服一脫就行。

初音登時兩眼發直,信紙從手上飄落地。

「媽……媽媽,怎么辦?」

半晌,她終於看向張媽,顫聲問道。

~~

這日晚上,初念一直等到將近亥時,徐若麟還是沒有回,只派人遞回了一張紙條,展開,見上頭不過只寫了幾個字:「帝意決,不日下旨。事務纏身。勿等。」字跡有些潦草,看起來像是匆忙寫就。

初念立刻明白了。

這些天,徐若麟與朝中不贊同用兵大臣一道,並未徹底放棄上言,仍極力勸阻皇帝決定。但是,看來一切努力都是徒勞了。從他遞給自己這張紙條上看,皇帝是徹底下了決心了。

上意已決,不過只差一道聖旨了。作為這場即將到來戰爭統帥,他要准備事,自然千頭萬緒。初念不禁想起上一回他被派去西南前,幾乎連著小半個月都沒見他回家。這一次,恐怕他會忙。

初念怔了片刻,正躊躇著要不要回他個字條,把自己白天里想到事跟他說一聲,宋氏急匆匆進屋來道:「大奶奶,不好了,蟲哥兒也不見了!太太那邊曉得了,暈厥了過去。」

初念大驚,脫口道:「怎么會?剛白天里我還見到過他,正和喵兒一道玩著呢!」

宋氏道:「是啊!是天黑後發現不見了。這些天府里人來來去去不是多嗎?難免有些亂。翠翹起先以為他頑皮躲哪里了,也不敢叫太太知道,怕她心焦,只自己和丫頭們去找,找到此刻還不見人,慌了神,這才報給了太太。翠翹姨娘正哭呢……」

初念急忙去了果兒屋里,見她正陪著喵兒玩耍,命丫頭婆子們看好了,匆匆便趕去廖氏那里。見董氏初音青鶯等人都。廖氏正流淚不停,鬧著要自己去找,董氏和珍珠幾人苦苦勸著,道:「太太放心,已經問過四邊看門,沒見哥兒出去後。咱們家地方大,想是哥兒頑皮起來躲哪里,或是睡了過去忘出來也不定。二太太已經命沈嬤嬤領了人去找,很便會找著,你安心等消息便是。」

廖氏臉色慘白,被人勉強勸了等著。眼見時辰一刻刻過去,過來回話一撥撥人都哭喪著臉,搖頭說沒找著,後連沈婆子也白著臉空手而歸,頓時一陣摘了心肝般地疼,直挺挺地站起來就往外去,嘴里念叨著:「白養了你們這些沒用!你們不找,我自個兒去找!」

邊上眾人見她眼睛發直,眼仁里白多黑少,完全不對勁樣子,哪敢放她出去,慌忙攔住了,廖氏胡亂掙扎,不停哭號著,手指甲刮過人脖頸手背,董氏哎喲了一聲,手背已經多了道血痕,疼得急忙松了手往後躲避。廖氏跟前少了人擋著,這才看到初念,死死盯著她,眼中忽然放出綠光,指著她怒道:「是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小三兒,還有蟲哥兒,都是被你藏起來吧?你存心就是想和我作對來著,是不是?」一邊罵,一邊直登登地朝她撲了過來。

初念沒防備,被她這模樣嚇了一大跳,一時愣住了。邊上人也都看傻了,竟沒反應過來攔著,眼見她張牙舞爪地就要朝初念撲過去時,身後驀然響起一聲怒喝,徐耀祖聞訊正趕了過來,一把抓住廖氏,怒道:「你瘋了?孩子不見了,再叫人找!找不著去報官!關她什么事?」

廖氏似乎被丈夫喝住了,呆了片刻,忽然發出一聲「我兒——我孫兒——」慘叫,眼睛一翻,整個人便直直往後仰去,真是暈厥了過去。沈婆子撲了過去,哎喲哎喲地哭號個不停。徐耀祖厭惡地將她推開,把廖氏抱了放床上,叫董氏急去請太醫。又命管家再派全府人細細地找遍各處角落。待一切都安頓了,看向初念,道:「你娘是心急了,方才這才胡言亂語失心瘋一般。你莫放心上。」

初念忙搖頭說沒事。徐耀祖嘆了口氣,轉身匆匆去了。

初念確實沒怎么意方才廖氏攻擊。只是愈發覺得自己先前猜測靠譜。倘若只是徐邦瑞失蹤,自己就聯想到秋蓼有些牽強話,現連蟲哥兒也不見了,這愈發證實自己想法而已。唯一有些想不通是,徐家這些天雖因了喪事,家里頭來去人混雜,但也決不至於能讓人把蟲哥兒隨便就弄走,除非……這家里有內鬼。

初念看了一圈屋里人,留意到正站一邊角落里初音,臉色有些不大好,正緊張地盯著床上廖氏。心中一動,便過去,輕輕扯了下她衣袖,示意她跟自己到外面去。

「弟妹,」初念壓低聲道,「蟲哥兒不見了,我心里很急。他平日和你親近。你可知道他哪兒?」

初音仿似被蠍子蟄了下,猛地睜大眼睛,似正要大聲說話,驀得又忍住了,只飛看了下四處,見邊上沒旁人,這才同樣壓低聲道:「他丟了,我自然也著急。只是你這話就問得奇怪了。我怎么知道他哪兒?」語調僵硬。

初念點了下頭,道:「是。是我心急,這才問錯了話。弟妹你別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