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布陣(1 / 2)

歸一 風御九秋 1740 字 2020-10-25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歸一最新章節!

此時三族勇士所用的兵器多為刀劍,而石室里收藏的兵器也是以刀劍居多,也不用如何費事挑選,直接搬拿就成。

這些玄鐵刀劍並不是同一制式,也不是出自同一年代,但大小長短以及重量相差並不大,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適合持拿和使用的尺寸和重量是固定的,除非使用者的身高體重與普通人相差很大。

熊族現有高階巫師和勇士二十八人,垣城二十座,每座垣城又統轄著為數不等的邑城,多的能達到十座,少的也有五座,像大丘那種邊關重鎮,就擁有八座邑城。

吳君月統計的人數並不是非常全面,雖然算上了吳勤的大澤,卻沒有統計黎萬紫的九牧和九連,姜大花的崮山,洪山,歷山也不在其中,在挑選兵器的時候他還得把這些算上,此外,飲馬河的黑寡婦和花娘子也得分別送一件,吳大烈也得准備一件,隗城也得送幾件,全部算在一起,大約需要兩百件。

除了常見的刀劍,使用槍矛的人也不少,還有一些人使用奇門兵器,足足挑了一個多時辰方才挑選齊備,這些玄鐵兵器每一件都堪稱利器,雖然無法與通靈神兵相抗衡,卻也不輸多少。

隨後又優中優選挑出十幾件,其中就有可以化鐧為劍的神奇兵器,還有那柄能夠旋轉穿刺的暗星長矛,這把暗星長矛他是為阿炳准備的,阿炳就是阿洛自北疆帶回的那個白老族男孩,白老族人天生藍眼靈瞳,可見陰物鬼神,當日吳熬派人血洗白老族,極有可能是因為白老族人的靈瞳能夠對神族構成威脅,而今這孩子成了白老族僅存的遺孤,必須嚴加保護。

此外,熊族的巫師大多曾經參與過屠殺白老族,此事阿炳日後一定會知道,任何一個有血性的男人肯定都會為族人報仇,但此時熊族已經歸他統轄,吳融等人也成了他的屬下,想讓阿炳停止尋仇,必須給予重恤優撫。

這種事情輪到誰的頭上都會窩心懊惱,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阿炳現在只有十一二歲,等他長大,六道戰事早已爆發,到得那時熊族的巫師恐怕也剩不下幾個了。

將近兩百件兵器,一趟不可能搬的完,分做三次,除了兵器,補氣丹葯也拿走不少,最後一趟負重較輕,便把八卦乾陽和那口刻有燭龍的黑色箱子也給帶了回去,這口箱子萬山紅研究了好多年,卻始終打不開,此時距登基大典也沒幾天了,肯定不能再往外跑了,趁機帶回去推敲一下。

中天殿地下有熊族神殿,神殿里的熊神靈骨已經被吳熬破壞掉了,搬回去的東西暫時存放在那里,待得大典過後再行分配。

三度往返,回來時已是夜半子時,夜深人靜,便將儲物名錄拿了出來,找出石室三層的那一本,察看八卦乾陽的布陣方法。

正如萬山紅所說,八卦乾陽有八種起陣方法,分別為乾陽,震陽,坎陽,艮陽,坤陰,巽陰,離陰,兌陰。不同的布陣方法可以起到不同的庇護效果,其中威力最大的一種就是乾陽布法,直接可以將十里方圓與外界徹底隔絕,外不得內入,內不得外出。

八種陣法分別有不同的布陣順序,一旦起效,唯有自內部破除,而且還必須遵照布陣時的順序順向破除,

所謂順向破除,就是倘若需要撤除陣法,最先移動的必須是最先安插的那塊陣符。一旦動錯了陣符,立刻就會遭到陣法反噬。

而布陣的方法也很簡單,八枚陣符入地三尺就能感應地氣,連通起陣。

仔細看過兩遍,確定無有遺漏,吳中元拎著那口八角銅箱出了門,萬籟俱寂,暗夜無聲。

以有熊為中心,經緯十里,為了確保陣法庇護效力,十里略有不足,當在九里左右,謹慎選擇布陣地點,將八塊陣符以乾陽布法分別貫插入土。

為了確保隱秘,之前七塊兒直接以靈氣貫壓入土一丈有余,最後一塊兒位於西方林中,入地兩尺,倘若發生意外,只需將最後一塊陣符再壓一尺,八卦乾陽就能起陣布防。

做完這些,天也快亮了,回到王宮長喘了一口粗氣,雖然之前只是圍著有熊轉了一圈兒,但注意力始終高度集中,既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以防有人窺探偷看。又得慎重權衡,選擇既安全又隱秘的地點安插陣符。

由於吳君月和吳荻在出差在外,晨議又免了,吳中元一覺睡到辰時,本來還可以繼續睡的,但是宮女一直在外面走動,把他給吵醒了。

開門一問,是吳季和吳融在宮外求見,實則也不是二人求見,而是一群小部落的使者想要見他,二人只是前來通報。

梳洗過後,中天殿召見,前來覲見的有八個外來使團,為首的大部分都是小部落的首領,其中有三個比較年輕,兩男一女,他們是代替自己年老的父王前來道賀的王子和貴人。

這八個使團分別是來自不毛之地的三毛國和載國,以及來自南荒的周饒國,紅毛國,蠱族,還有北疆的馬族和火族。

每個使團的人數不等,多的七八個,少的兩三人,這八個部落都是人,沒有異類血統,此番前來是為了恭賀他登基正位。

吳融和吳季陪同接見,使者進殿,行的是跪拜禮,吳中元很不喜歡別人沖他下跪,但身居王位,也不能一點兒規矩都不講。

最先召見的是三毛國,國王親自來了,一個黑不溜秋的土人,黑的跟非洲土著有的一拼,身上裹的是獸皮,大冬天的光著半邊膀子,凍的直哆嗦,也不會說中土言語,還請了個翻譯,名字饒舌的很,翻譯說了兩遍,吳中元也沒記住。

見禮之後,三毛國王便向他呈上了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