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節 越挫越勇(2 / 2)

弄潮 瑞根 1757 字 2020-10-27

「呵呵,國棟,要干事情就難免要受些委屈,連你都能坦然面對,難道說我這個還有一年多就要下課的老頭子還能看不開?你是不是也太小看我這個老頭子的胸襟了啊,國棟?」羅大海哈哈大笑,「放心吧,國棟,你的工作我會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估摸著穆書記大概也和你談了談話,包括蘊華書記都和我打了電話,嗯,怎么說呢,希望我和你在曰後的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學會更技巧姓和藝術姓的處理矛盾和問題。」

羅大海模仿著蔣蘊華的口吻,讓趙國棟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羅大海心情似乎絲毫沒有受到上邊處理的影響,這讓趙國棟心情稍稍安定了一些。

「羅書記,我在黨校學習期間就一直在琢磨著我們縣的工作,應該說從去年到今年我們縣里工作已經有了一些起色,十萬畝優質牧草種植基地和養殖基地建設推開,尤吸引了大華和三葉公司落戶,麒麟觀——囫圇山風景區的全面開發,這都是我們工作的亮點,但是我們花林要想進一步打開局面就必須要改善我們花林的投資環境。」

見羅大海臉色相當認真的在傾聽自己的意見,趙國棟也更鄭重其事。

「軟環境的改善我在考慮讓桂全友組織政斧辦對全縣涉及行政審批這一塊,也就是外來投資辦事需要審批的機關進行一次調研,針對不同事項提出一個需要辦理的時限進行討論和研究,然後形成一個嚴格的制度,也就是說,我打算花林全縣行政審批機關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無效環節和審批時間,並且將這些辦事流程全數公布出來,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環節程序,每一道環節程序所需要的時間,都完全公之於眾,這樣既可以提高我們行政工作透明度,又可以監督我們行政機關的辦事效率,同時更可以提升我們花林縣投資環境品牌度,一舉三得。」

羅大海微微頜首,「嗯,這個想法很新穎,你說得不錯,軟環境在某種程度上更勝於硬件條件,如果能夠外來投資辦事的客商感受到我們政斧部門這里的高效勤政,感受到我們花林人民對他們到來的熱情和支持,無疑可以贏得先機,不過國棟,你這一步如果走出去可能會涉及很多部門的敏感神經,我很清楚,這些機關干部們都已經習慣於按部就班慢節奏,你這一限定時限辦結某項工作,恐怕他們會有不適應的感覺呢。」

「羅書記,這是必然的,我們花林要想加速發展,憑什么?我們自身底子薄,條件差,觀念作風再落後,那我們怎么去追趕其他縣市?光是依靠所謂優惠條件和政策,既傷自己,又難以持久,而且也很難贏得外來投資商們的好評,對形象改善毫無益處,而我們通過在制度作風傷的轉變來改善軟環境,對於我們政斧機關形象也是一個提升,其作用也是長久而又明顯的,到時候我也會讓政斧辦和監察局成立一個監督小組,專門負責監督考核行政部門的辦事效率和作風,否則我們花林要想脫穎而出很難。」

「好,國棟,你有這個想法很好,你讓桂全友盡快調研,最短時間內拿出一個比較詳細的初稿來,通過常委會形成會議記要,要提高認識,把這件事情上升到影響我們花林發展的高度上來,紀委、監察局以及政斧辦要嚴格監督,嚴肅問責!」

羅大海也感受到了趙國棟心情的急迫,兩個月的學習似乎讓趙國棟變了不少,但是在求發展的這一點的急切心情上卻沒有變化,或許是在安都呆了兩個月讓他感受到了外面的變化更快,或許是學習和考察讓他意識到了和發達地方的差距,這讓羅大海也很是欣慰,至少趙國棟並沒有被兩個月前那有些突如其來類似停職一般的黨校學習所影響,反倒是有一種越挫越勇的干勁兒。

「對了,國棟,常委會關於桂溪大橋方案選址問題的決定你也清楚了吧,還是維持中線方案,但是市里邊仍然堅持由我們花林縣自籌資金解決,這相當於變相中止了這個方案。」羅大海點燃一支煙,沉郁的道:「我找過祁書記和麥市長,祁書記要我們體諒市里邊難處,但是他沒有明確究竟是市里財政的難處還是工作上的難處,只是要我多向麥市長匯報求得支持。」

「那麥市長那邊呢?」趙國棟冷靜的問道。

「我也找過麥市長,麥市長沒有明確表態,只說可以考慮,但是卻沒有了下文。」羅大海微微苦笑。

「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羅書記,軟環境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必要的硬件投入也不可或缺,桂溪大橋不但對於我們河東新區的發展至關重要,而且中線方案對我們老城區改造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借助這股東風我們完全可以實現我們老城區舊貌變新顏的想法,對於給外來投資商留下一個好印象也相當重要,很難想象一個陳舊破敗的城區能夠讓投資商相信這里能夠給他們帶來很好的回報。」趙國棟平靜而堅定的道:「桂溪大橋必須要修,而且要盡快按照我們的規劃推進!」

「但是資金問題」羅大海蹙起眉頭。

「羅書記,我好好想一想,看看怎么解決這個難題。」趙國棟點點頭微微一笑,「總會找到解決的辦法,市里邊領導給咱們這么多教誨,咱們如果還不知趣,那就未免太不識時務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