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小龍女的三個備選(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低調大明星最新章節!

因為林依然?

這是張揚的第一反應,隨後又想,溫碧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與林依然的關系,如果是因為林依然的緣故而道歉,那她就不該做出那樣的行為。

難道是低谷了自己的無恥,沒想到自己遇到這么點小事就找女朋友求救?

問題這也不是我說的啊……他暗暗吐槽,給林依然發了消息,但並沒有收到回復,也就先把這事放下,來到與李長歌他們約定的茶館,先談正事。

張揚下車時看了一下時間,兩點四十,距離約定的三點還有二十分鍾,李長歌等人還沒到,作為如今依揚影視唯二員工的闞文夕、蔣清卻都已經到了。

張洪康不參與這事,自個在外面喝茶玩手機,張揚與兩個「左膀右臂」在包廂里面等著,點了一壺白毫,茶還沒上,上官祺鈺帶著助理也到了。

由於華視的存在,楊牧這邊的關系就不怎么必要了,加上這家伙身份雖高,手頭資金其實並不多么充裕,所以張揚這次並沒有再找他,而是選擇了與上官祺鈺合作,其主要目的是以她身後的麒麟台來制衡華視。

張揚曾提出過與華視合作拍攝,但華視在首輪播放權競爭中只擁有同等條件優先權,也就是說,如果別的電視台出價更高,是可以選擇在其他電視台首輪獨播的。

然而華視在業界的地位與影響力畢竟過於特殊,且內部不乏一些行事比較霸道的人,為防萬一,張揚還是覺得「話說前面」比較好,如果真發生了什么事情,即便拿回了該有的利益,也免不得出現不必要的不愉快。

為了避免引起反彈,上官祺鈺是以個人名義投資,但這只是小心不去過界,只要有她在,隨時都能把麒麟台拉進來,再加上還有林依然與江沫的這層關系,防患於未然應該是足夠了。

這些事情張揚並未出面,都是闞文夕代表依揚影視去談的,不過雙方自然都明白這是誰的主意,李長歌、高皖對此並不奇怪,且張揚頗受上面關照,又握著版權,也不至於為此交惡。

「你來挺早呀。」

「剛坐下。」

「我過年時給你發祝福短信你都不回的?」

「你不是群發的嗎?」

「沒有啊,我就發了幾個人,能叫群發嗎?」

「咳,沒注意到。」

兩人很沒營養地閑聊幾句,李長歌與那位名叫高皖的制作部主任也到了,除了兩人外,另外還有兩男一女,兩個男的一個四十出頭,高高瘦瘦,帶著金絲眼鏡,很有書生氣;另一個三十五歲上下,身材發福,白胖胖的,面目頗為和氣,唯一的女性看著三十出頭年紀,帶著黑框眼鏡,個子不高,看起來文靜秀氣。

寒暄落座之後,李長歌代為介紹,高瘦男人名叫霍海洋,是三位副導演之一,與李長歌一樣,也是台里掛職的。

白胖男人名叫劉豐,文靜女人名叫王紫鶴,都是編劇。前者曾參與過《龍虎會》《白鶴大俠》等武俠劇改編,算是武俠改編劇中相對比較成功的電視劇;後者則擁有比較豐富的古裝劇經驗,比如張揚覺得十分不錯的那部《故劍情深》,劇本就是由王紫鶴一力承擔的。

兩人顯然都已經提前被告知了張揚就是原作者的事情,最初的震驚在這些天里已經消退,但寒暄之時,劉豐與王紫鶴兩位靠文字吃飯的難免還是有些感慨、贊嘆,李長歌則笑道:「他不僅是原作者,還是投資人,別看年紀最小,說話是咱們這些人里面最管用的!」

關於三方投資的條款已經提前商定好,今天除了合約,主要還是關於電視劇風格、劇本改編的討論,李長歌這話是調侃,也是提醒劉豐與王紫鶴兩人不要自視甚高,還抱著以往「武俠作家參加劇本改編無一不弄得亂七八糟的」的偏見——人家是出品方之一!

自去年初開始,就有傳言說上頭要求各家電視台進行「制播分離」,李長歌等人、高皖等人顯然都有自己的想法與打算,對這部《神雕俠侶》也十分重視,都抱著精益求精的目標,即便各有私心,也在一定范圍內。

自打年前確立了合作意向之後,闞文夕和蔣清都做了大量的了解工作,主要是演員、編劇、服道化團隊的了解,保證張揚或者說依揚影視在接下來的拍攝籌備中不至於兩眼一抹黑,除了掏錢什么都不懂。

關於改編劇,張揚也做了不少工作,金庸武俠小說一貫是比較適合、方便改編的,他有前世許多版本的《神雕俠侶》電視劇打底,再對照這個世界里面的武俠劇失敗原因,心里也早有了一些想法,所以當李長歌問起他的想法時,也並沒有推辭。

「我想說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風格,或者說是表現效果,要有武俠風格。」

經過半年多的歷練,張揚已不像出渉這個圈子時那樣心虛,且有了人氣、金錢打底,加上做了准備工作,說話也有底氣,「我看過不少武俠劇,說實話,跟我想象中的武俠完全不沾邊,比如打斗,一板一眼,嘿嘿哈哈地在那打來打去,這是打斗技擊,但不是武俠劇該有的效果,比如神雕俠侶里面的降龍十八掌、玉女心經,如果跟以前的武俠劇一樣,只拍拳腳打斗,能拍出什么來?」

李長歌微不可查地皺了下眉頭,隨後舒展開來,臉上流露出幾分吃驚的表情,顯然沒有想到張揚甫一開口就是這樣的話。

李長歌對這部《神雕俠侶》十分看重,由於制播分離的政策,他將這部劇視為了自己導演生涯的轉折點,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研究,皺眉並非覺得張揚說的沒有道理,相反他很同意張揚的說法。

但是……有這樣一個原作者加投資方,貌似劇組里面自己的話語權會削弱不少啊!

李長歌心里閃過這些念頭,點點頭表示同意,然後才問:「你有什么建議嗎?」

「我覺得首先應該要敢想,敢拍。」

張揚笑道:「想要拍出武俠味,首先要明白,武俠是虛構的,這是一個成人的童話世界,所以為了呈現出想要的視覺效果,可以適當地打破一些固有的思維甚至是物理規則,比如表現輕功,可以讓人物直接跳到屋頂上去,也可以讓人在一片樹葉上踩一腳就飛過去,現實里面這不大現實,原著里面這個角色也未必會有這樣的輕功,但我們可以這樣去表現,當然不是一定要這樣拍,只是一個思路。」

「又比如降龍十八掌這樣的武功,我們可以適當地加一些特效,借住科技的力量來實現視覺效果,沒有必要太抵觸特效,覺得太虛假——動畫片還全都是假的呢,拍得好一樣是好作品?最重要的是呈獻給觀眾的是不是一部大家都滿意的武俠劇……」

「同樣的,還有人物服飾,要尊重歷史,但不要墨守成規,比如小龍女的形象,她生活在南宋,服飾要以南宋女子服裝為基礎,但小龍女的形象怎么辦?這個時候,就要做一定的取舍,以表達出人物氣質、形象為主要目標……」

「我沒有參與過電視劇的拍攝,這都是我作為原作者和觀眾的想法,屬於紙上談兵,具體怎么拍,有什么難度,怎樣做好取舍,還是得看李導和大家的意見。」

以張揚的觀念,這個世界里此前那些武俠劇的失敗,最主要原因就是被歷史、武術、現實桎梏,被捆住了手腳,反而忘記了武俠是虛構的這個事實,盡可能地往真實上面去靠攏,反而變得僵硬死板,失去了靈動,吸引力自然也隨之大減。

這是他這段時間以來的觀念總結,也是他對於武俠劇拍攝的主要要求,雖然比較有底氣,但還是十分關注李長歌等人的反應,說話的時候就在觀察,發現高皖、劉豐、王紫鶴等人吃驚之余,要么若有所思,要么有贊同之色。

未讀李長歌的神色有些古怪,似有贊同,又似乎在皺眉……

張揚自然不知道,他所說的這番話,也是李長歌對於傳統武俠劇的反思,是他准備吸取以往武俠劇失敗的教訓,想要改革求新的主要思想所在

——這時候李長歌都已經沒心思擔心自己以後在劇組的話語權了,滿腦子里回想的都是:「都是我先想到的!我想拍《神雕》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

但此時此刻,顯然不能說這樣的話,否則旁人只會覺得他是在附和張揚,或者認為他想要搶「功」。

高皖與李長歌曾經就此談論過一些,這時候見李長歌沒有接話,於是咳了一聲,說道:「這個想法不錯,以往的武俠劇確實有些自縛手腳,敢創新是好事,不過怎樣把握好度,還是得大家一同努力——張揚你是原作者,而且一己之力打破舊武俠桎梏,開創新武俠先河,這事你得多給李導演多商量。」

果然不愧是能在華視當主任的人,一開口就是熟悉的腔調……張揚暗暗吐槽,笑著應道:「我就是紙上談兵,這段時間搜腸刮肚,也就這點東西了。」

李長歌道:「哎,過謙了,過謙了!拍電視劇跟寫小說一樣,立意是最重要的話,這是能夠真正讓一部劇脫胎換骨的地方,你剛剛那段話完全就能當成是咱們這次拍《神雕》的指導思想……」

張揚自然連聲說不敢,李長歌又笑問:「關於劇本呢?」

如果說關於拍攝、打斗、服飾、特效,張揚只是提醒,那么關於劇本,他就真是有切膚之痛了,這也是他想要說的第二點,聞言略一沉吟,就道:「這個我也是外行,也是紙上談兵,沒有什么具體的建議,而且以劉哥和王姐的能力,我相信只要尊重編劇,尊重原著,劇本不會有什么問題的。」

李長歌笑道:「這一點你可以放心,我們都想要把這部劇拍好,不會存在亂給演員加戲的情況,這也是我深惡痛絕的。」

張揚笑道:「您多心了,我就是隨口一說,您不笑我就好了,沒有旁的意思。」一邊說著,舉茶代酒,朝李長歌遙遙示意,李長歌笑著喝了茶,才又笑道:「我跟高主任和海洋這段時間擬了一個初步的演員試鏡名單,你們看一眼,有沒有要補充的?」

霍海洋拿出幾份文檔,給張揚、上官祺鈺、劉豐、王紫鶴、闞文夕、蔣清人手一份,張揚打開看了眼,見文檔上列出了《神雕俠侶》主要角色的演員備選名單,都還附有演員照片,有的還是古裝照。

楊過:馮彥宇、鍾賀、陳書望

小龍女:張瑜、童小柯、楊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