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也許是張揚本人呢(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低調大明星最新章節!

《神雕》這邊的籌備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依舊按原計劃六月開拍,兩個主演都要等七月放假後才能進組,不過還是有許多兩人不在的戲份,可以提前拍攝。

全實景拍攝有優點,自然也有缺點,比如費錢,所以雖然張揚和林依然都不在的戲份雖然還甄別,但為了避免一個取景地要重復跑兩三趟的事情,具體的拍攝工作還是要做進一步的細致規劃。

通常而言,一部電視劇在立項的時候就可以著手准備宣傳了,演員沒定就炒得沸沸揚揚的影視項目多的是,像《神雕俠侶》這樣都准備開拍了,還沒開始宣傳的並不多見——出現這樣情況的劇組,基本都是沒錢。

不過自年後開始,網絡上就一直有華視拍攝《神雕俠侶》的傳聞在流傳,《神雕俠侶》會改編電視劇,這是許多讀者都能想到的事情,然而由華視來拍,則無疑大大地出乎了許多人的預料。

至於李長歌來執導的傳言,則基本沒多少人敢信。

高皖和李長歌對於這類傳言並未在意,除了對主要演員處於高度保密狀態之外,關於拍攝的其他事情,兩人的態度似乎就是不聞不問。

以《神雕俠侶》的人氣,即便沒有主動宣傳,拍攝的流言傳播久了,自然也會有許多人討論,其中絕大多數人最關注的,毫無疑問就是誰來演小龍女。

這段時間以來,網絡上有傳出過「xxx將出演小龍女」的女星已經達到了兩位數,其中就包括景媛和童小柯,以及幾個張揚從沒有聽說過的女演員,不過讀者自發討論的情況來看,還是童小柯、景媛和張瑜三人的認可度比較高,不過也遠遠沒有達到多數人都滿意的程度。

為此,有不少觀眾認為拍還不如不拍,免得拍出來沒法看。

相較於《神雕俠侶》在宣傳上的混亂與消極,《大風歌》這邊的宣傳工作無疑也出色、效率得多,《神雕俠侶》這邊糾結幾個月,終於把主演確定的時候,《大風歌》才剛開始試鏡,主要演員都沒有完全敲定下來,網絡上、電視上,就已經開始出現了預熱,等到29號這天,則直接官宣了主創人員陣容。

導演名叫錢穆,業內資深的導演,最為出名的一部作品《錦綉良緣》,位列去年是大熱播劇第二,稱得上是風頭正勁。

除此之外,原本網上風傳將會出演《神雕俠侶》的景媛、楊予曦兩人也赫然在列,將會分別出演女一、女二。

《大風歌》作為商宮羽巔峰之作,在喜愛他的粉絲眼里,即便不敢說勝過張牧之《射雕》《神雕》,通常提起時,也都是比肩並列的架勢,加上《大風歌》連載期間,金榜的銷量也穩壓寒窗一頭,對於外界普遍重《神雕》而輕《大風》的行為早有不滿,以往兩家的部分粉絲沒少在網絡上掐架,只不過那個時候,除了金榜銷量之外,實在難以拿得出更多《大風歌》勝過《神雕》的例證。

這次終於抓到了機會:你們《神雕》宣傳快半年了,還吹噓是華視,是李長歌拍,現在呢?快半年過去了,還是流言滿天飛,而我們《大風歌》不聲不響的,就低調地官宣了!這就是差距!

這些網絡口水戰並不是什么新鮮事,張揚也偶然看到過,不過並未在意,於他現在而言,這些事情實在還不到用他來操心的程度,一個公告就能輕易解決的事情,問題只在於這個公告什么時候發效果最好而已。

他覺得高皖與李長歌這么久不主動宣傳,應該也是在等這個機會,兩家挑起火葯味,是互相促進宣傳,都有好處的事情——當然,一旦播出之後,輸了的那一方肯定是要受罰的。

不過宣傳好了,播出的時候,播出權已經賣出去了,到手的錢還能還回去?最壞的情況也就是挨幾句罵而已,不痛不癢,這個行業里的人沒有幾個會在乎。

再說了,罵歸罵,該看的人還是會看的。

流量時代前夕,這些基本操作圈內人並不會陌生。不過高皖與李長歌雖然有志於創業,現在卻還是在體制內,是有工作任務的,兩人這樣做,應當只是要借一下《大風歌》,把「張揚」這張牌的效果發揮到最大。

這也是事先保密的緣故,如果提前被得知了張揚與林依然出演的消息,《大風歌》那邊絕不會讓人煽風點火,這么囂張的來踩《神雕》,明知是個地雷,錢穆這種老油條肯定會把握好分寸,蹭點熱度就可以了,絕不會真踩上來。

即便如此,張揚對這個世界里面資本的膽魄也還是有些意外的,雖然是暗中行為,但明知《神雕俠侶》由華視拍攝,居然還敢做這樣的小動作,不得不說一聲佩服。

不過對方或許知道更深一層的「內幕」,了解《神雕》只是華視制作,連播放都未必一定在華視播的內情,加上操作過程中只把矛頭對准了《神雕》小說來踩,還遠遠不到敵視、得罪華視的地步。

晚上的時候,李長歌與張揚打了個電話,張揚這才發現,自己一整天腦補的一出商業大戲,全都是想多了!

李長歌和高皖壓根就沒有想過提前宣傳的事情!

兩人都是各自領域內的高手,卻一直都是在體制內工作,而體制內的宣傳,與商業的運作是有很大區別,比如以往他們的拍攝工作,雖然也都是大制作,但從投資、拍攝到播放,都是在華視內部運作,壓根就沒有炒熱度、提價格的概念。

我自己出錢自己拍自己播,而且都是任務,賺錢也好賠錢也好,都是要拍的,花心思把劇拍好就行了,要炒個毛的作?

這一次引入外部投資,尤其是張揚提出「並不一定在華視播」的條件之後,可以說徹底打破了原有的運作方式,然而這幫人,張揚是個半吊子門外漢,什么都一知半解,闞文夕和蔣清雖然出身於紅妝,但與影視隔著行,即便是惡補相關知識,臨時抱佛腳,又能真懂得多少?

最重要的則是李長歌與高皖的存在,兩個業內大佬的身份、資歷,都讓大家都對他們充滿了信心,即便有時心存疑惑,也未必就會直接說出來。

也就是因為《大風歌》頗具知名度,加上拍攝日期、播出檔期都有可能會撞上,高皖與李長歌一直在關注,注意到了對方的動作,才覺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事情,否則多半會按往常那樣等開拍的時候才會找媒體發個「公告」。

意識到這此拍攝於以往的不同之後,兩人商量之後,李長歌才又來找張揚商量:「要不我們也宣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