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明珠(2 / 2)

造作時光 月下蝶影 2004 字 2020-10-31

不過世間若是有那么一個人,明明體弱多病,膽怯嬌柔,卻願意在生死關頭站出來用命保護自己,他們也會動心吧。

他們還沒感慨完,就見英王大步走了過來,對擔架上的花琉璃道:「福壽郡主,本王聽醫女說,你傷得很重,有可能會留下疤痕?」

花琉璃看著英王臉上顯得有些興奮的表情,沉默不語。

這是什么意思,幸災樂禍?

「雖然郡主身上會留下疤痕,但是本王不會嫌棄,本王願意娶你為王妃……」

太子挽起袖子,一腳踢在英王後膝上,英王噗通一聲倒在了地上。

「不好意思,孤剛從山上摔下來,腿有些不聽使喚。」太子把腳收回來,面無表情地指了指前面,「大皇兄,夜黑路難走,你去前面探路。」

英王氣呼呼地看著太子,但是眾目睽睽之下,他這個王爺還必須要聽太子調令,不然落在別人眼里,就是不恭。

太子從未像現在這樣覺得英王礙事過,踹走了英王,他微笑著對花琉璃道:「大皇兄行事沖動無腦,你不要把他說的話放在心上。」

花琉璃眨了眨眼,覺得天上的星星好像也在跟她眨眼睛。

「陛下!」趙三財滿臉喜色跑進殿,顧不得行禮:「太子殿下找到了!」

徹夜未睡,一直等宮外消息的昌隆帝頓時大喜:「太子可有受傷?」

「太子殿下只受了一些皮外傷,並無大礙,據說在他們掉下山坡的時候,福壽郡主用手臂護著了殿下的頭。」趙三財臉上的喜色稍斂,他偷偷看了眼同樣等在殿里的花應庭,「只是……郡主受傷嚴重。」

「怎么回事?!」昌隆帝一聽未來兒媳受了重傷,又急了起來,「快給朕講講!」

「福壽郡主受了傷,不能急著趕路,所以英王殿下派人先回來報信。」趙三財道,「據說殿下與郡主躲入林中以後,郡主擔心太子被刺客發現,便以身涉險,故意把刺客引去相反的方向。最後被刺客發現,刺客本想一劍殺了郡主,卻被趕過來的太子殿下阻攔,但是這些刺客人多勢眾,太子不敵。眼見有把劍即將刺向太子時,福壽郡主用身體攔下了這把劍。」

「趁著這個機會,太子扔出了放在身上的煙霧彈,拉著郡主逃命,結果卻被殺手追到了絕路。殿下腳下不穩,朝山坡下摔了過去,福壽郡主想去拉太子,只是她本就體弱,加之受了重傷,哪里能拉住太子,便與殿下一起摔了下去。」

花應庭聽到女兒受了重傷時,連嘴唇都嚇白了,可是隨著趙三財語氣悲傷地敘述者他弱小可憐的女兒,如何救下了太子,他的表情頓時變得一言難盡。

「應庭啊,福壽郡主不愧是你的女兒,這片赤誠忠心,朕實在感動不已……」昌隆帝見花應庭嚇得臉都白了,又愧又自豪,愧疚的是自家兒子還要一個體弱的小姑娘保護,自豪地是臨近危難關頭,太子沒有拋下花家小丫頭獨自逃命,像個男人。

「當年你與衛愛卿用命護著朕,如今你們的孩子又用性命護著太子,說明我們兩家實在是有緣啊。」

「陛下,身為臣子,保護您與太子是應該的,陛下您這樣說,臣實在是受寵若驚……」

「既然我們兩家這么有緣,令嬡對朕那個不成器的太子又有救命之恩,不如讓我們兩家更親近一步,讓兩個小輩永結同心,成陰陽和合之美?」

「啥?」花應庭一堆自謙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昌隆帝這席話給嚇住了,什么叫永結同心,陰陽和合之美?

昌隆帝看著愛將茫然的表情,很是心虛,但是為了兒子的幸福,他這個老父親決定不要臉了:「朕看兩個小輩平日里玩得很好,除了福壽郡主,太子也從未對哪個小姑娘如此親近過。更何況民間有句老話,叫救命之恩當以身相報,朕覺得讓兩個小輩在一起很好,愛卿覺得呢?」

「末將……末將……」花應庭瞠目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

陛下跟太子有什么愁什么怨,找誰做太子妃不好,非要找他的閨女?

知女莫若父,自己的女兒真面目是什么樣,他還不清楚嗎?

好美色,還記仇,表面看起來弱不禁風,但得罪她的人,沒幾個有好下場。太子身份尊貴,說話做事的時候,難免會惹得女兒不高興,到時候萬一……

花應庭笑容有些虛弱:「雖說婚姻大事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我們大晉到底不像玳瑁國那般講究死板的規矩。末將以為,為了兩個孩子未來著想,還是先征求他們自己的意見,再談論這種人生大事,陛下以為何?」

「這不必愛卿擔心,太子對福壽郡主也是很喜歡的。」昌隆帝見花應庭沒有直接拒絕,繼續厚著臉皮游說。

「小女身體虛弱,末將擔心……」

「宮中那么多醫官,定能照顧好令嬡。」不等花應庭說完,昌隆帝就打斷了他的話,「小姑娘年輕的時候身體差的沒關系,邊關氣候惡劣,也不是養人的地方,現在到了京城,慢慢就成養好了。」

身體弱一些很好嘛,這樣就不能向她母親那樣,一言不合就劈東西玩,簡直就是完美。

「陛下也知道小女是在邊關長大的,不如京城的貴女們懂規矩,末將擔心她與太子殿下在一起,會給殿下拖後腿。」

「她嫁給太子,就是太子妃,未來的皇後,她說的規矩就是規矩,哪還有別人讓她守的禮儀規矩?」

花應庭覺得,陛下這個態度很不端正,咱們挑太子妃,挑未來的國母,嚴謹一點不好嗎?

「你這個做父親的怎么回事呢?」昌隆帝瞪了花應庭一眼,「哪有處處嫌棄自己孩子的父親,朕覺得福壽郡主分明好得很。」

平時沒看出來,外面都傳花應庭寵愛女兒,沒想到他對女兒竟諸多挑剔?

想到這,昌隆帝語重心長地勸道:「應庭啊,咱們大晉可沒有玳瑁那么多臭規矩,重男輕女可要不得。」

花應庭:「……」

這又是什么莫須有的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