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2 / 2)

天官 雁九 1539 字 2020-10-31

他雖沒有像王琪這樣無肉不歡,可茹素七日嘴里也正寡淡。

兄弟幾個說說笑笑,時間過得飛快。

等到馬車進城,便直奔外九房。

王寧氏從早上就預備了一桌子吃食,等著幾個孩子回來。對於道痴去西山悼祭老和尚之事,她不僅沒有絲毫不滿,反而頗為欣慰。

她是看出來,自己這個孫子嘴上說的少,可心里是個重情分的。只是這個情分要分人,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若是對他不好,他也能冷下心腸。

不管是族里,還是外頭,有過繼的嗣子嗣孫,不管養父母如何疼愛,等到長大能當家作主,不乏去尋生身父母,骨肉團圓,明里暗里貼補,視養父母為仇人。

骨肉天倫固然重要,可這樣忘恩負義也忒不是東西。

王寧氏慶幸,自己有幾分晚來福氣,過繼個重情的孫子。

至於帶虎頭家來,她心里也無異議。王琪不知道,她其實是見過虎頭的,並且對那個少年印象頗深。或許旁人看來,會覺得虎頭痴傻;可在她老人家看來,虎頭只是個更稚氣一些的孩子。心恩純凈如稚子,總比心存不正要強的多。

王琪怕老人家嫌棄虎頭,將虎頭所受不公又誇大三分,又說了虎頭以後的安排。

對於虎頭或許會從軍之事,老人家覺得並不妥當,可也沒有說什么:不過對於虎頭的父母,竟然嫌棄親生骨肉,王寧氏覺得很氣氛,心里對虎頭就越發憐惜幾分。不管孫子是將虎頭當朋友,還是當兄弟,老人家都支持。實在是自家人丁太單薄,現下孫子年紀尚小還罷,等到大些,支撐門戶,多個兄弟友人也多份助力。

順娘聽說弟弟今日會帶個孩子回來,心里也有幾分好奇。

等到道痴幾兄弟帶了虎頭回來,王寧氏祖孫兩個便都望向虎頭。虎頭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恩,躲到道痴身後,還忍不住探出頭來,看著王寧氏與順娘。

這般孩子氣,看的王寧氏與順娘都笑了。

又想著這孩子白長了這么大個子,燒壞了腦袋,現下還不怎么樣,等長大後到底要比旁人坎坷,祖孫兩個的心中都帶了憐惜。

看著老太太接受了虎頭,臉上並無不快,王琪便與三郎告辭。

三郎出來多日,家里也催了幾遭……。

「祖母!」道痴指著王寧氏,教虎頭道。

「祖母。」虎頭隨著老和尚去南昌府待了一年,口舌比過去好不少,如今說兩個字、三個字的短句,除了慢些,倒是也利索。

「姐姐。」道痴又指著順娘。

「姐姐。」虎頭老實地學舌。

王寧氏與順娘本就是心腸極軟的人,見虎頭這般安靜乖巧的模樣,只覺得可愛的緊。只能說道痴太老成,祖孫兩個在道痴身上找不到的照看小孩子的感覺,如今來了虎頭,就像是家里多了個小小孩似的。

道痴將王二叔帶上山的包袱拿出來,里面的東西昨天已經看過,是兩套秋衫與一套棉衣。

秋衫是新裁的,棉衣八成新。明顯是成人的尺寸,王二叔雖沒有說,不過瞧著這尺寸,應該是王二叔的衣服。

這些衣服不改是沒法給虎頭穿的,道痴怕被順娘看見又攬了去,等到順娘去廚房看吃食,才將包袱拿出來,交給王寧氏。

王寧氏聽說連衣服都是虎頭二叔給預備的,虎頭父母沒有任何反應,不免又唏噓幾聲。

中秋本就是重要佳節,又是順娘在娘家最後一次過中秋,道痴便跟王寧氏商量,明日上街采購,過個熱熱鬧鬧的中秋。

王寧氏本擔心孫子為老和尚去世過於悲傷,見他有興致,自然不願違他心意。

次日一早,道痴使驚蟄出去雇了馬車,他帶著虎頭、驚蟄兩個,與王寧氏一起去西城。

西城三條繁華的街道,道痴一間間看過,圭要想尋個省心、又能「洗錢」的買賣。這期間,他陪著老太太買了月餅蜜餞、瓜果葡萄等吃食,還給虎頭買了兩身成衣、兩雙新鞋。

路過銀樓時,道痴多看了幾眼,卻沒有停下。

他想起自己還有一件事沒有做,那就是順娘嫁妝里的首飾還沒有打。不過在王寧氏跟前,他沒有提這個,因為曉得提了也沒用,早就決定「先斬後奏」。

順娘陪嫁的家具,是在王家三房名下的一個木器店定的,八月底交工,用的是上等的雞翅木,只這全套家具,就用了一百六十兩銀子。當然,這個價格在王寧氏跟前回稟時,說成是六十兩。

算算日子,張慶和在省府正在考第三場,也不知今科能不能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