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儀之爭今日始(2 / 2)

天官 雁九 1503 字 2020-10-31

王琪則低頭看了自己皺巴巴地衣服一眼,道:「就按二郎說的辦再從劉大貓那里借身衣服換」

客棧就在館驛街上,距離館驛不過百十來丈距離,說話的功夫,三人就到了館驛

世子已經進京,這里的守衛就沒那么森嚴,不過是王府隨行府衛在當值

陳赤忠盡管沒有品級,可還是隨著儀衛司隨世子進京,劉從雲則被留在館驛,同兩個長吏司的屬員負責剩下人的安置事宜

三人尋了劉從雲,報備一聲,王琪又毫不客氣地討了身衣服換上

劉從雲也不惱,痛快地給了衣服不說,還約好今天一起用晚飯,要與王琪好生聚聚

王琪笑道:「作甚要等到晚上晚飯?哥哥早飯還沒用去見過范家嬸子後,咱們就出去下館子良鄉板栗是出了名的,板栗雞與栗子面發糕都好吃」

劉從雲聽著心動,便約好同去

范氏雖是乳母,可世子畢竟不是孩子起碼世子自己這樣認為,她又是外命婦,不好隨之入宮,就暫留在館驛

三人去了范氏那里,范氏聽說王家兄弟要帶陸炳上街上轉轉,即便沒有什么不放心的,也少不得囑咐幾句,勿要飲酒之類,畢竟他們雖不是王府屬官,卻也是王府中人,不知多少人看著,又讓他們多帶幾人,天黑之前回驛館

換做其他少年,聽到這些絮絮叨叨,怕是只會覺得啰嗦王琪卻是雙親早喪,聽到這些,只覺得心里暖呼呼的,應答起來倒是比陸炳顯乖巧

道痴看在眼中,心里實在不好受還是他少算一步,當初若是支持王家與陸家聯姻,王琪娶了陸燦,那才是最實惠的既不用親人規避,又能得到世子看重

當時他支持王琪尚主,即便曉得對宗房的危害也十分坦然

因為大明甚是看重宗族,族規有的時候凌駕於國法之上即便道痴出仕為官,可宗房也能憑借宗家身份,對道痴指手畫腳宗房即便沒有壓制旁支出仕,可是在官場上也是以宗房為馬首,一榮俱榮、一衰俱衰,一筆下不出兩個王字

宗房一門隱退,對於王家旁支族人來說並不全是壞事,自私點說可是說是好事

現下他後悔這個當初的決定,是因為王琪這幾年視他為骨肉,他不願王琪為難……

京城,正陽門外

炎炎烈日下,數百京官齊聚在此,迎接嗣皇帝,為首的就是內閣首輔楊廷和雖說出仕四十余載,成內閣首輔也有十年,可楊廷和不過花甲之齡

除了是內閣首輔,他還在吏部尚書位上多年大行皇帝又是個貪玩、不愛理會朝政的皇帝,既信任楊廷和這個耿介的首輔,就不怎么插手吏部事務因此內外官員升遷任免,除了聖旨恩封之外,都掌握在楊廷和手中

楊廷和雖不是弄權之人,可久在上位,內外臣工多有敬畏

此刻,楊廷和望向正陽門內,面沉如水而站在他身後大大小小的京官們,心里問候楊廷和女性長輩的卻是數以十計

誰說活人不能被尿憋死真的要出事了好不好

大家容易么?昨天一大早巴巴地跑去良鄉,等了一整天,將掌燈時分,才見了嗣皇帝,也只是見見一大堆人,除了磕頭見禮,也沒有別的烏紗小的,只是後頭隨大流磕頭,官紗大的,也不過是湊到前排嗣皇帝一句私話沒說,只有王府那個老長吏代嗣皇帝說了幾句,便叫大家退下

因今早要在正陽門外迎接嗣皇帝,眾京官又連夜回京

等到今早,沒等天亮又過來排隊

尼瑪,結果嗣皇帝隊伍晨初早上七點就到了,大家痛痛快快地跟著首輔大人跪迎嗣皇帝,等著嗣皇帝入宮,文武大臣好走「勸進」程序

沒想到,這禮儀行進到正陽門就卡脖

嗣皇帝不肯從東安門入宮、文華殿侯見,而要走承天門,入承天殿

楊廷和卻堅持按照之前擬好的「禮儀狀」上的行程行事,事情就僵持下來

幾位原本美滋滋地等著「迎立之功」的欽差都傻眼了他們不曉得嗣天子為何堅持走承天門,也不明白楊廷和為何非要嗣天子按照「禮儀狀」上行事

他們心里都罵娘,覺得嗣天子矯情,楊廷和也太固執,可面上還得勸這個,又勸兩個,結果嗣君與閣臣誰都不肯退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