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閣臣三拒嗣君意(2 / 2)

天官 雁九 1638 字 2020-10-31

袁宗皋與張佐對視一眼,齊齊地松了一口氣。

正陽門外,文武百官跪接懿旨,卻是歡喜不已。

勸進書都是內閣與禮部早就擬好了,既是太後下旨該上了,就那上吧。上了之後,嗣皇帝當然有資格從大明門過,從奉天門入宮。

這場「禮儀狀」之爭,終是嗣皇帝贏了。

不少人看著楊廷和的背影幸災樂禍,即便這些日子再一手遮天又如何,等新皇帝登基,格局就不同了……

良鄉縣城,最繁華就是驛站街與縣衙前街之間,王琪口中說著對這邊熟,實際上也是第二回來這里。不過是因他在館驛街外,有兩個王家長隨留著,才在幾個伙伴前充當「地主」。

不管是道痴,還是陸炳與劉從雲,對於這京畿市井民俗,都帶了好奇。

陸炳與劉從雲是初到北地,道痴雖上輩子是北方人,這五百年後滄海變幻,又是另一番味道。

同後世帶了東北遺風的京腔不同,現下的京腔是更接近於後世的河北話與安徽話之間。聽說大明最早的官話是淮揚話,不過太宗遷都後,後宮中太監與宮女都是直隸選進,皇家的口音就變了。上行下效,官話就有點南北合流的意思。

不過酒樓里的上等席面,不是後世帶了魯菜風格的燕翅席,依舊保持淮揚風味。

對於王琪等人來說,吃慣了重油重辣的荊楚菜,淮揚菜則有些寡淡。

即便那道栗子雞,也是放了糖,並不怎么和大家口味。

不過坐在樓上雅間,看著窗外街景,也別有一番趣味。

眾人吃了席,就在街面上溜達,打量著街上的行人。

北方男子看起來確實比楚地男兒高大,卻少了幾分斯文。即便偶有穿著儒服的士子經過,也帶了彪壯。

街面上拋頭露面的婦人,比南方的多,不乏梳辮子的少女。同南方一樣,民間女子大多半是天足,偶有不少小腳婦人,不過行走之間除了婀娜,並沒有不良於行。

四人在看上街上行人,街上行人也在看著四個少年。除了陸炳面帶稚嫩紅色面龐不出眾之外,其他三個都是唇紅齒白的俊秀少年,打扮又儒雅不俗,引得不少小婦人側目。

待路過扇子鋪時,倚門的年輕婦人,十**歲年紀,吃吃笑著上前攬客,嘴上一套一套地介紹著自家鋪子里的折扇如何如何好。

眾人聽著有趣,就停下腳步,王琪還笑眯眯地往那婦人胸脯上掃了掃,不過眼見那鋪面半遮半掩,隱隱約約里露出的活計都是高高壯壯,就曉得有不對頭之處,並不順著那小婦人的話進去。

王家那兩個長隨久居京中,則是忙低聲示意王琪速行。

雖說幾個少年並不是怕事之人,可也曉得眼下不是惹事的時候,便不再聽那小婦人啰嗦,起身往館驛街去走了。

那小婦人露出不甘之色,可看四人帶了健壯男仆,也不敢上前拉客。

待離了遠了,王琪問那兩個長隨道:「可是那小婦人有什么不對?當街攬客,不像是正經買賣人家。」

一個老成的長隨回道:「七公子,那個是半遮門。打著開鋪子的幌子,實際上是個私窯子。若是被纏上了,少不得破財免災。」

王琪聽聞好奇道:「良鄉近日不是整肅治安么?這些人怎么還在?」

那長隨道:「抓的都是地痞流氓,這些賣肉的不過是歇業幾日。今兒街面取消戒嚴,她們就出來做買賣了。京城正經人家的女子,即便是貧寒人家,也不會這般沒遮沒臊地地出來。這些人前妖妖嬈嬈,裝扮的再像良家,也不是正經人。偏上又占著良家的名,沾上了是非不斷,輕則中擇免災,重則就要斷送性命。」說到這里,壓低音量道:「各位公子,良鄉除了板栗出名,各式各樣的仙人跳也是鼎鼎大名。若是諸位公子這幾日逗留此地,還需小心些為好。」

這並不是他多嘴,而是受自家老爺命留在這里服侍王琪,眾人出來隱隱以王琪為主,要是王琪等人有個閃失,他也落不下好去。

眾人中,除了陸炳,其他人都通曉世情。聽了這長隨的話,想了想就明白其中緣故。

良鄉縣是西南進京要塞,不管是進京趕考,還是官紳商人進京都要途徑此地,此地又是在京外,治安不像京城那么嚴,對於那些撈偏門的人來說,大有可為……

最悲慘的不是國慶假期繼續宅,也不是宅了還感冒,而是感冒還卡文。晚上昏昏沉沉地,想著早起碼字,早起吃完又接著困,翻著明朝禮儀的書籍,昏昏沉沉又一天。欠下的這幾章,會在假期結束前補上。每天看新聞過過出游的癮,然後發現各地人山人海,處處杯具。祝大家過個不擁擠的假期。

豬一樣的生活。欠下的這幾章會盡快補上,每天看新聞過過眼癮,然後發現各處人山人海,汗啊。祝大家過個不擁擠的假期吧。

四人除了陸炳年歲還小,其他人也多通曉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