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綳嶷掤歟汕第一百七十五章 余音(大結局)(2 / 2)

天官 雁九 1575 字 2023-03-05

想著道痴自小長在廟里,剛回家就被逼的出繼安身,三郎愧疚不已。

被良心折磨,三郎病重,楊氏掙扎起來照看三郎。

越是感受楊氏慈愛,三郎越是羞愧難當,只覺當年舊事雖不是自己所為,可自己也在其中。楊氏最是慈愛之人,卻落到親生母子離散。三郎終是忍不住,無法坦然接受楊氏的關愛,寫了兩封信,一封給楊氏,一封給道痴,在信中說破了當年換子秘辛。而他自己,想著因崔家人賣到不知何處的五郎,便離開京城,開始尋弟之旅。

崔氏卻是使人盯著三郎,先楊氏一步拿到兩封信,使得楊氏錯過知曉真相的機會。

十二房兩個孫子,一失一走。

楊氏只當三郎去找弟弟,還在滿懷期望地等待。崔氏卻是看了三郎的留書,曉得他離意已絕。

崔氏沒了孫子,很是愁苦,拿出私房,買了四個好生養的婢子,沒等打發管家送往廣西,就得到王青洪平調入京的消息。

王青洪進京,升任太仆寺卿。崔氏選了四婢,盼著兒子延續血脈,卻一直沒有消息,最後死活請了大夫來,才曉得王青洪在去廣西任上時,因水土不服才重病一場,而後便在房事上有礙。

嘉靖元年鄉試,道痴以國子監生的身份,在京應試,中了解元。三郎始終未歸,也沒有音訊回來。

崔氏添新孫冤枉落空,期待三郎回來的最後一絲僥幸又破滅,將主意又打到道痴身上,以十二房斷了血脈為由,想要讓道痴歸宗。楊氏自是不肯,王青洪也因三郎的緣故,不肯答應崔氏的提議。

崔氏實沒法子,只好私下里給王青洪看了三郎的留書。

王青洪雖惱怒崔氏當年任意行事,可也因對楊家的忌憚,曉得此事不能告知楊氏。又因血脈傳承之事,他便給族長寫了一封信,提及自己「房事有損」的不足,又提及五郎被拐賣、三郎走失兩年無音訊,提及王崔氏盼孫心切,將道痴歸宗之意。

宗房因子孫免職元氣大傷,道痴所在外九房與宗房又疏離,反不如十二房與宗房同氣連枝,族長有意促成此事,便親自到京。

不管族長如何勸說,道痴皆不為所動,雖不知三郎為了遲遲不歸,可他卻不願意再與十二房扯上瓜葛。

直到崔氏親自出面跪求王寧氏,王寧氏實是為難,道痴才終於松口,可也不同意歸宗,而是答應若是三郎十年不回,他願意將次子過繼回十二房為孫。

崔氏與王青洪雖不滿意,也無法可想。

王楊氏心情最是復雜,一方面牽掛沒有音訊地兩個兒子,一方面遷怒道痴的同時,不知不覺地關注道痴的各種近況。

嘉靖二年朝廷上的大禮儀爭端越發厲害,道痴參加了春閨。在嘉靖帝有心偏袒之下,點了探花,賜官中書舍人,同年與小張氏完婚。

嘉靖三年七月,發生「左順門廷杖」事件,「大禮儀」之爭暫時落幕。

楊家隨著楊廷和辭職,楊慎流放,其他人也在「大禮儀」之爭中紛紛落馬,罷官的罷官,問罪的問罪。

王青洪並未援手,可還是傳話給道痴,讓其拉扯楊家一二。

道痴因長大成人,容貌越發肖像楊家人,王楊氏只當他與三郎兄弟兩個長得像,才看著越發眼熟。楊家人卻發現其中古怪,開始探查十二房當年之事。因隔的久遠,當年十二房的老人又都換了,並未發現蛛絲馬跡。

還是崔裕安落魄之下,聽崔氏提及此秘聞,將他當成資本,主動找到楊家人,敲詐了楊家人一筆銀子。

換子的事情終於揭開,王楊氏怨恨了親生子二十來年,實不知該如何面對。崔氏在楊家失勢後,早有心揭開此事,在王楊氏追問下,順水推舟拿出了三郎的「訣別信」,楊氏說不清是痛是悔。

道痴亦知真相,並沒有如崔氏的怨,重新回到十二房做嫡子,依舊做外九房嗣孫。

三郎終於找到五郎,悄悄地送王琪處,他本打算再次離京,被王琪與道痴留住。他雖然沒有走,可也沒有回王家,而是放棄了科舉之路,而是入了錦衣衛做了文職。

在「左順門廷杖」中五品以下官員被杖斃十六人,罷官者翻倍,六部一下子就騰出許多空缺。

道痴得此機會,從七品的中書舍人直接升為正六品吏部主事,開始一步一步走上天官之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