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群情振奮(2 / 2)

郭正文表現出一些興趣來,「那得好好聽聽,」

「這第二項目,跟互聯網聯系得更緊密,周晨跟我說,為什么不把魚檔開到網上?他和我談了不少他也不知道從哪里看來的想法,我是覺得很有些前途,」周鎮海說。

「一方面,我們直接和漁民簽訂收購合同,另一方面,我們讓更多的家庭,選擇在我們的網站購買海鮮……」

他把和周晨討論的那些,以及他自己這些天細化的那些,一一說給五位老朋友聽。

一開始,夏雲強等其實有些抗拒,但聽著聽著,興趣都來了,不停的問東問西。

「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大項目,」郭正文站起來總結道,他圍著桌子轉圈,「這個項目,完全可以把線上線下打通,做得好,以後還什么都可以往里加,」

「尤其是,有運作成功的基礎,只要做得好,品質和價格,都比傳統農貿市場里的有優勢,也就是,有更受用戶歡迎的基礎。」

謝順根也說,「是,這確實是個大項目,老周說得對,就是只占到我們東海市一成的水產銷售,那就是至少上億的大生意。」

徐軍水的手指不斷的在桌上敲著,「要是運營得好,這確實是一個大有前途的好項目。」

他也很是動心。

雖然這兩年,尤其是今年,他船廠的生意特別的好,有些船造好了,甚至一天都能坐地起價漲個十幾幾十萬。

但造船這個行業,總是會有低谷期,更麻煩的是,這個低谷期還沒辦法預測,所以總體來說,不要說他們這些民營的非訂單船廠(不是接到訂單後才安排生產,而是自己自行安排生產,造好後再找買主,航運業興旺的時候,這種模式利潤非常高),就是那些接單後再造船的國有大船廠,在行業的低谷期,一個不好就會捱不過去。

但海鮮水產這些,經濟再差,它的市場銷量,整體上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

「這確實是一個系統性的,而且屬於新經濟范疇的大項目,」看到大家的反應,周鎮海很是振奮,他當然更希望能帶著大家一起賺大錢,而不是只接受大家的幫助,「就說其中的送貨上門的快遞,這一塊要是做好,那未來也是個了不得的好營生,」

「正文說,電商會是未來的大趨勢,那快遞的量,一年年的也會飛速增長,要是我們早做運籌,借著海鮮網,不是不能把整個東海市內的快遞業務,全都壟斷下來。」

「要想讓用戶更滿意,自建快遞公司當然最好,」郭正文說,「各位,想想資本市場對互聯網行業的偏愛,只要我們先在東海市把所有的流程理順,完善好,並做出上億的營收來,再在其它幾個地方,復制這樣的模式,怕是只要把架子搭起來,那就可以考慮運作上市啊,」

「只要上市成功,那成就……」

「這個項目,需要好好細談,」夏雲強馬上說。

上市啊!

上市是什么?特別是互聯網公司上市,那就是造富。

他非常清楚,至少他現在的公司,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沒有上市的可能。

他同樣知道,徐軍水的雖為東海重工,也不可能。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他們倆的公司能上市,那也比不過這個項目,因為,這是互聯網。

「嫂子,」他大叫道,「你就別再忙活了,做好的端出來就好,我們現在就填飽肚子,」

「之後,你們看去哪談?正文的酒店檔次倒是高,但人來人往人多嘴雜的,談這事不太妥當,」看樣子,他現在就在擔心有其它人知道了這個主意後,會搶在前頭。

「要不,去我廠里,我那畢竟近點,你說呢老徐?」

「可以,」徐軍水馬上答應下來,「酒就別喝了,還有,都打電話交代一下,下午讓他們不要打擾我們。」

他按自己天時地利人和的那一套大致分析了一下,比較了一下,就覺得這個項目,應該比船廠還要好,這可是能運作上市,還會是很受投資者歡迎的好項目。

「周晨現在就在學校,不能出來嗎?」他拿著電話問,「這小子,藏得挺深啊,以前在我面前,總是不言不語的,沒想到有這么多想法。」

「也慢慢長大了嘛,」盧祖利說,「是啊,老周,好不好讓周晨也過來?」

「我看,先不急,」郭正文說,「我們先多商量商量,商量出了個大概再說,總不好我們這些做叔伯的加在一起,還不如周晨一個孩子。」

「是,得顧顧我們這些老臉,」謝順根笑。

「這是哪里的話,」周鎮海馬上說,「他吧,也就是隨便說說,肯定是根本就不清楚這兩個事的前途。」

盡管他覺得,兒子看起來應該非常清楚,但這個時候,只能這樣說。

「周晨這是開竅了,」謝順根說,「我家那小子,快娶老婆成家了都還沒開竅。」

「可以等周晨下一個休息日再聚,」徐軍水已經給船廠交代完,「先抓緊吃飯,」

「我現在真的比當初從船廠辭職出來單干時還要激動,你們呢?」

「一樣一樣,吃飯吃飯,快點快點……」

這些都在四十歲以上的家伙,紛紛用比周晨還要快的速度吃起飯來,一個個的,都無比振奮,一個個的,都覺得有一個難得的機遇,正對他們敞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