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三章? 進展不錯(2 / 2)

一開始,他們還有些忐忑,盡管有近20萬的銷售,但這近20萬,可以說全是鋪貨,具體銷量如何,他們其實沒有多少把握。

過上十天半個月,是會小批進貨還是大批進貨或者是因為銷量不佳而退貨,他們拿不准。

好在普遍才過了一周,第一批拿貨的那些客戶,紛紛繼續下單,他們才放下心來。

到現在,都不是放下心來,而是信心滿滿,老周同志已經在考慮擴建廠房,並立下了第一年銷售至少600萬,第二年就要2000萬的遠大目標。

客觀的來說,只要在周邊幾個市的局面能打開,就是他2000萬的目標,也不難實現。

但也不是沒有變數,周晨預計,第一年會比較輕松,第二年,競爭一定會激烈起來,因為其它的品牌也一定會有樣學樣。

所以第一年很關鍵,老周同志已經在按小周同學的建議,在市區租了辦公室,建設市場開發團隊。

因為第二次創業進展順利的緣故,周晨明顯能感覺到老爸老媽的狀態,真的越來越好,真的好像比以前要年輕。

但另一方面,東海生鮮這二十多天的發展,就有些不盡人意。

注冊用戶一開始增長的勢頭很好,但當突破20萬以後,一下子就慢了下來,而這20多萬的注冊用戶里,活躍用戶的占比,可能還不足一成,為期半個月的促銷期結束之後,每天的訂單量驟減,海鮮的日銷量到萬斤,就是很理想的成績。

果蔬的銷售就更不理想,讓亓子康他們很難堪的一件事是,從西南組織過來的10噸蘋果,因為銷得太慢,最後不得不讓一直做海產干貨生意的謝順根專程跑了一趟省城,整體轉給了省城的一家批發商,以免爛在手里……

反倒是東海快遞的發展,出乎大家的意料,簽約的客戶越來越多。

畢竟她是東海市第一家本鄉本土又正規的快遞公司。

針對目前的現狀,亓子康還是做出了比較正確的應對,他已經把在全市全面撒網,改為集中針對市轄區,從下面各縣回撤的員工,已經在市區各個小區展開推廣活動。

周晨對此沒有參與意見,但他覺得,這樣的應對是對的。

如果半年之內,市區的注冊用戶能達到30萬,也就是覆蓋市區近100萬人口,那就可以小小的擺一次慶功酒。

當然,這兩樣,並不是他關注的重點,他關注的重點,當然是自己餐廳的進展。

他餐廳的進展,怎么說呢,真不快。

他照顧了馮首富的生意,找上了也是剛在東海市開展業務不長的嘉盛裝飾,就是以嘉盛裝飾的水准,裝修的進度也很慢。

主要是他的設計,難度真的很高。

因為裝飾難度很高,那成本,自然也很高,拿著自家的魚干走出學校小超市的周晨,看著被江洋他們一搶,原本的6袋只剩下1袋,知道自己又得盡快設法賺點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