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三章 隆喪厚葬(2 / 2)

黃金瞳 打眼 1535 字 2020-11-06

全終就比較好理解了,亦稱「善終」,意為圓圓滿滿地結束了一生,民間以為,死者生前積德行善,廣做功德,臨終則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無疾而終」,自然老惡此即被視為「喜喪」的根本條件。

一般符合上面這三個條件死亡的老人,家里都要大肆操辦,熱熱鬧鬧的將老人安葬入土,要知道,農村可不流行公墓,即使火化之後,還會按照嚴格的遵循各種流程,讓老人入土為安。

上面說好是殯而作為葬形式的演垂,最實出的是厚葬,它表現在墳墓、墓前擺設、陪葬物等方面,它所極力要顯示的是社會等級貴賤的區別。

夏、商、周三代以前,《禮記檀弓上》中有說「墓而無墳」即墓上不起墳堆,也不立碑,但墓中的陪葬品習俗則早已有之,至春秋戰國之際,開始出現墳普遍流行墳丘式的墓葬,而且越修越壯觀。

《墨子,節葬下》描述當時的厚葬是「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丘隴必巨。」

各國君主、貴戚為了示威、示尊、示富於天下,也紛紛在墳丘上大肆炫耀攀比,《史記秦始皇本紀集解》載:秦始皇動用刀萬人為自己建造墳墓,「墳高五十丈,周回五里余,號曰,皇陵」至今尚在。陵者,山陵也,後世奢侈帝王皆效法之。」,為了限制墳墓規模的無限制攀比,並使「貴賤有差」各朝代也在禮、法上予以規定,如《漢律》規定:「列侯墳高四丈,關內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開元禮》規定:一品官坑高一丈八尺,二品以下,每低一品減二尺,六品以下八尺。

宋、元、明、清大體沿用此規定,同時,帝陵的墓中建得如同宮殿,稱為「地宮」地上也修有宮殿式建築,如同皇宮,明十三陵和清東陵,就是逸今保存得較完好的帝陵及其宮殿式建築。

由於隆喪厚葬需要有相當的財富和社會地位,故歷來的〖中〗國社會隆喪厚葬都是由皇室、貴戚、富商大賈率先推動的。

如秦始皇陵,目前出土的還只是陪葬墓之一,已出土的陪葬俑、步兵、車兵、騎兵陶俑就多達近萬件,馬俑五百余匹,木質戰車一百三十多輛,而且,兵、馬之俑與真人、真馬的高度大小相當。據有人推測,象這樣的陪葬墓的秦始皇陵的前後左右應各有一座(已挖掘的位置在正東)。如果將秦皇陵全部挖掘,其陪葬品還不知有多少。

漢景帝時洛陽的賭徒劇孟,其母死,參加送殯者多達官富豪,光所乘的車子就有一千多輛,轟動洛陽,時人乃至以此觀劇孟的交際能力和為人們所尊敬程度。

這一隆喪厚葬之風歷代沿襲,迄至明、清,即便今日亦大有集衷者,就像前段時日爆出的某地富豪出動上百輛豪華轎車為母出殯的事情,其實和劇孟葬母的心態差不多,都是在彰顯自己的能力和財富。

當然,由於隆喪厚葬浪費人力、物力,鼓起社會的鋪張奢侈之風,因而歷代都有反對者。早在春秋時墨子就極力反對,並提倡「節葬」,並反對鬼神之說。

各朝代開國之初,民風儉相,社會經濟極待恢復,朝廷為休養生息,故歷朝開國幾代帝王都能大力提倡簡喪薄葬,並大體能行之效。如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高宗等都提倡過「薄葬」。

但朝代進入中,後期,隆喪厚葬這種風氣,就伴隨著整個社會的奢侈之風一同成長起來,直到該朝代垮台,新朝代建立,新一輪循環又重新開始。

所以每一座隆喪厚葬的大墓,幾乎都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通過研究墓葬內的殉葬品已經墓葬形式,就能對數百年甚至數年前的文化形態有直觀的了解,這也是考古學的深深吸引著庄睿的魅力所在。

不過可惜的是,河南雖然墓葬眾多,但庄睿走了一路,大多墓葬都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就算庄睿有眼中異能,可以看透地下墓穴,但是完整的墓葬還是一座都沒有發現,這也說明了財帛動人心,千百年來有無數的盜墓者在大發死人財。

「我說庄睿,安陽西北的那座墓葬,十有**就是高陵,你怎么也沒有興趣啊?」,任博士所說的高陵,就是歷史上三國曹操的墓葬,前天在經過安陽的時候,當地考古部門正在准備發掘這座東漢大墓,不過庄睿對那座曹操墓興趣不大,這讓任博士有些不解。

「呵呵,師兄,曹操有七十二疑冢,哪里會這么容易被發現?」,庄睿笑著搖了搖頭,那座墓葬的規模是不小,但是庄睿通過眼睛早已發現,里面的陪葬品卻是不多,想必早已被盜墓賊光臨過了,即使發掘出來,意義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