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撤兵(4k2合1)(1 / 2)

紹宋 榴彈怕水 2436 字 2020-06-18

壽州戰役要勝利了!

這在梁山泊大捷後算是一件毫無疑問的事情……因為這幾乎算是一種常識,後路接應兵馬被圍殲了,不就等於後路被斷了嗎?而後路被斷了,不就代表前線無法再支撐下去了嗎?而前線一旦撤兵,在已經殲滅金軍數千,還使得金軍不能越淮河半步的戰役現狀下,豈不就是勝了?

八公山行在的官員們哪個不是飽讀史書,哪個不懂這個道理?

不然的話,行在這里也不至於在梁山泊大捷後,迫不及待的展開戰後政爭的預熱了。

「金兀術後路並未被阻斷?」二月初五日,八公山北巒御帳外,所謂木棚邊上、龍纛之下,趙玖趙官家愕然回頭。

一同表達了驚愕之態的還有一群諸如學士、舍人之類的禁中近臣。

「本來就未被斷絕。」韓世忠不顧周圍人怪異的眼神,扶著自己的玉腰帶,挺胸腆肚大聲答道。「官家莫忘了,金兀術是從沂水進的兵,沂水通道在泰山以東,而濟州在泰山以西……金兀術在濟州擺這么五千兵,不過是因為西路比東路好走,防著東路沂水山區有反覆,這才把接應路線定在濟州這條路上罷了,而現在沂水那邊卻未曾聽過什么反覆。」

趙玖一時竟然有些慌亂。

「再說了,之前劉太……劉光世敗的那么快,收攏的好幾個軍州的糧草輜重全都拋下了,金軍一時半會也不至於缺糧!」韓世忠繼續言道。「便是退一萬步講,眼下金軍糧草也恰好要盡了,那以金兀術的兩萬多金軍,身後什么城打不下來?難道淮北這么多軍州,每城都如下蔡這般屯了好幾萬兵馬,起了一堆石砲?」

「那……」趙玖終於忍不住開口了。「梁山泊一戰又算什么?」

「官家不用憂慮。」韓世忠聞言趕緊說出了自己的判斷。「梁山泊一戰還是有用的,哪里有吞了五千金兵沒用的道理?只是沒官家想的那么有效用罷了……此戰之後,金兀術一個是損兵折將;二個是進退兩難,前面過不了河,身前打不下下蔡,身後還有一支能強吞了他五千大軍的兵馬虎視眈眈,任誰也該退了!」

趙玖恍然:「良臣的意思是,大略威脅是到了,金兀術到底力盡,只是他兵力充足,實力強勁,後路通暢,尚有反撲余地,所以便是真撤退也當足夠從容。」

「官家真是英明!」韓世忠拍了個硬邦邦的馬屁。

「朕明白了。」趙玖連連點頭。「若非良臣提醒,朕幾乎誤事……既如此,那就繼續穩住,等敵自退,切勿掉以輕心便是。」

「臣就是這個意思。」韓世忠趕緊頷首。

「那……」趙玖復又看向了立在韓世忠身後的田師中,這個張俊的女婿兼中軍大將一直彎著腰恭敬相對,整個人都一直被韓世忠身形遮蓋著。「田將軍怎么講?張伯英和趙元鎮又是什么意思?」

「回稟官家!」田師中趕緊從韓世忠身後繞出,並大禮參拜。「好教官家知道,張太尉與趙大牧聞得訊息,都欣喜異常,讓臣務必為官家賀此大勝!不過,眼前金兀術之勢大,不可小覷的意思,張太尉和趙大牧都是和韓太……和韓將軍一致的。」

趙玖微微頷首,而韓世忠微微一怔,卻是扶著腰帶把腰挺得更直了。

「不過,臣此行還有一個好消息給官家!」田師中繼續俯首相對。「下蔡城內的內渡、水門臣等一直在修繕,到今日為止,其實已經修葺的七七八八,只是之前砲戰大勝,忘了匯報罷了。故此,此番便是金兀術強撐著不走,下蔡城與淮上、八公山連成一體,金人也斷無可能破城!淮上自然也固若金湯!」

趙玖欣慰頷首,自然又把將來似乎還要拿錢來兌換的好話拿出來勉勵了對方一番。

而後,既然軍情還很緊急,趙官家便也沒有留下韓世忠與田師中,這二人一個歸山下水寨,一個直接回了下蔡自然不提……而稍傾片刻,趙玖復又將此番言語當做口諭專門傳達下去,卻是在敲打行在要員們,讓他們繼續勤勉做事,少些歪七八糟的心思!

或者說,晚些再來那些歪七八糟的心思!

畢竟,趙官家雖然年輕浮躁,紙上談兵,卻也心知肚明,戰爭之後是政治,有些東西根本是躲不掉的:

譬如,戰後行在的去向,必然要引起當日陪都爭議的再起,而此事關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無論如何都要慎重;

然後是武臣崛起的勢不可擋,既然已經決定全面抗戰,那將來的朝廷格局中,兵事就是最大的,武臣的地位也將再難抑制,這一點其實所有人都有所准備了,不過具體安排趙玖依然沒有下定決心;

最後,則是之前刻意避開此戰的李相公了,李綱李伯紀戰後必然重返朝堂,屆時,李此人兼公相之身、托孤之名、東南羽翼齊備之勢,而他趙官家也有不可替代的正統性、絕對優勢的兵權,戰場賭斗成功後的威望,他二人一旦相逢,只是稍許摩擦和異動,恐怕都要引起朝堂上的地震……

想到這里,趙官家也實在是不好怪行在中最近上躥下跳的這些人……將心比心,前路茫茫,濁浪滔天,誰不願意事先備把傘呢?

然而,就在趙玖按下種種復雜心思,以韓世忠、張俊的建議為根本,重新穩下心態,准備繼續長久抗戰之際,僅僅是隔了一日,也就是第二日二月初六日一早,他便被一個新消息給弄懵了!

「官家!」

甲胄未去的楊沂中匆匆闖入御帳,單膝下跪,倉促匯報。「官家速速來看,金人居然撤軍了!」

明明讓別人小心應付,自己卻在榻上睡懶覺的趙玖茫然失聲,懵了很久方才沖出御帳,卻是連那件標志性的圓領紅袍都來不及穿,乃是大押班藍珪親自追著送出來的,硬是在龍纛下套上的。

然而,這些細節都無所謂,因為一個肉眼可見的事實是,趙玖立在八公山北巒的金吾纛旓下,遙遙觀望對面金營,果然看到整個金軍軍營都在忙碌之中——看起來的確是在撤退!

到了中午,金軍的撤退已經毋庸置疑了,根據楊沂中和多名軍士的肉眼觀測結果,先是一支四五百人的輕裝精銳騎兵部隊例行開道向北,隨即一支至少七千人的金軍騎兵主力帶著少許輜重車輛,緩緩向北,隨後出發離開了淮河畔的大營。

不過,七千人的軍隊一走,金軍大營便即刻恢復了正常秩序,卻並未見到更多的部隊在收拾行裝、准備離開。

「應該是分為三部……」楊沂中立即給行在處的文臣們做了解釋。「前軍、中軍、斷後……前軍應該會先出發,在北面占據好一座城池,或者立好營寨,然後方才出中軍,護衛著輜重離營,等中軍到達,後軍才會拔營出發。」言至此處,楊沂中微微一頓。「這也是金軍野戰精煉,自詡平地之上騎兵無敵,且支援極速,方能行此策,否則必然會因擅自分兵而入兵家大忌。可反過來說,正是因為平地騎兵無敵,支援得力,金軍如此撤退,自然能夠保全之前的繳獲。」

趙玖以下,呂好問、汪伯彥,還有一大堆人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