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回鄉(1 / 2)

紹宋 榴彈怕水 3667 字 2020-06-18

二月下旬,隨著婁室匹馬入燕京,催化了原本就要分出勝負的三強爭霸賽,最終,被宋人稱之為『國相』的都元帥完顏粘罕,憑借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和政治操控力,成功導演了一場逼宮大戲。

經此一事,粘罕權威日盛、國主吳乞買一系威望大跌,而與此同時,幾位一直以來桀驁不馴的阿骨打親子卻干脆渾渾噩噩淪落到了粘罕附庸的位置……不管是吳乞買一系還是燕京城內的其余貴人們,又或者是阿骨打嫡系自己所屬的西路軍軍官們,都很難想象那幾位被粘罕拉著手帶過去的『太子們』是粘罕的平等盟友而非附庸。

而當所有人都這么認為的時候,你不是也是了。

實際上,第二日反應過來的吳乞買諸子已經在多個場合與自家堂兄弟爆發了沖突,而阿骨打幾個兒子也都予以了堅決的反擊……不然呢,難道要解釋?

與之相比,諸如撻懶等夜間被銀術可『強行』喚起來的國主其余心腹,反倒是得到了吳乞買父子的諒解。尤其是撻懶,此人作為事後第一個主動入宮請罪的大臣,據說是與吳乞買這老哥倆一起握手泣涕的……也不知道真假。

總而言之,這一夜混亂,除了粘罕算是確定無誤的勝利者外,很難說真正的失敗者到底是誰,尤其這本來就是一個有趣的三家排序游戲。

而兩日混亂且不提,二月底,完顏婁室再度向已經全面掌握了燕京政治權力的粘罕提出了作戰計劃。

但是,事情不是這么簡單的。

計劃再度提出,粘罕與國主吳乞買原則上都同意了婁室的警告,可事情進入到具體軍事計劃環節後,婁室卻遭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的困難。

比如說,隨著婁室的軍事計劃擺上台面,很快就有人質疑,既然是二路合一,那為什么不從京東地區借著偽齊的遮護渡河,大軍一口氣捅穿兩淮,再轉過身來掃盪中原?

然後又有人質疑,陝西那地方溝塬極多,地形根本不適合騎兵野戰,為何要從陝西進軍?為什么不能復制當日靖康之變,尋機渡河,直接以鐵騎橫掃中原,圍點打援?畢竟宋軍水軍雖然大勝,但本身數量也不多,很難遮護整段黃河的。

接著又有人提出來,如今已經二月底,即便是迅速動員作戰,也很快就會進入夏季,女真騎兵不畏苦戰,卻畏懼暑熱,與其夏季決戰,為什么不能等幾個月,等到秋後再作戰?

一開始,婁室還耐著性子解釋,說地緣、說地理、說人心、說軍事配置,但隨著這些人提出的理由一次比一次荒誕,他卻是漸漸醒悟……合兵可以,但東西兩路軍幾十年的隔閡已經事實上形成,想要大家不計較派系利益簡直是天方夜譚。

什么去兩淮,什么去平原,什么等秋後,都是胡扯,就是東路軍不願意為西路軍火中取栗罷了。

關中才是真正的形勝之地,這些人不知道?兩淮是個什么鬼?淮河那水網是騎兵絕地不知道嗎?

至於什么平原,中原趙宋二十萬御營大軍水陸俱全,傾國之力的兵馬擺在那里,去個鬼的平原?說的好像關西塬地騎兵沖不起來一般!

而且自己早就直說了,他完顏婁室都快要死了,就是害怕等不到秋後才來這里的,這些人不知道?怎么不說明年?

偏偏這個時候,粘罕不知道是因為剛剛在政治上『降服』了阿骨打嫡系,所以不好對作為阿骨打嫡系根基的東路軍壓迫過甚;又或者是因為剛剛取得如此大的政治成果,不想再進行大規模軍事賭博……卻也一時曖昧。

但話說回來,婁室又怎么可能放棄呢?

他的身體狀況擺在這里,這是他唯一的機會了……成了,他能給自己兒子留下享受一生的功勞,能給西路軍取得關中這么一個近乎完美的地盤,能給金國再漲上三分國運……於公於私,於他本人的性格,他怎么可能放棄?

於是乎,為了不耽擱時間,只是稍作思索之後,婁室正式提議,讓大太子完顏斡本,或者三太子完顏訛里朵來做主帥,甚至具體兵馬也可以東西分統,只要確保及時合流,並且在最終決戰時讓他指揮就好。

此議一出,阻力登時減少大半,而粘罕終究也在思索再三後,決定相信他麾下這名從來沒讓他失望過的大將——只要婁室在前線打贏了,那後面的他地位反而更加穩固。

就這樣,金國最高權力中心一旦協商完畢,卻是終於開始按照婁室的計劃,准備強行出兵,同時開始運作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以做呼應。

而且不提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是什么,只說一件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那就是盡管金國內部政治結構混亂到他們自己都看不下去的份上,盡管他們文化落後到僅僅二十年高層就產生了文化代溝的地步,但軍事系統依舊保持著非常高的效率,並且他們的軍事科技也絕不遜於當世任何國家。

這不是詭辯,這是事實。

從突厥人到契丹人,從契丹人到女真人,接下來還有蒙古人,包括半突厥半蒙古的帖木兒等等,一次又一次,都在不停的展示著這個無可置疑的事實。

這種地緣大錘勢力天生如此,他們挨著強大而昌盛的文明,卻因為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到學習和提高軍事水平上面,以至於不得不拋棄其余分支。而一旦獲得足夠的軍事科技,積攢了足夠的戰爭潛力後,他們就會像一柄大錘一樣從蠻荒砸向文明高地!然後很輕易就利用自己過慣了苦日子的那種堅韌與殘忍,外加這種高水平的軍事實力,毀滅掉擋在身前的高等文明。

但無一例外,在毀滅高等文明的過程中,他們又會被高等文明的一切所腐蝕和控制。

說腐蝕可能有點不對,因為本來就只有這一條路,宛如水往低處流一般,根本就是一種規律性的東西,只不過這個過程常常因為伴隨著劇烈的軍事征服而顯得更加劇烈……很多文明能承受貧苦、飢餓與令人喘不過氣來的軍事壓力,卻根本撐不住這種華美與精致。

於是,十之八九,便直接爆體而亡了。

少數成功熬過去的,卻根本說不清自己到底算是哪家哪姓了。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回到跟前,就在女真人終於頂著種種不利下定決心要發動一場針對關西的大侵攻之時,南方的汴梁卻日益燥熱起來。

陽春三月,當然日益燥熱,但更躁熱的乃是人心。

從趙官家又一次『凱旋東京』算起,已經近一月了,而這一次宋金對戰雖然有些不如上次那么激動人心,卻毫無疑問是靖康以來局面最好的一次,因為金人根本就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直接在潼關就被夾的主動放棄侵攻意圖。

所有人都在議論,所有人都在猜度,漸漸的越來越多的人都認可一種說法,那就是得益於那位『當世重耳、再世光武』一般的官家,大宋終於不必為亡國滅種而驚懼了,最起碼可以回到黃河一線,緩緩圖之、從容圖之。

換言之,黃河以南安全了,東京城安全了!

因為這種思潮,越來越多的豪門富戶們從揚州、南陽,甚至巴蜀折返,越來越多的商賈從南方匯集,越來越多的地方重臣迫不及待的通過各種方式在東京展示存在感。

而被胡銓按照登基時勸進表內容吹成『當世重耳、再世光武』的趙官家,時隔一月,眼見著金人毫無動靜,而夏日卻又將至,也是不免漸漸起了安逸之心。

不過,有意思的事情是,所謂安逸之心到了趙官家這里,卻是表現為這位官家開始越來越多插手起了日常政務……這是一個年輕官家和平年代自然而然的趨勢與舉止,故此,宰執們雖然覺得官家有些操切,但還是盡量予以了配合。

「汴河橋梁重修……這是自然,幾座浮橋擺在那里,既不方便路上交通也不方便水上交通,但能不能把橋修的高些?」東京皇宮文德殿,在宰執重臣們討論完一些大的事情以後,專門帶著幾份札子來議事的趙玖也拿起了最上面一份,然後正色相對四名宰執之一的陳規。

「臣冒昧猜度,官家的意思是想要在汴河修幾座能過輪船的大橋,方便日後水軍通行?」陳規並沒有任何驚訝。

「不錯。」趙玖即刻頷首。

「修不了。」陳規坦誠以對。「這么高的拱,不知道橋要起多長,而且還是四五座……這番人力物力,倒不如在城北專門挖一條新溝渠專供軍用省事。」

「……朕知道了。」趙玖尷尬了片刻,旋即恢復正常。「還有一件事情,說是返京諸多民戶,發現自家宅邸毀壞,又有被人占據的……此事許多人都來給朕說,還望開封府須妥善處置。」

陳規愈發無奈:「官家,此事妥善不了……靖康之變,連續四載戰亂,到去年東京方才漸漸安定,毀了宅邸倒也罷了,反正東京空宅子頗多,可以適當分劃安排,但被人據了宅邸的事端就難了,因為宅邸被據固然是真的,可據人宅邸的也多半有東京留守司與後來朝廷准許,如何能妥善?」

此言一出,其余宰執與殿中立著的其他重臣俱都無聲……畢竟嘛,首先這事是有法理困境的,著實是一團爛賬;其次,昔日在東京有宅邸,如今又有精力專門來要的,不是貴人大臣就是富豪大戶,而且還能找到趙官家來說此事,那就更不用解釋了。

「陳卿誤會了。」倒是趙玖,眼見陳規有些焦頭爛額之態,卻是趕緊正色相對。「朕的妥善之意,乃是說先公後私,先眾後小,先貧後富……遇到城防、軍營、官署等公事占用的,要先緊著公事來;遇到人多與人少相爭的,先緊著人多的安置;若實在是難定,就比較兩家貧富,先緊著貧者供給房舍……這不光是朕的意思,也是兩位貴妃的意思,你盡管按照此等規矩來安排,若還有人不服,便讓他們敲登聞鼓,直接來找朕與兩位貴妃商議。」

陳規如釋重負,而其余重臣也多面面相覷之余殊無言語……因為這種方案,太像官家作風了。

「還有一事。」趙玖翻開第三個札子,繼續言道。「揚州那邊有人進言,當奉太後、宗室回京……朕以為東京不安,暫時不可……諸卿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