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資歷(2 / 2)

紹宋 榴彈怕水 3164 字 2020-09-17

「汪公若只帶著這般心境去趕趁這波空缺,便是得了一二美差,又如何坐得穩?」萬俟卨徹底無奈。「官家須是有志向的帝王,想要他本人青睞,正要學岳鵬舉公事做的漂亮……汪公,你以為我能這把年紀得償所願,做到一任經略,是因為我往日如你這般鑽營呢,還是經歷了許多事後認清形勢,對官家直言勸諫外加認真做事換來的呢?還是聽我一句,收起自家心思,一心為兒子女婿謀一謀才更妥當。」

汪叔詹愈發訕訕,卻始終繞而不談此事。

而萬俟卨眼見著此人官迷心竅,好不曉事,再加上自家當了經略使,不比以往,還有曲端這種能文能武的盟友,卻也懶得多做理會,大約又勸了幾句,便揮袖離開,出門上驢,復又在數名騎著高頭大馬的班直護衛下逸逸然回府去了,只准備上任濟南事宜。

然而,且不提萬俟卨如何走馬上任,終於在四旬多的年紀做得一任大員。另一邊,在岳飛、韓世忠、李彥仙三人被突出來以後,朝廷卻果然又做了許多限制與後手……倒是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了。

譬如說,經歷了從南陽時期開始近兩三年的呼聲之後,御營各部的甲胄、軍械制作權終於被相當程度的收回到了中央……其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便是札甲形制的統一,從今往後,各部札甲甲片統一由中樞軍器監制作,形制大小被規范統一,札甲的編織范式也被確立,以確保戰場通用。

非止如此,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從今往後,不止是御營後軍與御營右軍,其余各處,但凡是御營兵馬想要升遷,從實際領兵百人的都頭以後,都要往武學中進行短期培訓,在官家眼前升遷,卻不是各路帥臣的恩德了。

除此之外,經歷了尋找工匠、征集可用木材,然後試制作三十輪的大輪船成功以後,河陰汴口的輪船作坊也正式成立,被納入軍器監,張榮部也正式將船械後勤一體遞交給了中樞。

而與此同時,岳飛部收繳的戰馬也被整體分配給了此時就在京東的御營騎軍,南京(商丘)守臣、老將閭勍也提早進駐徐州。

其實,平心而論,前面統一甲片、甲胄形制的舉措乃是必須的,武學什么的也是早就醞釀許久的,輪船作坊的事情也早早在建了,否則張榮也不可能有那艘三十輪的大輪船做旗艦,但後面的兩件事情就顯得有些急切了……再加上此時岳飛尚在京中,張俊尚在登州,而張俊眼下最親切的侄子、女婿也都在京中,且還有岳飛長子岳雲訂婚後被留在武學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疊起來看,就未免顯得中樞在權謀上的考量過重了。

但是沒辦法。

趙玖本人當然知道岳飛不會把戰馬私吞,也不覺得張俊會因為此番失意就起兵割據什么的……張俊沒這個膽子,也沒那個志氣……但是真沒辦法,即便是要做給外人看,讓中樞官員和老百姓安心,讓『些許混賬』不要誤判,這種行為也該適當做一做的。

甚至以趙玖對張俊的了解,說不得張太尉本人正希望朝廷這般做呢。

「祈福?」

秋風颯颯,日暖斜眼,趙玖自武學射箭歸來,正臨亭習字,卻又忽然扭頭相對。「為誰祈福?」

「為官家,為太後,也是為胎中皇嗣,更是為了大宋。」潘貴妃扶著肚子小心相對。「官家不就是四年前這個時日落了井嗎?還有兩位太後得歸,輕易不願露面,外人都只說臣妾不孝;還有昔日皇嗣驚厥早去之事,臣妾常常悔恨,今日又得胎動,都說是個皇兒,便又有些不安……所以,臣妾想與官家一起去一趟明道宮。」

趙玖瞥了一眼潘貴妃,面色不變,心中卻是無語,他哪里不知道,這個貴妃雖然人美膚白體香,做飯手藝也好,但素來腦子卻是遠不如年紀更小的吳瑜的,此番過來,必然是又因為皇嗣、皇後等關鍵言語輕易受了誰的鼓動。

而按照趙玖的一貫風格,一般是小事裝糊塗,大事直接干脆絕了對方念頭來處置的……實際上,聽完這話,趙玖本能便要不軟不硬否掉此事。

然而,其人抬筆欲書,剛要否掉,卻又忽然失笑:「你這個身子方便去明道宮嗎?」

潘妃面色一喜,當即再對:「正是要身子不便之前去一趟。」

「已經很不便了。」趙玖搖頭相對,然後繼續習字不停。

「那……在京中如何?」潘妃儼然是有所准備的,當即匆匆再言。「無拘佛道。」

「沒錢吧?」趙玖一邊習字一邊感慨。「國家各處都要錢,有錢也要用在正事上,哪來的錢做法事?」

「不用官家掏錢,」潘妃片刻不敢停歇。「自有人願意出……」

趙玖頷首,也不問是誰願意出,直接相對:「能出多少?」

「十來萬貫總是有的。」

趙玖一聲嘆氣:「這便差不多了。」

潘貴妃一時大喜。

「你且與吳貴妃一起去做,讓她那邊也湊個二十萬貫,做場大的。」趙玖終於扔下手中毛筆,認真相對。「在岳台做。」

潘貴妃聞言雖然一怔,卻也無法,只能應聲,然後扶著稍微顯懷的肚子而去。

而潘妃一走,趙玖卻又看向楊沂中:「藍大官不在,正甫記一下,帶給他處置。」

「喏。」

「往相國寺、少林寺、靈鷲寺、白馬寺、玉泉寺、五岳觀、明道宮……總之,中秋之前能趕到京城的寺廟道觀,不拘何處,都一起發文書,告訴他們朕要辦正經的大法會,不是之前在宮內迎接太後的小法會,讓他們交錢交人,限制九個寺院、九個道觀,誰交的多方許誰過來……」

饒是楊沂中見多識廣,此時也稍微愣了一愣方才點頭。

「然後發文給都省,告訴都省,紹興以來,流言蜚語什么的,已經亂了一陣子了,是時候轉入正軌了,朕要祭祀靖康以來的死難無辜與犧牲官吏士民,以此稍作了結,讓他們整備一個大的名單出來。」

「再讓他們快點把要實際做事的差遣分派妥當。」

「喏。」

「還要專門提點戶部,萬一錢糧不足,適當做好發一批專門國債的准備。」

「明白。」

「再讓王淵將戰死的軍官士卒名單列舉妥當,一並祭祀……」

「喏。」

「諸位帥臣那里就免了,該回去回去,該安心在地方上就在地方上,不要跑來跑去。」

「是。」

「著幾位玉堂學士整飭一篇文章出來,大略意思是國家至此,終於重新立足,往後再打仗就是攻非守了……氣勢要昂揚一點,要跟邸報聯動起來。」

「臣曉得。」

「……讓明道宮的人不要過來了,但直接給他們留個名額。」

「……喏。」

「暫時就這樣,去吧,讓朕靜一靜。」

「……喏。」

ps:例行獻祭新書,《運朝之皇運仙典》,架空爭霸氣運皇朝流,過陣子可能會改書名去掉前面三個字,更新穩定,可放心食用,系統可以忽略不計……有興趣的同學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