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248 字 2020-11-02

「劉懷、劉越都被趕出潘府了,這窮措大還有什么好依仗的?」

「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時候!」

「好一句『良民』,好厚的面皮,這顛倒黑白的功夫,你王巧兒算是造詣不凡,」邱言聞言,轉過身來,直視王巧兒等人,「還未請教,邱某犯的是什么罪?莫非,在咱這大瑞國,連『逃難』都成了罪名,不知太祖『立倉救災』的律令何時變了。」

逃難當然不是罪名,但歷朝歷代對逃難流民都深有戒備,以防民變。

只是,遠寧府境內的這次難潮,只涉及境內幾座村寨,人數不多,按著大瑞律法,當地官府是有疏導之責的,不光不能治罪,還要開常平倉、廣惠倉放糧。

令天下立義倉,以備凶災。

這是大瑞太祖定下的規矩,祖宗成法,這道法令換成邱言前世的說法,就是社會福利。

「別扯那些虛頭巴腦的!太祖爺那是什么樣的人物?是你一個連功名都沒有的窮措大能說的?」

聽邱言談起律法,無論是王巧兒等潑皮,還是帶頭兵卒,都是一陣心虛,這個世界神道昌盛,律法的維持,並非只靠人心默契,皇朝一定,神鬼約束,下到布衣百姓,上到朝堂貴胄,都存有畏懼。

聽到邱言談起太祖律令,王巧兒幾人縱然是存心過來找麻煩的,也不得不以趕緊轉移話題,生怕驚了祖龍之靈。

「好,不談律法,那就談些別的。」邱言倒是從善如流,看了一眼帶頭的兵卒,「李波,你家中的那二十兩銀子,可放好了?城北鄭家村的那間小院修葺的如何了?」

「你你你,你說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帶頭兵卒聞言,面色大變,哆嗦起來,甚至都忘了問邱言是如何得知他名字的。

那二十兩銀子,乃是他借著一次守門敲詐得來,貪心之下,並未上報,直接就私吞了,若讓上司知道,定要提出分羹,日後也免不了有小鞋穿。

但這還算好的,問題是鄭家村的那間院子,那是為村中一寡婦所建,李波與她人苟且日久,若是曝光,不說道德律法,單是家中悍妻就夠他受的,鬧將起來,別想消停。

不再理會色變的李波,邱言看了王巧兒一眼:「城南蔡家年前走失了頭牛,你可知道去處?城北劉府前些日子曾經失竊,丟了珠寶首飾,你王巧兒是否知曉賊人線索?」

「你你你……」這一下,換成王巧兒哆嗦了。

蔡家走失的牛,正是被他無意間發現,忍不住一逞口腹之欲,這事兒要是被傳出去,立刻就要有牢籠之災,在這農耕社會里,私自宰牛可是不小的罪過,更何況,他殺的還是一頭壯年耕牛!

至於劉府失竊的珠寶,雖不是王巧兒犯的案子,但賊人銷贓卻是找的他,追究下來,也是個罪名。

兩罪並罰,估計要給刺字流放。

邱言也不管陷入驚恐的王巧兒,又看向王巧兒身邊的其他潑皮,開口出言,居然一一將幾人的名字點了出來,然後又對著每個人,各自說出了一段話來,說的人人色變,紛紛露出驚慌失措的神態。

聽到最後,那兵卒李波眯起眼睛,死死盯著邱言,臉露狠意,似乎做出了什么決定。

卻不曾想,邱言忽然瞥了他一眼,眼中光芒一閃,這李波就覺腦袋轟鳴,如受重擊,身子搖晃了一下,差點摔倒,但隨即這感覺就消失了,仿佛錯覺。

等他回過神來,卻發現邱言從懷中取出了一疊紙,分發到眾人手上,李波下意識的接過來,目光一掃,登時面色大變。

「現在的情景,足夠讓你們鋌而走險了,不過,你等莫非以為邱某會一點准備都沒有?罪行、罪證都已被我寫成了幾份,做好了布置,你們想要滅口、抵賴也是無用!只不過多上一個某人性命的罪名,絞斬之刑是免不了的了。」

邱言這話一說,仿佛渾不將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卻說得王巧兒等人面色更差,那李波也收起了凶意,眼露惶恐,他驚疑不定的看著邱言,低聲問道:「你是如何知曉這些事情的?」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邱言說著,抬手向上指了指。

ps:感謝「坎博斯」兄的打賞!今天有些事情,就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