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爭名(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41 字 2020-11-02

原來,這文軒品評雖說評的是開啟心路的文章,但有諸多大儒聚集一起,是個難得機會,萬人矚目。東都本就文風薈萃之地,又因為杏壇論道的關系,令諸多儒生聚集於此,他們這些人,又怎么會錯過文軒品評之事?

這文軒品評,在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次達者品學的盛會,可實際上卻成了不少人眼中的舞台,是他們揚名的契機。

「邱兄,你既然是拿文章讓人品評,最好還是低調行事,來此的人,很多都是奔著論戰過來的,一心想找人當個墊腳石,邱兄文開心路,可謂鶴立雞群,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得旁人群起而攻。」那徐繆倒也干脆,直接就把事情點名了。

這話不難理解,雖說這次盛會,不乏儒生過來請教,想要促進所學,但說實話,真要請教,平日里哪家書院不能拜訪?

所以,來此的儒生,真正的目的除了建立人脈、攀交情之外,就是指望借著盛會名頭,把自己的名號叫出來,要知道這樣的事情,那是有可能上史書的,如果能夠露面,讓自己名字和盛會捆綁一起,那就是青史留名!

對讀書人來說,誘惑太大了。

想要揚名,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踩著他人的名號登位,眼下城中諸多才子、文開心路的人物,都已入士林,這個時候,邱言突然出現,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徐兄說的是,這點邱某自當幾下。」邱言點頭應下,他也不想招惹麻煩事。

一行人說著說著,來到了文軒樓門前,門前擺著桌椅,坐著一人,提筆記錄往來人名。

邱言等人報了姓名之後,便入了此樓。

樓上樓下,已經聚集了不少人,都是儒生,彼此交談,呈現出一片平和景象。

這座文軒樓雖然占地不大,但內里的布置卻獨具匠心,桌椅擺放的地方很是考究,並不占據多少地方,卻又暗合易理。

此刻,正有幾名儀表不凡的男子坐在椅上,談天論地。

乍一看,整個樓內古色古香,帶給邱言一種書香之地的感覺。

只是不等他仔細打量,就有一名青年走了過來,給邱言行了禮。

邱言一眼就認出來,這人是韓府子弟,曾在府內見過,不過並未叫交談。

不過,青年顯然對邱言很是熟悉,見面就道:「祖父知邱公子來了,特遣我過來,將公子的文章取了,帶過去給諸位先生品評。」

「有勞了。」邱言自然不會不許,話落就將手上的細長書盒交給對方,那人便告辭退去。

「邱兄和韓相國府上還有交情?」等人一走,那曹進便靠近過來,忍不住問道。

「曾經去過兩次,說過話。」邱言點點頭,也不隱瞞。

這話又引得幾人一陣驚嘆,跟著開始言及韓逸成就,闡述敬仰之情。

噠噠噠……

這個時候,門外突然又來了批人,為首的是個瘦高男子,嘴角帶著一抹和煦微笑,一進門,也不理會旁人,徑直就向里間而去。

「嗯?」邱言余光一掃,注意到這行人,心頭一動,魂內的幾道孫聖精神微微一顫,有所反應。

同一時間,劉展鵬也注意到幾人,上前一步,在邱言耳邊道:「這幾人便是那崇禮書院的弟子了,為首的那個是這一代的領軍人物,名叫高松,學問高深,在東都名聲不小。」

「哦?原來是崇禮書院之人……」感受著魂中聖賢精神的變化,邱言點了點頭,另一邊,文軒樓內已經有人迎了上去,那高松身後一人呈上書盒,想來是崇禮書院中用以開啟心路的文章。

「這人身上有絲聖賢氣息,不過不是源自自身,很可能也是吸納了聖賢精神在身,如果能和他有所交流,印證所學,當能促進八道精神的吸納,三人行必有我師,不可放過這次機會。」

想著想著,邱言和劉展鵬等人說了一句,便邁開步子,走了過去,但還沒到高松身邊,就被一人擋住了,攔路的是高松邊上一人,就聽他斥道:「你是何人?怎的一點禮數都不懂?」(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