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生死一念,萬民如虹(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44 字 2020-11-02

「這……邱言是如何做到的?」

很快,周東義發出驚嘆。

原因無他,呈現在幾人心中的投影,正迅速分化,本只是一兩名百姓的生活景象,但隨著這些人外出、游學、打獵、交際,越來越多的身影浮現出來!

有農人、有商賈、有獵戶、與廚子、有腳夫、有苦力、有布衣,甚至還有少量的書生、官員……

他們過著各自生活,生命軌跡不時交叉,演繹悲歡離合!

「這怕要有成百上千的人啊,都是邱言心中所想?所感?投影過來的?他如何能同時領悟和了解這么多人的生活?這些人可是都在做著不同的事啊!」

同樣的震驚和感慨亦在其他幾名先生心里泛起,這震驚令他們的心境略起波瀾,心神不可避免的進一步沉浸其中,追隨著千百人中的幾人,感同身受的體會著生活。

周東義在驚訝後,心神便落到了一名農人邊上。

此人陷於洪水,妻與子跌入水中,掙扎呼救,農人奮力去救,救下了妻子,兒子卻淹死了。

事後村人議論,有人贊他,說兒子可以再生,妻子卻不能復生;有人則說他錯,說妻子可以再娶,兒子卻難以復活。

周東義看到這里,心生感慨:「這些人說的都有道理,誰生誰死看似相同,但帶來的感受卻又不同。」

只是,其人念頭尚未落下,就聽農人搖頭道:「救人之際,洪水滔滔,哪有心思去想許多?妻子在我身邊,被我抓著游到岸邊,折返時兒子已被水沖走了。」

「哦?」周東義聞言一愣,心里閃過一句話來——

「有根方生,無根便死。」

邱言所營造出來的種種景象,駁雜繁多,周東義雖然年歲不小,但出身世家,年輕時雖游歷了大半個大瑞,體驗過民間疾苦,但不可能一一嘗試,此時在邱言構建的心靈投影中,居然又經歷了幾次新奇經驗,誕生出不少的感悟,有了收獲。

漸漸地,周東義的意識漂浮起來,居高臨下的看著一名名百姓生活、勞作,看著他們專心的做著眼前之事。

這意念越飛越高,看到的范圍越廣,入目的人影越多,那些人應所做之事越雜,這一個一個身影,做著平凡之事,既沒有驚人之舉可以青史留名,更沒有那驚天動地的事情發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可隨著范圍的擴大,幾十、幾百、幾千、幾萬、十萬……

無數身影在周東義的「眼中」一閃而過,最後化為一個龐然大物——

大瑞!

這個鎮壓中原氣運的巨大王朝,正散發出勃勃生機,繁花似錦、烈火烹油,有盛世景象,有暗潮洶涌!

「這是……」

周東義本還在思索著那八個字,只是下意識的看著下方景象,但在大瑞疆域映入眼簾之時,卻是悚然一驚!

凝神再看,已經沒有了大瑞,有的只是一顆顆跳動著的民心,匯成當下大勢,如虹如龍,隨國共舞!

深吸一口氣,他思緒起伏,感覺自己的心境,竟因邱言的投影,有了一點收獲!

「好個抓住當下!如此看來,這有根方生、無根便死,並非是默然人心之語,反而是點題之言!」

「我等被東都城遮了心靈,沒能放眼天下,這看似隨波逐流的一個個百姓,豈不就是我大瑞的根基所在?有了他們,大瑞就生,沒了他們大瑞立死!」

「與其怨天尤人,又或優柔寡斷,倒不如專注一心!」

「心有正道,方能立。」

「遇事當豁達……」

旁邊,龐楚、許世等人或是吸氣,或是吐氣,一個個眼中精芒閃動,神態、氣息都有了些許變化,顯然也從邱言的投影中得到了收獲,只是從幾人所說話語來看,在理解上竟有細微不同。

這時,韓逸搖了搖頭道:「邱生所投之景,包羅萬千,最可貴的是與民間幾無出入,宛若真實,漫游其中,所處之地不同,所得感悟就有偏差。」

「此子,已然得窺人欲門徑,觸摸到了天理真諦的邊緣。」小陳先生亦贊嘆出聲。

同一時間,春秋老人鄭丘提筆在書冊上寫下幾句,最後給出了八字評語——

「其心其志,可以為史。」

一時間,諸位大儒、先生,紛紛感慨,身上文思涌動,被邱言的投影引發了心中感悟,那文思交織起來,儼然有種凝聚如實的趨勢!

注意到這點,周東義笑了起來:「本打算引領樓中後生品味文章時,再引動文思,震動秩序,沒想到被那邱生之文引出了感悟,既然如此,不妨順勢而為,把答應文軒樓主的事情先辦了吧。」(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