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柔羅三水,驅狼吞虎(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31 字 2020-11-02

不過,無論如何,邱言的名聲地位,在他的官場之路還未深入前,就慢慢的確立下來,現在更應下皇帝之令,隨使節團往北,前往漠北三水。

他在這次使節團中,擔任著次使之職,位雖不高,但牽扯頗多。

眼下,坐在他面前的男子,正是在東都有過接觸的多魯。

多魯的全名,為「多魯巴多瓦」,在草原上,有「如山般俊偉」的意思,為三水部主的兒子,照他的話說,其人一直仰慕中原文化,之前過來,也是為此,又透過晏王,與大瑞皇室取得了聯系,方有今日之行。

「難得邱先生還記得鄙人,不勝榮幸,之前有些孟浪,邀先生北上,卻是有失考慮,回去之後還有遺憾,後來有傳聞抵達三水,言說先生之名,知道先生得了狀元,文引異象,都說是文曲星下凡,當真是令人神往。」

這多魯生的高大、看上去也頗為粗魯,可說起話來,卻好像讀書人一樣。

邱言自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遂道:「北國風光,邱某早有聽聞,這次有機會前往,心中也很是期待,不過,王子之前說,邱某能說服國主,不知何意?畢竟我與國主,並未有過接觸。」

這「國主」指的,正是多魯之父,三水部的族長,被李坤下旨封為三水國主,之前多魯曾有言,說邱言能勸下其父,使雙方聯合,堅定了李坤讓邱言出使的決定。

多魯哈哈一笑,並不繞圈:「父汗統一三水諸部,起因是受柔羅部的欺壓,才憤而起兵,最終創下基業,如今年歲漸大,又有柔羅懷柔,心有動搖,加上我那兄長一力游說,漸熄了與柔羅爭鋒的念頭,准備接受柔羅冊封,偏安漠北。」

邱言聽了,沉吟了一下,問道:「三水部族人甚多,三水國主想來是不想讓族人損傷,才會有息兵的決定。」

多魯搖頭笑道:「邱先生,你這是用言語試我啊,大瑞有心攻柔羅,自是希望我三水能加以配合,豈會勸我等息兵?況且,那柔羅生性凶殘,掠奪成性,如今內部不穩,又有大瑞明君威脅,不好同時開戰,才有懷柔之舉,一旦其內部安定下來,我三水諸部會是首要目標!」

最後,他看著邱言說出了大瑞太祖當初的一句話:「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三水部就算再順從,但族人數目擺在那,控弦之士幾萬,位於柔羅後方,對他們來說,可謂如鯁在喉,不可能不加以控制,到時就算不強攻,也會慢慢消化,等族人四散,其他人如何不好說,可三水王族一脈,必定下場凄慘!」

「哦?」邱言看著對方眼睛,從中看到一點明光,隱隱捕捉到其人身上的濃郁氣運,心下暗道,「這多魯絕不簡單,怕是要在東華人道上,留下濃墨的一筆,他說的這些話,體現了遠見,雖也有想引入外力,與兄弟政權的念頭,可迫切想擊破柔羅的想法,應該不會有假,才會應下大瑞的驅狼吞虎之事,但選擇讓我出面,恐怕……」

從多魯的話中,邱言意識到,此人確實對中原文化很是了解,但另一方面,也察覺到了話語背後的權力爭斗。

毫無疑問,多魯口中的那位兄長,應已投靠了柔羅,想借外力,搶奪三水部的繼承權,而多魯的打算,同樣是尋找外援,但目標卻是大瑞。

又談了幾句,多魯便要告辭:「等到了關口,鄙人要領著兒郎先行出關,往三水報信,於部族恭候大駕,到時,定要讓先生見一見草原風情,日後在先生的著作里,當也有一席之地,能流傳後世!」

說完,便就離開。

馬車中剩下邱言一人,他沉思片刻,跟著搖了搖頭,走到桌邊坐下,抽出了本書。

這馬車不小,不是為了排場,而是由於邱言編撰兵書的事,得了皇帝過問,他這次出使塞外,也有總結邊疆、邊防的意思,帶著不少書籍,這車中擺放書架。

這些書,並非翰林院中藏書,卻與兵家有關,其中不少,是邱言親自抄寫成冊,帶在身邊以供查閱。

翻開書頁,將今日通過交談,了解到的一點信息記述下來,那筆畫里,有斑斕概念流轉,但和半個月前相比,此概念卻不再混亂,有了點秩序跡象。

待邱言寫完,卻是陡然皺起眉頭,桌邊的人參寶寶正緩緩滾動,品嘗文中文思,卻又驟然停下。

崩!

馬車顛簸了一下,停了下來。

呼!

車簾被人掀開,龐倩茹的面容隨之出現。

「邱言,定昌在望,我特地過來通知你,你不是說,要在邊關好好看一看,寫進你那本總要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