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持久叩首,落葉無根(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54 字 2020-11-02

這話,令老汗也拔律頗為心動,可他沒有被利益沖昏了頭腦,沒有立刻表態,只是道:「柔羅雖然損失了左賢王,但還有其他三王與汗帳本部的人馬,實力尚在,不可能被一戰擊垮。」

「柔羅本部陷於內亂,左賢王又被剪出,已然失了羽翼,縱然不被一戰擊潰,也要四分五裂,空出來的地方,三水族不要,朝廷就要交給其他部族,國主還是想清楚的好。」孟青賓也不爭辯,淡淡的道,「而且,柔羅一分,被其強行征服的各族,定也要作鳥獸散,到時不攻自破。」

這話里已經帶上了點威脅,告訴也拔律,三水族並不是大瑞唯一選擇,這也是邱言的意外之舉,增加了大瑞的聲勢和主動,孟青賓作為外交人員,才能更為從容。

老汗心中一凜,但還是不敢貿然決定,只道:「還是從長計議,等回族中,再與正使商議。」

另一邊,經過最初的震撼之後,眾使臣的目光,終於移到了水面邊緣,有人看到了那座石像,立刻驚呼一聲。

「那石像,就是你們中原人口中蘇公所化。」多魯始終注意著邱言的動作、表情,聽到驚叫,便在第一時間出言介紹。

「就是那里么?」

邱言眼中恍惚了一下,在他的視野中,粼粼湖水、漫天風雪忽然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乃是一片雪白的草原,一道單薄的身影,披著獸皮、持著節杖,踽踽獨行。

不過,這個景象片段,很快煙消雲散,耳邊響起了趙參的一句疑問:「那就是蘇公居所?果然苦寒、簡陋,當年的匈卑何其惡毒!不過,附近並無草叢,寒風處處,蘇公是如何牧羊的?什么羊能活在這等惡劣之地?」

大炎乃中原古朝,也曾震懾四方,而當時草原上崛起的則是匈卑人,雙方互有攻伐,眾人口中的蘇公,便是大炎派往匈卑的使者蘇使,因恰逢戰事,被匈卑單於截留,逼他歸順。

與蘇使同行的人,不少就受不住壓力,宣布歸順,可蘇使卻是不從,那單於便將他關起來,不給吃喝。

困境之中,蘇使餓了就吃氈毛、嚼冰雪,生生忍耐,幾日不死,匈卑覺得很有趣,有心戲弄,就將他流放到北海絕地,讓他牧放公羊,說等公羊生出羊羔,才能放他回去。

公羊生羊羔,自然是沒有可能的,這一困就是幾十年。

即便後來大炎祭拜了匈卑,將之驅逐,那領軍將領問起蘇使下落,匈卑也沒有告知,還是後來隨蘇使同去、歸順匈鮮的一人,透露了一點玄機,可惜那時,蘇使已經不在人世。

但這個事情卻從此流傳於天下,成為人所共知的傳奇,更成不少文臣的精神寄托。

之前三水老汗說蘇公冥頑不靈,那使臣們那般憤怒,就是因為精神寄托被辱的原因!

隨後,在三水人的帶領下,孟青賓、邱言等人緩緩前行,石像位於低窪之處,要走下一片斜坡,地上都是凍土、表層更已結冰,走起來很滑,不得不小心,是以行進緩慢。

短短幾步,花了近一個時辰,不少人被凍的身子抖,卻沒有人口出怨言,就算是邱言,本來架風就能一鼓作氣抵達,卻沒有運用神通,而是隨同旁人一起步行。

越是靠近,使臣們的臉上,越是露出肅穆之色。

到了跟前,看清石像,更是牽動了他們的心弦,都是神情變化。

那石像的面目栩栩如生,光看面容,就知是一枯瘦老人,披著獸皮,手持節杖,面南而逝,臉上還凝固著生前表情。

遺憾、眷戀、堅毅。

石像身前的冰層深處,隱約能見到幾個字,凝神看去,就辨認出來——

絕前叩,臣未成使命,愧對江山社稷。

看到這句,眾使臣都是心中一顫,生出難以言喻的傷感和唏噓,人群中的史官經過之前的事,已經有了准備,這時從懷中取出紙筆,就要記述,可寒風一吹,墨汁卻先結冰了!

邱言位於人群中,同樣有感於幾字,更是從里面現一點真靈,心神一顫,體內陰靈竟被字中精神牽引,飛了出去!

下一刻,光影變化,風雪停滯,一道身影從石像中走出,周圍景象隨之大變,不再是堅硬的岩石、凍土,而是化作雪白草地,長草及膝。

自石像中走出來的人,持著根節杖,揚空揮舞,周圍卻不見羊,反而聚著一群……

狼!(未完待續。。)

ps:感謝「冒險者*天雲」投出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