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財帛美器動人心(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45 字 2020-11-02

於是,瓷器和茶葉這樣草原所需之物,也就成了重頭。

其中,又以茶葉多往草原,換取獸皮和其他貨物,返回中原加工,販賣大瑞各地,算是資金的一大來源。

與之相比,瓷器則有不同,無論是草原、還是中原,都可販賣,三晉與關中粘土豐富,又有石灰石等礦藏,適合燒鍛,孟家占據於此,又有便利交通,哪會不利用起來?

這燒斷治陶一行,很早以前,就成了孟家財源的支柱之一,占據接近半壁,也因為如此,邱言提出燒鍛活字之法,華舍才會立刻有所回應,這一方面是他在路上討教了些燒鍛之法,另一方面,也是知曉孟家產業,曾觀看幾次的緣故。

有鑒於此,孟青彥這位當家人,當然對這門技術有著深刻了解,知道釉色之重,更精通形、色、質的辨別之法。

物以稀為貴,和尋常的瓷器相比,越是精致、難得的花色、釉色,越是值錢,哪怕原料相同,只要工藝上乘,兩者間的價格差距,就會十分巨大。

這一點,倒是與邱言前世的很多行業相似,同樣的原料、工廠生產出來的事物,由於種種不限於材質的原因,會造成懸殊的價格,而透過這些事物,又能體現出使用之人的格調,引領風潮,因此縱然昂貴,卻依舊讓人趨之若鶩,甚至有人不惜自殘己身、破家亂門,只求一物,由此可見一斑。

人心雖然多變,但對事物的向往卻是相似,前世的那些事物,放在大瑞來看,便相當於那些個字畫瓷玉、詩詞歌賦,在這其中,瓷器所占比重不小。

蓋因瓷器,可以放在家中供客人觀賞,又或拿在手中把玩的,曝光機會頗多,最能體現出身份、品味,當然受人追捧。

如孟家這樣的世家,其麾下作坊所做瓷器,當然不只是布衣家用的平實陶瓷器,也有很多是精美之物,販售的目標,乃是殷實富豪、達官顯貴。

平實器物,賣於中原之民,又或與草原之民以物易物,而精美器物,則受草原上的王公貴族青睞,可用少量的本錢,在草原換得更多的東西。

不過,孟家卻知道和草原的交易,受制於朝廷政|策,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因一旨上諭,令真個貿易崩潰,因而早有其他想法。

這世家長存,不光需要一時之暴利,更要有細水長流之道,是以對中原的瓷器買賣,孟家越看重,但幾次試圖引領瓷器風潮,都未能如願。

原因就在於江南的幾個大窯,那幾個大窯燒鍛出來的瓷器,天下聞名,就算外表相近,單憑名聲和印章,也勝過孟家的晉窯。

更何況,孟家的瓷器,論材質、花色、釉色,幾乎樣樣都比不上江南之窯,自是大敗虧輸。

不過,孟青彥卻不甘心於此,而今這世道,如瓷器一類的行當雖有不少,但考慮到地理因素,適合他孟家的卻不多,當然不會輕易放棄。

是以,他時常研究此道,連自己屋中都放著幾個南窯所出之器,拿來觀察,對此道自然是清楚的,眼下一看桌上杯子、茶壺,就看出了門道,忍不住想拿起來一觀。

身後的孟不凡卻皺起眉頭,注意到情況有變,但不等其人開口,就聽孟青彥問道:「敢問先生,這瓷器……」

「這正是邱某要與兩位看的。」邱言說著,伸手拿起茶杯,遞了過去,「孟員外不妨好生看看。」

孟青彥想要再說,可接過那杯子之後,這話卻是說不出了,原來是杯子的冰涼之感,令他精神一震,細細探查,又現許多精妙,剛才遠觀,只能看出天青釉色不凡,要知尋常的青色,多是艾青,已算優等,又有那帶黃綠色者次之,可也算得上是頂級了,而這天青,市面上極其少見,自是引人驚訝,更何況&

「此杯手感圓潤,釉層均勻,著實上品。」口中念叨著,孟青彥兩手手指彈動,在杯子各處掠過,臉上驚意越濃郁。

低頭打量,眼觀此杯釉色光亮,細微處還有裂痕般的細小花紋,卻無損精細,反而更增精美。

下一刻,他的手竟是輕微顫抖起來,抬頭去看邱言,問道:「這……這種花紋,絕非人手能夠雕刻而成,莫非天授?」所謂天授,其實就是窯爐火候變化,使得其內溫度、火舌等偏轉,從而令瓷器產生了不可控的化學反應,早就出的異樣花紋。

這種花紋,大部分卻是丑陋,能毀掉整個心血,只是若是恰好生出了美觀之紋,其價值就會暴漲!蓋因非人力而能成,堪稱獨一無二。

聽了詢問,邱言則是搖頭道:「這杯子,其實就是屋中本來的茶杯,上面的花紋,也非天授,人力亦可為之,孟員外要是想知道,邱某自會將這燒鍛之法奉上!」(未完待續!

ps:感謝「yuan精」、「神守坤宮」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