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鎮司衙,待人上門(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63 字 2020-11-02

原來,大瑞三軍入草原,那圖閬部意外的灰飛煙滅,又有三水等部族起之於後,這般局勢,令那柔羅人應付的頗為吃力和意外。

更有不少歸附的種族,見勢不妙,也有異心,那柔羅的右賢王,就生出一計,令使者通使大瑞四邊,無論西域、屋脊之地,亦或是那五沼密林,乃至東邊的大海之上,都不放過。

如此一來,自是有些反應,其中最為積極響應的,就是那番人。

前朝之時,番人也曾強盛,一度與前朝大齊爭奪西域,更曾入寇千里,幾乎活捉天子,但盛極而衰,又在一場神通征伐中敗落,從此四分五裂,一蹶不振。

這些事情,本來邱言只是了解各大概,但兵閣坐鎮,就看過相關的記載,不過語句不多,等如今來到樞密院的承旨司,查閱過往的卷宗,才算是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不過,番人雖然衰落了,但並不甘心沉淪,其本部更有不少野心之輩,致力於統一各部,想要再與中原重新爭奪霸權,恰逢這次國戰之時,接待了那柔羅人的使者之後,就有了回應,異動頻頻。

不只番人,連帶著五沼之地中,與其關系親密的佛沼一脈,也有了動作。

所謂佛沼,還是五沼中的諸多沼人部族,只是信奉的不再是五沼之祖,而是接受了從外面傳來的佛教信仰,詭異沙門,從而有了變化,漸漸形成了聯盟。

而那番人,更早已受到佛光普照,五沼的變化,本就與其有關,所以在番人有了決定之後,皈依佛教的幾大沼部也有了動作,多次北上襲擊大瑞的軍鎮。

由於北方國戰,大瑞總體的軍事部署就有了變化,呈現出北攻南守的態勢,南方的軍鎮為了不引起其他變故,便就采取了穩健、克制的態度。

這種情況,反而助長了一些部族的氣焰,如那佛沼,就將之視為大瑞畏懼兩線開戰的表現,將之看成是自己的機會,這次,甚至打算將扼守南疆咽喉的武信城占領下來,作為侵略中土蜀地的前站。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武信城節度使,已不是宋淵,照大瑞的軍中成法,一名節度使是不可能長期占據某處軍鎮的,以防止出現私軍的局面。

而且,武信城雖是南疆屈一指的軍鎮,可南疆不比北疆,無論是從建功立業的角度,還是從環境方面考慮,都不是兵家選,況且,北方國戰之時,但凡有些門路的節度使,無不想要調動過去,分一杯羹,宋淵當然也不例外。

對於這些事,邱言在執掌了承旨司之後,也是越了解,如今看著卷宗、邸報,判斷起南疆局勢,也越得心應手。

「我的神靈身,已經平定了劍南一道,在展灶公祭祀的同時,順勢傳播人文神道,因為沒有其他神道干預,進境迅,但畢竟只是一道之地,就算蜀地盡數到手,依舊不足以影響天下,還要等這血肉身做出點名堂才行,不過,蚊子再小也是肉,五沼之地本是不錯的立足之地,從前有沼祖坐鎮,師出無名,如今佛沼異動,卻是個不錯的突破口,還需籌謀一番……」

想著想著,他又翻動其他卷宗,將大瑞各地局面,大致的了解了一下,心里的計劃被迅的完善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他心中忽的一跳,一股因果牽連之感,就傳了過來。

心有所感,邱言停下動作,伸出一根手指,在那根因果線上輕輕彈動,看上去就好像是彈指一算,立時就明朗了許多。

「哦?他終於算是想明白了,這樣最好,不需我再給啟示,可見悟性,人文神道的根基要建立下來,不能單靠學說流傳,一定資質的傳人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沒有想到,落下的兩子,會碰在一起,另外,這次的麻煩,也要幫他解決,不過,將承大因果,必有大劫數,他的這次麻煩,或許只是開端。」

………………

與此同時。

興京郊外,一座小村中,孟三移已經反常了有段日子。

這半個月以來,除了去往翰林院幫工之外,孟三移每天一回來,就會坐在自家院子的石椅上呆,看得其母頗為擔憂,生出不少猜測,同樣也在想著,要給兒子排憂解難。

今日,孟母經過反復思量,終於一咬牙,從那行商的手上買了兩本「**」過來,要讓兒子高興一下。

所謂「**」,一般禁的是書的內容,可孟母買的這兩本,其內容卻是堂堂聖人語,之所以被禁,是由於這兩本書,所采用的印刷法!

ps:感謝「玩下下拉」的打賞!

感謝「ju1iscaesar」、「靜一真人」投出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