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御書且與宰執計(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47 字 2020-11-02

位列在職,人臣巔峰,這么點的自信還是要有的,就算自認不如邱言學識,也不會覺得自己就低上一頭,就算那日王靖對邱言很是客氣,可言語中,也是平輩論交。

張鏈的年紀,比王靖又要大上近似三十年,論資格也是幾朝元老,說起話來,自然也少了一些顧忌,更何況,他所引領的利益集團,如今正受到源自邱言的威脅,本就對邱言不滿,眼下也有借題發揮的意思。

邱言卻搖搖頭道:「邱某不是說國戰簡單,只是和安定北疆、羈縻各族比起來,是較為容易的,畢竟傾一時之國力,動員兵將,就可為戰,而要消化此戰之成果,安定內外之人心,甚至在那草原上移風易俗、推行聖人教化,卻非一朝一夕可成,其中更是繁復多變,更不可能如原先一般只用武力,須得王霸並舉,堪稱是世間凡俗中,最為復雜的事情。」

「哦?你有什么想法,不妨有空的時候,寫一個完整的章程呈上來,想來定是不錯的,但我等這次聚集過來,其實還是想要就國戰的態勢,闡述意見,你若有這方面的想法,可以先說一說,其他的放到以後再談。」這次說話的,乃是另外一名宰輔,徐進。

政事堂一共五名宰輔,除了馬陽、王甫、張鏈之外,就是這資歷最淺的徐進,以及身體有恙的閆東亭。

徐進本在西邊開邊有功,得入宰執,不過入了政事堂後,卻是低調行事,直到最近國戰起,他開邊的經驗有了用武之地,為皇帝側重,才在無形中增加了話語權,權勢有所增加。

說起來,邱言還與徐進的孫女有過一點聯系,他的孫女就是徐苒,因文枝楨一案,現在正被禁足家中。

如今,聽到邱言所說,其人先是想起了自己在西面開邊的經過,言語間頗有善意。

而那閆東亭,卻是個看上去病懨懨的老人,面色蠟黃,坐於椅上,不言不語,眼睛卻始終盯著邱言,這位宰執之前都是卧床不起,幾度病危,最終卻挺了過來,朝野正有傳聞,說他正打算致仕,只是國戰當頭,不方便提出。

不過,這個傳聞如果是真的,那這政事堂空出來的一個位置,無疑又會引起一番朝中爭鋒。

除了這五位政事堂的執政,還有兩人在列,便是那樞密院的王靖與耿赤了。

這兩位樞密使,執掌兵事,本身和三衙也有聯系,討論北疆國戰的時候,又如何能少的聊他們?

如此一來,五名執政、兩名樞密使,加上那位皇帝,以及執掌特務和情報機構的魏公公,這個房間里可以說是聚集了整個大瑞,最有權勢的人物。

而他們的目光,如今都集中在邱言的身上。

一瞬間,竟讓邱言有種天下加之在身的沉重感,他知道這是因果牽扯所致,卻也不怵,抖擻精神,笑道:「國戰當頭,邱某自是知道,這次過來,也與此有關,不過下官最近所為,於私不容於世家、於公也不和官場,不能和光同塵,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要因某些緣由而遠離中樞,著也無妨,但要趁著還能上折子,先把要說的事說了,日後若有人能想起,便可一用。」

這席話說出來,那一名名宰執表面上不動聲色,心里的念頭卻都有急速變化,他們都沒有料到,邱言會將事情說得這般直白。

實際上,與邱言有關的那些個事情,在場眾人自是清楚,也能想到待得國戰風波過去,必有世家勢力要出手打壓,但這些應是桌面下的事情,豈能輕易拿出來說?更不要說在這御書房里了。

「到底還是太過年輕,鋒芒畢露,畢竟不是好事,有些分不清場合、輕重,還需打磨……」

一時間,不少宰執的心里,都生出這么一個念頭。

另一邊,邱言說話的時候,臉上始終帶著一抹淺笑,目光在諸多宰執臉上掃過,看著他們多少有些變色的目光,心底別有一番感受。

「不愧是宰執,無論心中有什么想法,臉上都不會表現出來,幾乎難見端倪。」

就在邱言轉念之時,張鏈又是冷哼一聲,道:「你這後生,將御書房當成什么地方了?什么於公於私,你做了什么,有何評價,自是要看是否於國有利,其他的多說也沒有意義,不過,你說這次過來與國戰有關,就先將這事講清楚。」

桌後,李坤聽了邱言的話後,心中一動。

京城世家的動向,朝廷百官不會傳入皇宮,可皇室有著另外一條消息通道,自是有所察覺,聽到邱言說出那些言語,李坤難免有些念頭,不過,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國戰,其他的都要先放一邊。

想著想著,他便道:「這幾日,依邱卿的計謀,從幾個敵酋口中,得了不少信息,都加以印證,令戰局有所改觀,幾位相公也頗為贊賞,只是他們卻又擔心,這種事多了,柔羅人會意識到消息外漏,加以戒備,甚至反過來利用。」

「此言不虛,一而再,再而三,豈能不察?」邱言點點頭,卻道,「所以,應在幾名俘虜無用前,便獲得最多消息,爭取與柔羅決戰,一舉奠定勝局!」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