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君臣尚憂國事艱,片刻捷報應不暇(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64 字 2020-11-02

李坤也是一驚,但未表現出來,反而問道:「怎么?不是解決了入蜀的賊軍了么?為何不知去向?難道又出了什么意外?」

耿赤只得回道:「詳細情形臣等也不知曉,聽說學士擊破入蜀賊軍後,帶著本部人馬,又出了蜀地,說是要去平定白蓮之禍。」這種訴說不清的局面,其實最受詬病,很容易惹得皇帝不滿,但又不能不說,所以從來都被王靖丟給他來做。

「平定白蓮之禍?好大的……」

聽聞此言,許應一眉頭一皺,就要評論一番,隨即想到邱言已經一夜攻破入蜀的幾萬大軍,別人說出這樣的話,那是口氣太大,可邱言說出來,就不能這么算了。

只是,他同樣不認為,邱言帶著一隊人馬,就能平了禍患。

想著想著,他就道:「邱學士到底不知南方局勢,說出這般言語,再說他所領之兵馬人數不多,想來之前能勝,也是占據地利,或者突襲的關系,如今南方被賊軍所占,多有經營,怕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故技重施。」

蔡闕卻是關注另外一事,皺眉問道:「不知邱學士的兵馬是哪來的?這樣一支精兵,怕不是輕易就能訓練出來,必是朝廷花了大力氣去錘煉的,被他用來破敵,現在還貿然領著去往險境,萬一有所損傷,豈不是讓朝廷的心血白費了?」

他這么一說,其他人也回過神來,李坤同樣皺起眉來:「不錯,以五千人馬,大破六萬大軍,就算是機緣巧合所致,終歸可見戰力,劍南道何時多出了這么一支精兵,不知是哪位節度使麾下兵馬。」

這話中,也透露出皇帝對邱言這一戰的看法,畢竟是五千大破六萬,加上那北伐的白蓮軍,對朝廷造成的巨損失——軍崩城陷,便將這白蓮軍的戰力,在君臣心中抬得很高,現在聽說被邱言以絕對少的兵力,一舉擊破,難免就有猜測。

白蓮教的軍勢,已然讓在場君臣心有余悸了。

當然,這也是李坤承認邱言的統兵之能,當初邱言在那草原上,就帶著一眾奴隸打出諸多勝仗,而那支奴隸軍現在還在北疆,已是威名赫赫。

在這君臣心中,同樣的機緣巧合,換一個人,就未必能抓住!

不過,沒有人說破。

若手下兵馬不夠精銳,縱使將領本事過人,也難以成事,可是當今之世,朝廷精明盡數在北線,南面蜀地,何時出現了這么一支,能夠以少勝多的兵馬了?

這個疑問,凝結在幾人心頭,旋即又被李坤的一句話打破:「這事現在也說不清楚,還是先加派人手,將邱卿尋得,不過,當務之急還是朕御駕親征的事,此事不能再拖了,否則南邊一片狼藉,白蓮賊人萬一扎下根來,除之不易,那賊將趙鴻乃是墨陽侯之後,手段並不簡單……」

「請皇上放心,」王靖這時開口道,「兩位將軍已經准備好了兵馬,已然南下,大軍一到,管叫那……」

「報——」

王靖的話還未說完,就被御書房外的一道聲音打斷!

隨後,屋子里的君臣盡數色變!

「又有什么急信傳來?難道白蓮妖人,已經越過大江,占據江北城池了?」

這樣的情形,他們不是第一次碰上。

所謂軍情如火,南邊局面越糟糕,隨時隨地都有消息傳來,但分輕重緩急,當宰執與重臣,在御書房與皇帝商談的時候,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消息,便就要押後,可也有事關重大的緊急軍情,是直接送達御書房的,需要立即做出決斷。

不過,之前的緊急軍情,無一例外的都是壞消息,不是哪個城池失守,就是那場戰役落敗,又或干脆就是封疆大吏、軍中大將投降。

所以,再次碰上這樣的情形,從皇帝到大臣,沒有不綳緊了臉的。

跟著,就見一名侍衛走進來,一見皇帝,立刻就單膝跪地,恭聲說道:「捷報!大捷!翰林院邱學士,於大江南岸擊潰了白蓮逆賊!」

這人說話的時候,因為太過激動,連聲音都略有顫抖。(未完待續。。)

ps:感謝「神守坤宮」的打賞!

感謝「浩然i正氣」、「尊士」、「tyjfe」、「1sfz」、「靈魂衛隊」、「慶天子」、「安的厄爾」投出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