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同坐聽學,所得不同(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22 字 2020-11-02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才有人起身離開,隨著時間的推移,離開的人越來越多,等一個時辰之後,太陽已經西沉,最後幾人才動身離開。

在這最後的幾人里面,赫然就有那崔素井在。

原來,他們在回味的時候,不光是將邱言所言之事在腦海中重新濾一遍、回憶一遍,還是將所講的東西刻印在心中、腦海中的過程,不可避免的會加入自身的理解。

這些理解、見解的聚集,又是從過往的記憶和學識中凝結出來的,越是對知行之道理解深入的人、平日里積累的學識越豐富之人,越是要耗費更長的時間去回味、整理。

所以,這最後離去的幾人,實是對知行之道理解的最深的幾人。

不過,邱言一天所講,著實不少,縱然理解再深,很多東西一時之間也無法融會貫通,甚至因為回味太久,還是讓人有頭腦昏漲之感。

等走出來院子,迎面吹來一陣冷風,才讓這腦海中的昏沉略有消散。

「這知行之道,看似簡單,但里面著實蘊含著不少深意,但即便只依照前線的含義行事,一樣能有收獲。」

崔素井走著走著,一個聲音就從後面傳來。

他循聲看去,入目的乃是名外表英武的少年,他自是認得此人,乃是威武軍節度使的獨子,人稱威武少爺。

其父本也被惑心符迷惑,投靠了白蓮教,但他這位兒子卻是隱忍不發,等到邱言破城之時,不等父親的惑心被解除,就當先起兵響應,立下功勞。

在那沙場之上,其人更是手握長槍,攻殺來回,表現出驚人的武勇,但其實在這之前,這位威武公子一直是以文名傳世的——

他也是南邊著名的望海書院的門人,幼年時有字畫神童之稱,從未顯露出武藝,而今一看,居然是文武雙全的位格!

而且,此人與南邊一大世家孫家,更有不少的關聯,其母親據說便是孫家家主之女。

這公子感慨完畢,見崔素井看向自己,微微一笑道:「知行之道,果然是現實之法,掌握了竅門,無論領悟的高深,還是淺薄,都能運用在實際之中,這才是玄妙之法,相比較而言,我望海書院的學說寬廣如海,但不要說精研,就連入門都十分困難。」

「公子乃是書院門人,這樣說怕是不好吧。」這時,旁邊一名中年文士出言提醒,這人同樣也是感悟到最後時刻幾人之一。

「只是一時感慨罷了,不過,如果有機會,改換門庭也不是不可接受。」那位威武公子還是灑脫一笑,朝著幾人擺了擺手,「諸位,曾某先走一步了,今日這城中被白蓮教的妖人威脅,更是施展了妖法,若非邱學士出手,不知要有多少人遭殃,家父如今就在城中,手下也有兵馬,想來正是需要出力的時候,便先行告辭了。」

說完這句話,其人邁步就走,何況就消失在街角。

跟著,那中年文士也是告辭離開,不過,走的時候,他還不忘對崔素井等人釋放善意:「我等能最後離開,說明對邱學的領悟遠超旁人,日後當多多走動,交換所學,才不負這番機緣,在下謝雙,家住敬州,這次是隨同家中妻兒,一同過來汀州投奔親戚,以躲避戰禍的,沒想到會有這般際遇……」

崔素井聞言看去,注意到此人面容清瘦,身上衣衫還帶著幾塊補丁,顯是家中並不富裕,聯想到其人話語,自是不難推測背景。

不過,這謝雙離開的時候,臉上帶笑,精神很是不錯,里面的原因,崔素井也能想到,但緊接著,他的心思就被一個略顯清脆的聲音說了出來——

「邱學士領兵南下,足以名傳千古,他所倡導的邱學,必然是要水漲船高,日後定然門徒不絕,眼下在這南方之地,能提前領悟知行之道的神髓,身份自然就不同了,足以改變命運,另一方面,這邱學經世致用,一旦掌握,運用到尋常的生活里面,也會有很大提高,就算不傳出名聲,也可讓日子慢慢好起來。」

崔素井聞言看去,入目的是一道纖細身影,他之前留心聽講,尚且沒有注意,現在聽了聲音,再看那人的白皙面容,才發覺此人竟是女扮男裝。

注意到崔素井的目光,那人依舊落落大方,微微一笑道:「崔兄,不必意外,這求學之事,哪里有多少藩籬,倒是之前那位謝兄,有些大意了,雖說我等坐到最後,都是領悟了知行之道一些精髓的,但世事無常,提前離開的人,一樣聽過邱先生講學,說不定機緣所致,碰上了一件事情,靈光一閃就有了更深的體會,日後又有成就。」

崔素井品味這番言論,略有所感,跟著就問:「兄台這番見解頗為不凡,敢問芳……尊姓大名。」

「小生之名,不足掛齒。」那人搖搖頭,轉身就走,留下崔素井在後面愣神。

不過,幾息之後,就見臉上帶著一塊燒傷痕跡的管家走來,對崔素井道:「九少爺,趕緊回去,三爺正找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