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七章 亂未至,捷報先聞(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49 字 2020-11-02

只是,平靜的打破,竟是這般驚人,隨著白蓮教的興起,但凡消息靈通之人,沒有不心驚,的白蓮教起兵迅疾,大半個江南在短短時間便告淪陷,甚至由於白蓮教對消息的封鎖,這北地的不少人,根本連知道都未能知道。

不過,華章、甄知佐這樣的人,自然是有著消息來源的,其人脈也頗為廣泛,所以在邱言所領兵馬暴露之後,就知道了其人動向。

隨後,他們一個個自是震驚於邱言的非凡戰果。

而後,在邱言功成身退,這隨後的半個月時間里,民間的不少人,才剛剛知曉白蓮之亂——

不要覺得這是多么的不可思議,古代的通訊手段、交通條件和現代是不同的,邱言前世的那個時代,每一個人都是信息的終端,任何眼前生的事情都可以傳遞出去,然後透過強大而又繁復的信息網絡,傳遞到各個角落。

可在大瑞的這個部洲,就算是隔壁村子生的事情,都很難迅傳開,因為大部分人都被束縛在各自的土地上,更沒有足夠的手段去傳播消息。

即便是邱言前世,其實也有類似的事件。

更何況,這起兵動亂之事,如果有可能,王朝都是會盡量隱瞞、拖延暴露事件的。

諸多因素匯聚起來,便造成了這樣一個奇特的效果——

很多地方的人,是先聽到了捷報,後面才知道南邊興起了大規模的叛亂,這樣奇異的情況,再配合上邱言孤軍深入的壯舉,以及他本身名頭、名望的刺激,不要說是普通的百姓,就算是那見識非凡的學子、儒生們,都禁不住要驚呼起來。

隨之而來的,是數不清的崇拜、憧憬,以及諸多的心思,這華章深入骨髓的後悔,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伴隨而來的,還有另外一個問題。

「……所以說啊,就算是咱們這等小民,一樣可以從這邱學的知行之道上,學的不少收獲,」那人群中,王二還在眉飛色舞的說著,眾人則是不斷附和,其中就有不少的書生和士子。

看著那幾名士子,甄知佐露出了擔憂之色,說道:「這後悔的事情先放到後面,咱們這次出來,主要就是要看一看,這民間對那知行之學的追捧程度。」

聞得此言,華章也將心中感慨收斂許多,點頭道:「正是如此,現在看來,邱學的根基已經扎下來了,在民間已經有了口碑。」

若只說邱言的功績,所有人都要翹起大拇指,可如果算上了邱言所倡導的知行之道,就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樂意了。

因為這在許多書院的人看來,就是在和他們爭奪正統。

不同於神靈之間爭奪香火,書院正統的爭奪,往往更為激烈,雖不見血,但涉及面更廣,設計的人群與年數也更多。

「邱言這次戰功,先不說會在朝中造成多大震盪,單單是在這民間,就足以引動不少人的心思,使他的邱學順勢流傳。」

幾人討論著,跟著結賬離開,在茶館的嘈雜聲中,順勢離開了此處。

與此同時,其他書院、書齋的門人弟子,也在各處巡視著,目的都與這甄知佐、華章相似,而最終的結果,也都讓他們面色陰沉,顯然並不理想。

………………

同一時間,在邱言下榻的驛館中,邱安則是帶著諸多消息過來,其中所記錄的,正是這城中各處,諸多書院、書齋、學派之人的動向。

看著這紙上的描述,邱言暗自點頭,這東都城人傑地靈、更是文萃之地,文網在這里縱橫交錯,格外茂盛,但涉及的文思眾多,卻不方便直接去探查,因為此處還坐鎮著不少大儒、宗師。

見邱言放下情報,邱安就道:「老爺,看來其他學派,並不會坐視我等做大。」

邱言卻搖搖頭道:「這倒未必,想來不少大儒,已經在文網中有所收獲了,應該會做出決定的,現在中原學派,所求的不該是哪一家做大、哪一家正統,而是聯合起來,將聖賢之道,推向更廣闊的地方!」(未完待續。。)

ps:感謝「浮塵封」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