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詰問民生無所依(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50 字 2020-11-02

「我當此人有何本事,沒想到居然避重就輕,略過不談,不敢與我對言這瘟疫之事,真是天真,他莫非不知,那劫掠之事或許凶殘,但在這些江湖中人的眼中,卻根本算不上什么,因為江湖之人的關注點,絲毫也不在民生之上,而是關注朝廷之惡,期間種種為國為民,多為托詞,為的就是得一個心安理得,以此反擊,毫無作用。」

一念至此,大當家正色道:「侯爺不要顧左右而言其他,那城中富戶本就為富不仁,將其斬殺,乃是替天行道,好無錯處,至於官府衙門,其中多有中飽私囊之輩,又不問黎民死活,否則豈能令瘟疫橫行?這樣無能無德之輩,殺了便殺了,侯爺若是要為這等人出頭,盡管沖我天罡地煞寨來便是,若是皺一下眉頭,便不算是好漢!」

「好!說得好!」

此言一出,不光是大堂中的諸多天罡頭領,覺得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不由挺起胸膛,就連那寨中普通兵卒,也覺得臉上有光。

而那些個江湖好漢,更是忍不住齊聲叫好!

叫過之後,便又嘲笑邱言:「這定國侯聽著名聲不小,也做了不少的事,但終究是朝廷走狗,一葉障目,居然為那些為富不仁、貪官污吏與寨中好漢為敵,當真是無恥無畏,不知民心向背,著實可笑!」

「不錯,此人好大名聲,如今一看,才知是虛有其表,今日之事,定然要傳遍天下,讓他生生世世,為那奸臣反角,受世人嗤笑!」

「正是,我回去便要編一戲曲,讓人知道此人嘴臉!」

……

卻說寨中群情激奮,一個個笑著、叫著,都是一派豪放作風,而那堂中氣氛也逐漸松弛,就等著邱言出丑。

未料,邱言面色不變,而是繼續道:「朝廷衙門諸多,便是一府之地,也有諸多分別,先不說你口中貪官是否屬實,本官且問你,可知那惠民葯局?此局本立於國都,後遍行天下,官給鈔本,月營子錢,以備葯物,仍擇良醫主之,以療貧民,乃是朝廷用於醫治百姓病症,抑止瘟疫擴散,但你的兵馬攻破兩成,劫掠衙門富戶,連帶著葯局也被擊破,此事你可曾知?」

「這……」大當家張口結舌,他沒有想到邱言話鋒一轉,又將這事情重新扯到了瘟疫上面,可是所言之事,卻是他沒有想到的——

無論此人眼界多寬,長於謀劃,但到底不能對朝廷的各個官府衙門職能盡知,不要說他,就算是朝中諸公、諸多大臣,也不可能通通知曉,因為但凡有政,皆發文書於下,自有各司各執其職,不必事必躬親。

因而邱言說起這個惠民葯局,大當家豈能知曉,在他心中,官府衙門就是一個整體,衙門具體要干什么,根本不在考量之中。

不過,一聽這葯局職能,大當家就知不妙,知道自己算漏了一點,更沒有料到邱言對朝廷部委竟是了如指掌到如此地步,這念頭一動,就知道不能放任此言下去,正要開口分說,但邱言又豈能給他機會?

論口才、辯才,邱言自然不會畏懼他人。

「你口中替天行道,如今叫上幾位染病之民,做出為民請命的模樣,在本官看來,不過裝腔作勢,試問,瘟疫遍地,你可有良策根絕?若只會呈口舌之快,那是說也不必說了,你可知滄州臨海,那滄州城的惠民葯局乃是一處中轉,海運之葯材、器材來此,都暫存於滄州府庫,可你們這賊軍進軍,不分青紅皂白,將那葯庫劫掠不說,更是一把火燒了!如此一來,河北道諸多府庫,盡數因此而少葯!」

起初之時,邱言之言尚顯平靜,但說到最後一句,卻陡然間提高了音量,猛然提問,更是直指堂中眾人之心,讓他們心頭震顫,都知不妙!

「葯醫不死病,若無葯材,便是那回春妙手,又能有多少作為?葯材被你等劫掠,葯庫被你們放火燒毀,多少人因此不得救治,又有多少家庭不得不生死離別!這是多大的罪孽!你們以為拉來五人,裝腔作勢的掉幾滴眼里,就能彌補這罪孽?未免也想得太美了!」

這番話,邱言厲聲說出,不光堂中之人被他鎮住,便是那寨中觀望的江湖之眾,也是呼吸急促,盡數發不出聲音。(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150314214724802」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