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兵家出(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36 字 2020-11-02

「盧欽差,沒想到你也來了,何時歸的京城?」王靖一見那人,面露驚喜。

「昨日歸京,還未安頓,就被招來宮中。」那儒雅官員拱拱手,給幾人見禮,其他人也紛紛回禮,格外客氣。

這盧欽差可不是簡單人物,名為盧養,乃是盧家之人,才干過人,之前河北有災,多有欽差過去,卻難以平息,最終盧養前往,以工代賑,又有諸多舉措平息了事情,被先帝李坤稱贊。

但隨後,這盧養仿佛成了救火隊員,哪里有事,便給他一個欽差的名頭,讓他過去平息,多有功勞。

那明白局勢的官員,立刻就意識到,這位盧養乃是先帝給太子准備的能臣,先帝磨練,讓太子大用,如今京城已經有傳聞了,說是盧養將要接任兵部尚書,事後更有可能入閣拜相,為世家代表,填補空缺。

眼明之人都清楚,這個任命是先帝留下來的遺策,不容更改。

而這邊幾人見禮之後,也都看出了緣由,他們這些人,兩個是分管軍政的樞密使,還有一位掌管兵馬、軍中威望頗高的大將軍,更有即將上任的兵部尚書,聯系起來,其意自明。

「這次事情,看來是要讓兵家負責,只是不知道,那政事堂中又是哪位負責。」王靖低語,幾人已然來到了御書房之外,等候里面傳旨召見。

「這不是明擺著的么?」林頂天撇了撇嘴。

盧養也道:「若是從頭到尾,都與兵事有關,那政事堂諸相中除了定國侯,不作他人想。」耿赤也是點頭同意。

這次事情,聚集了兵家各方,若論政事堂中有資格做布局和指導的,也只有同樣在兵事上建樹頗多的邱言了。

果然,隨著御書房內的傳召,眾人入得其中,見到了幾名宰執。

如今的御書房,與從前不同,因李炎還未親政,所以他倒不是事事皆有決斷,而是要在這里觀看諸多宰執的決定,學習處理朝政的方法,這皇帝如果不學,也是不會做的。

這一商談,事情明了,果是邱言主持,令眾人去往那東邊,以耿赤為正使,盧養輔之,再由林頂天領軍隨行,兵馬不多,但皆為新軍精銳。

「讓本將統領新軍么?」聽到這里,林頂天目光微動,知道是之前邱言與兵家商談的條件,借此事一步步完成。

之前,邱言裁撤衛所,這是損傷兵家的利益,但令人奇怪的是,兵家並未因此與邱言交惡,反倒與之配合,這也是讓世家投鼠忌器的原因所在。

不過,單純的幾本典籍,能讓兵家尊敬邱言,卻不足以損害自己的團體利益,所以對於邱言與兵家達成了什么樣的利益交換,一直被外界猜測。

而實際上,這里面的原因並不復雜,因為邱言早就制造出了足以讓兵家心動的誘餌——新軍。

新軍也是兵家之勢,但並不被兵家統屬,但其戰力非凡,早就為兵家覬覦,邱言以新軍為誘餌,自然容易讓兵家妥協。

不過,兵家想要得到新軍,邱言卻也想讓新軍融入兵家,因為在他的計劃中,這新軍只是開端,若是不融入兵家,如何能引起連鎖反應?所以,本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還能順勢解決衛所隱患,同時借到兵家之勢。

如今,林頂天見了布置,立刻就認為,是邱言在兌現自己之前的承諾。

邱言見了林頂天的面色,便道:「新軍人數不宜多,但也不能少,多了引得道門之人警惕,萬一爆發沖突,人再多也是無用,但少了也不行,不光是不能在混亂時保衛諸位安全,還無法形成一定陣勢,所以三百人最為合適。」

「不知何時啟程?」耿赤與盧養關心的與林頂天不同。

「宜早不宜晚,不妨今日下午便動身,」邱言面色微微凝重起來,給人以緊張之感,「剛剛收到消息,那道門之人上午的時候,起了內訌,有演變為全武行的征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