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路漫漫兮知而後行(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69 字 2020-11-02

這些不穩,並不是來自於四邊,恰恰相反,四邊安寧,早就被邱言的一道道政令平息、束縛,但新的危機卻不斷的從更遠的地方傳來,主要就是那西邊的竺坨蘭,現在群魔亂舞,聽說那里已然成了人間煉獄,時不時的還有鱗甲邪魔越境殺人,在劍南道那邊已經成了一大禍患。

陸凡雖是河北道出身,但也早有耳聞,蓋因那地脈通訊之法,使得各地之間的消息流通,越發快捷,讓不少人漸漸打開了眼界。

這種情況下,外出游歷,就成了風險很大的事情,即便是那位定國侯,又借助四邊戰事,將新軍推廣各方,革新兵家,令整個大瑞的兵家之勢、軍伍戰力都有提升,可保四方安穩,但終究不能驅逐心中擔憂。

就在這種情形下,陸凡踏上了路途。

這一路上,他經歷了不少,甚至還遇上了妖邪,又與道士同行,其人根骨也多被稱贊,不止一人說要收他為徒,但陸凡卻沒有走超凡之路的念頭。

當然了,路上也是少不了艷遇的,但陸凡一心一意,也都把持住了,辛辛苦苦,花了半年時間,才抵達了京城,根本也不停歇,就馬不停蹄的往知行書院而去,宛如朝聖,但也有明顯的不同。

朝聖,是將自身之念寄托於外物,是將自己奉獻出去,而陸凡所渴望的,是從知行書院中攝取到足夠的養料,來補充到自身,完善自己的認識,是從外向內的充實自己。

這里面的不同,也就造就了根本上的差異,在知行書院中見到的,並非是一味的奉承,而多有爭辯、爭論。

這也是正常的,蓋因此時的知行書院,早就名聲在外,成了不亞於東都幾大書院的學子聖地了,而過來的學子里面,不乏在各個地方,早就有了不小名聲的。

這樣的人,當然不會輕易服人,過來京城,真正想要見的,也是那位定國侯本人,想要被他看重,收入門庭,其他人等,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這知行書院也是奇妙,書院的占地原本就不小,後來皇帝又幾次下令擴建,如今更是比得上幾個村鎮了,而且又分內外,那內院連接著聖賢堂、百寶堂,以及觀天台,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卻不能輕易進去。

這也難怪,畢竟現在聚集起來的人,終究是太多了,真要是沒有秩序,一擁而上,那內院怕是要因此崩塌。

所以,大部分的人,還是在這外院。

好在知行書院自有一套規則,那位定國侯每日忙於政務,無暇他顧,卻還是有一套教授之法,將知行之道的許多學問,都開誠布公,在外院的很多地方都能尋得,自己摸索之後,可以相互辯論。

每五天,就有定國侯的大弟子鄭雲出面,組織一次大辯論,從中甄選百人,進入內院。

這個結果,可是非常誘人的,要知道在那內院中,不光是有觀天台這樣能夠觀天象,感天下的奇妙之地,更有百寶閣中的諸多大儒、宗師,能夠尋得一人討教,都是不得了的事了。

更不要說,還有那藏經閣里,藏著邱言的諸多感悟,以及其他大儒的著作,能入里面,比在外院中的進境,更要迅速。

除此之外,那玄妙的聖賢堂,同樣也被眾人看重,要知道,當初這個聖賢堂誕生,可是引發了不少的波瀾,但相應的,也因此傳遍天下,讓天下士子知道了士林所在,也知道了,通過這座聖賢堂,可以直入士林,並不需要太多的資歷。

正因如此,每一次辯論之後,被甄選出來走入內院的人,都會先來這聖賢堂外看一看,以平心中念。

今日也是一樣,陸凡與眾人齊至,這還是他第一次進入內院,沿途總想著要好生探查,但到底讀書靜心,沉得住氣,並未失儀,隨著人群來到那聖賢堂外。

聖賢堂外,盤坐著的邱安。

「這位邱大俠,也不是簡單人物啊!」

「當年平蓮一役,邱安大俠就名傳天下,雖是邱家之仆的位格,但沒人敢小視,都知是絕世高手。」

「他坐在這里,是為了護衛周全,保護堂內入林之人的肉身。」(未完待續)

ps:感謝「踢翻小凳子」、「我是大窮鬼」、「拉拉拉拉拉拉啦」、「言青之葉」、「雨夜風霜」投出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