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 有朋自遠方來 5(2 / 2)

海上長城 流水夜帳 1198 字 2020-11-02

這樣的武裝商船雖然速度比不上驅逐艦,火力比起驅逐艦來說絲毫不弱,遇上商船的話簡直是虎趟羊群。

克勞德和李廣約定,鑒於北冰洋的開凍期只在夏季,明年的八月底九月初德國人會提交第二批軍火。李廣也需要時間准備足夠的電池,鎢砂,銅。

滅國的收益真的驚人,克勞德的原話是,李廣能准備多少貨物,德國人就能提供多少武器彈葯。

歷史上德國人被英國海軍死死的封鎖在歐洲大陸,直到二戰的中期才想到走北冰洋航線從外界獲得資源。但是又被蘇聯和美國人卡死,最後被死死的封堵在歐洲大陸上,直至敗亡。

由於李廣的到來,德國人發現運載武器彈葯的船只如果走大西洋實在危險,簡直是百無一生。商船中上一顆子彈就能使得全船見上帝,這種危險即使勇猛的德國海軍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執行任務。其實這和海抗軍大西洋之行遇到的窘境是一樣的,運載物資彈葯的商船連冒險反抗的可能都沒有。

這條北冰洋航線,雖然艱險無比,但是對於德國來說是唯一的選擇。畢竟潛艇還可以從北大西洋出海,但是商船想從北大西洋殺入南大西洋幾乎沒有可能。

德國人在石像島的幾天時間里,全永海見到了老朋友--潛艇艇長畢克碧上尉。哦,現在已經是少校了。這個倒賣魚雷的家伙,見到全雲海是眉開眼笑,順便討論了一番商業信息,比如魚雷,比如美酒,比如。。。

克勞德上校和李廣算是熟悉,在李廣的眼中這家伙雖然是納粹的狂熱分子,但是絕對不算正統的德**人,和畢克碧少校兩人混在一起毫不奇怪。

德國人臨行之前,克勞德和李廣做了一點私人生意。

雲南白葯經過試用,在德軍中深受好評。克勞德隨著潛艇帶回了一萬份雲南白葯,克勞德希望在明年得到一百萬份的雲南白葯。

李廣對於這種貿易自然是雙手歡迎,醫葯可是真正的暴利,百分之八百的暴利。另外李廣再次推出一種新葯--燒傷膏。

海軍中用量最大的葯物不是刀槍傷葯物,而是燒傷葯物,根據世界各國海軍的統計,燒傷在海軍中占了減員比例的一半以上。這個時代西醫治療燒傷一般是鞣酸軟膏。經過徐戰推薦,找到一種對燒傷有極好療效的中葯膏,其實主葯是獾油。這種東西,李廣也有所耳聞。大量生產這種燒傷葯膏,李廣很是擔心會造成野獾滅絕,二十一世紀獾可是國家保護動物。但是這個年代,人們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就是有,動物的xing命也沒有中國人的xing命重要。

而中葯治療燒傷也有獨到之處,結合西葯抗生素治療,效果極佳,甚至能做到不留傷痕,這是徐戰已經在軍中實驗過的。

中國的經濟基礎實在太差,李廣蘇茂德等人絞盡腦汁想找到幾種適合大量出口的物資,可是目前看來很困難。傳統的商品絲綢,瓷器,茶葉在國際上競爭力並不算很強,但是卻是蘇茂德不得不選的商品。烏拉圭那里已經開設了幾家中國特產的專賣店。而這兩種中葯,耗費了許多人的心血,才剛剛有了眉目。國內的政治混亂,官員**,地方實力派更是赤,裸,裸的明搶,沒有一定的力量,連制葯這樣的行業都難以保證。

不管怎么說,現在這兩種葯物的生產,相對的有保障。燒傷葯廠在徐戰的防區,而雲南白葯有了宋希濂這個「盟友」的庇護。李廣希望這兩種葯物能在以後的戰爭年代為海抗軍創造巨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