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戰非洲之4初戰(2 / 2)

海上長城 流水夜帳 1325 字 2020-11-02

海抗軍所選的伏擊地帶,只是公路兩側多沙丘而已。並不算什么絕地,而且由於海抗軍的謹慎,步兵的潛伏地點距離公路還有相當一段路程。意軍如果訓練有素,完全可以在戰斗初期占領沙丘,雖然覆沒在所難免,但是好歹能支持一陣。

意軍的混亂喪失了唯一機會。隨著野戰營的一個裝甲排殺入戰場,意軍立刻潰不成軍。

野戰營這個裝甲排,有著三輛英制維克斯坦克,一輛法制b1重型坦克。四輛坦克分別帶著四個步兵班,從正面殺入,直入熱刀割牛油,勢如破竹。

鐵甲怪獸們吼叫著,撒出一片片彈雨,在公路上橫沖直撞。意軍隊伍綿延五百多米,而這些鐵甲怪獸在三四分鍾內就透陣而出。公路上已經是血肉模糊,意軍死屍滿地。

戰斗結束的極快,從炮彈出膛到槍聲戛然而止,總共還不到十五分鍾。

埃斯波西托上尉當胸中槍,此刻他仰面躺在沙丘上,雙目無神,朝向天空。一直不肯閉合的雙眼仿佛在控訴比安奇上校的愚弄。

這場戰斗進行的太快,意軍連投降都沒有來得及,就已經全軍覆沒。

意軍很倒霉,此戰除了不到十個俘虜,意軍能從戰場上逃竄的僅僅有三兩個人。

俘虜如此之少,絕對不是意軍戰斗意志頑強,也不是李廣殘忍殺俘,而是野戰營的長期訓練決定的。

李廣對於日軍的頑強雖然沒有太多直觀的感受,但是後世的文藝作品中對日寇的頑強描述多多,什么死不投降,即使傷員也會在華軍收攏俘虜時打冷槍,甚至肉彈襲擊等等。故此李廣定了個投降的標准,還經常在部隊中宣傳。這個標准主要有三條,第一必須跪地高舉雙手,第二武器必須距離三米以上,第三解除所有武裝。

這些意軍士兵夠倒霉,他們哪里知道海抗軍對投降姿勢的標准解釋。其實有不少已經舉手投降,但是其投降姿勢太不准確。手倒是舉起來了,但是沒有距離武器三米以上。更多的是投降了,但是沒有解下武裝帶,手榴彈還在身上。戰場就是如此殘酷,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戰士們在戰斗中根本就無法仔細甄別,再加上野戰營雖然是精銳,但是九成戰士也都是第一次上戰場,精神的極端緊張之下,出手不免重了些。

另外還有一點,野戰第一營的步槍手們槍法實在夠好。這些步槍手最少經歷過一年的軍事訓練,槍法基本上都能做到兩百米射擊伏靶十槍七中。

還有相當關鍵的一點,語言不通。海抗軍這些陸軍戰士哪里能聽明白意大利語啊。有限的一兩個懂意大利語的參謀,現在正跟隨著胡博豐大搞「特別後勤」,正在甘達拉搜刮物資呢。

故此意軍一百多人活下來的不足十五人,可算是全軍覆沒。

作為指揮官,李廣要關注的地方有很多。自身的傷亡數字毫無疑問是他最為關心的。等鮑剛的統計數據送到,李廣才舒了一口氣。海抗軍殲敵一個連,沒有陣亡,僅僅六人受傷。這個戰果令李廣極為滿意,戰斗是有心算無心,再加上火力兵力巨大的優勢,勝利是沒有懸念的,但是傷亡如此少,卻真正的說明了一個問題---野戰第一營已經是一只成熟的部隊。這才是李廣最為看重的。

後來打掃戰場,繳獲意軍的武器彈葯不多,但是物資真是令人驚奇的豐富。從日用品到金銀器具竟然是無所不包。也不知道意軍到底是打仗還是旅游,甚至漂亮精致的咖啡炊具,在這支小小的隊伍中就繳獲了三套。這樣的部隊,李廣除了評價一聲富裕,再無其他。

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戰,李廣對於意軍和自身的認識更加深入一步。而初上戰場的海抗軍將士經歷了這一戰,迅速走向成熟,眼光中多了堅毅少了初上戰場的那種彷徨。

戰場經驗是再多的訓練也難代替的。李廣對此體會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