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橫空出世印度洋(2 / 2)

海上長城 流水夜帳 2219 字 2020-11-02

戰艦的另一項指標,抗魚雷性能。印度洋號幾乎是照抄了大西洋號戰列艦的雙層船底,三層防雷隔壁。不過裝甲當然比不過戰列艦。防炮性能稍差。

這艘戰艦最值得稱道的是其抗沉性能。除了六百多個水密艙設計,還有航母的外飄造型。外飄造型(二十一世紀航母基本上都是這樣的造型,航母下窄上寬)的航母,外飄部分都是密閉艙室,毫無疑問是增加了更多浮力。由於采用了這樣的造型。航母一旦受傷傾斜,能夠極大的避免傾覆。

要說羅伯特一干人純粹山寨。也不完全對。至少有一項設計。這些設計師還是費了心機的,那就是艦島設計。

由於印度洋號航母的鍋爐動力不大,但是數量太多,笨重無比,動力系統布局龐大,排煙系統全部綜合在一起極為困難。設計師們把艦島煙囪合體,設計了兩個艦島。位於航母右後側的艦島成為了航空指揮艦島。

雙艦島設計,看似古怪,但是卻解決了李廣失誤的一個問題。他一貫要求小艦島。艦島僅僅不到五米寬度,一個艦島部署上百人的航母指揮系統,的確不夠。

看看印度洋號航母的基本參數吧:

標准排水量29200噸,滿載排水量34000噸。艦長(全長)259米,飛行甲板長269米;艦寬28.35米,飛行甲板寬29.26米,最寬處四十五米;平均吃水7米。機庫長174米、寬21米、高5.4米。

推進裝置:十二台鍋爐,八萬匹馬力,加上四台大型柴油機,總動力達到十萬三千多匹馬力。續航力15000海里/15節,最高速度三十節。

裝甲

水線裝甲帶厚63毫米-101毫米,飛行甲板裝甲76毫米,機庫甲板裝甲厚38毫米,主甲板裝甲厚為38毫米。

防空武器,共計一百二十八門各種口徑高炮……

艦載機:各種艦載機七十二架。如果在甲板上部署戰機的話,可以達到一百多架。

編制人數,本來計劃為一千五百余人。由於在中途島海戰中,海抗軍發現高炮炮手,尤其是輔助炮手數量嚴重不足,影響防空火力的輸出連續性。再加上電信員的配置增加,所以人員編制總數達到兩千四百五十人。

和美國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對比一下,就知道缺陷所在。

兩款航母的排水量和載機量都差不多。印度洋號只有美國埃塞克斯級航母動力的三分之二強一些,但是動力系統卻重了近兩千噸。動力小,最高速度也當然不如埃塞克斯級航母了。而且附加的一個極大缺陷就是燃油的攜帶量,只有三千多噸。這個數字只是埃塞克斯級的一半。雖然印度洋號航母,巡航使用的是柴油機動力,對燃油的消耗量小,但是卻無法保證航母編隊航行中為其他戰艦充當補給艦。遠航作戰的話,少不了一艘油輪跟隨,而油輪不可能速度達到三十節,實在是嚴重的限制了艦隊的整體機動性能。而機動性能偏偏是航母最大的優勢。

但是,印度洋號航母也有李廣值得驕傲的所在。這艘航母已經具備了航母在二戰之後的最重要的三項改進技術。

第一項,斜甲板布置。這一項使得航母可以同時釋放戰機和回收戰機。假如中途島海戰,日本采用斜甲板航母,那么南雲忠一就不會糾結是先放飛戰機還是先回收戰機了,也就不會出現後面的悲劇。

第二項,滑躍式起飛甲板。這樣的起飛方式,不僅能縮短戰機的起飛滑行距離,還能夠使戰機起飛時增加載彈量或者載油量。

第三項。菲涅爾透鏡助降系統。其原理很簡單,海抗軍制造的也水平不高。但是在斜甲板前方部署五排定向定角度的彩色光線,形成五個階梯,照射向船尾。很簡單的就可以使得降落的戰機飛行員掌握自己的飛行姿態,也能更好的調整飛行姿態,從而安全著艦。

海軍飛行員訓練,有兩個階段失事率最高。第一,放單飛的階段。第二著艦訓練階段。著艦訓練,有的飛行員只需要三兩天就能熟練自如,但是大部分飛行員卻需要兩個月左右。而且這個階段,飛行員傷亡和戰機的損毀比例極高。當初海抗軍自由龍號航母訓練飛行員,那一批是海抗軍最精銳的幾十名飛行員,硬是摔了近十架戰機,犧牲一名飛行員,數名飛行員受傷。代價之高,令人咋舌。

但是在采用了這套助降系統之後,一百多名飛行員,而且是遠不如當初自由龍號航母飛行員素質的一百多人。在著艦訓練階段,僅僅摔了六七架戰機,幾名飛行員受傷,無一人犧牲。

而美軍和日軍在著艦訓練階段,摔飛機簡直如同家常便飯,訓練出一百名飛行員摔個三二十架飛機幾乎是正常狀況,死傷也是極為正常的現象。英國航母在二戰中,飛行員一直使用笨重緩慢老式的雙翼魚雷機,其實就與著艦訓練的傷亡比例有關,沒有人舍得拿著精銳的飛行員去適應新型戰機的。而且歐戰剛剛爆發的階段,英國飛行員的傷亡實在慘重,根本就找不到足夠的精銳飛行員。再加上,英國對付的是沒有航母的德國海軍和意大利海軍,使用先進但是操作難度更高的艦載戰機沒有太大必要。所以,二戰中英軍航母的戰斗力其實是遠遠不如美軍和日軍的。

使用了這三項超時代技術,海抗軍的印度洋號航母就有了保密的必要。這玩意,美國人一看就會,絕對不能輕易的讓美軍知道。之所以印度洋號航母在石像島完成最後的舾裝,其實就是不想讓美國人無償的得到這項技術。

在大唐島東海岸,距離大唐島南端大約有三百公里左右有一個大大的內海。方位上算大唐島是東北,而中國的渤海也是位於大陸的東北,所以這個面積不到渤海一半的內海也被海唐國命名為小渤海,其周邊幾個海港小城也被分別命名為旅順,天津,青島。

不過在四二年,小渤海周邊荒蕪,更是被海唐國嚴禁外國人靠近,保密效果相當好。因此成為印度洋號航母的錨地,後來更是成為海抗軍海軍第一特混編隊的基地。

另外,珊瑚海海戰中,海抗軍軍官們提出的混凝土飛行甲板方案沒有成功,在航母的堆積實驗中,發現堆積兩三千噸的物資之後,這艘航母的適航性會大幅度下降。因此這個異想天開的主意夭折。

李廣回大唐島,一則為了海軍第一特混編隊的成軍編制。二來,海抗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需要和政府方面做一探討。

(求票票了,求票票了。本月月票數量嚴重不足,很臉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