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反斜面戰術(2 / 2)

越戰的血 遠征士兵 1546 字 2020-11-02

第一道戰壕最重要也最危險,因為它離山頂陣地只有四十米左右。

一看到四十米……我想許多人都知道這個距離就是投擲手榴彈的范圍。的確是的……這道戰壕就是專門為投擲手榴彈設置的。躲在這道戰壕里的戰士們可以輕松的將一枚枚手榴彈甩上山頂陣地……

就像現在這樣,隨著我一聲令下,位於第一道戰壕的戰士們就將早已准備好的手榴彈拉燃了朝山頂陣地上甩。接著山頂陣地上就是「轟轟」的一陣亂響,只炸得越鬼子一片怪叫。

有人也許會說……越鬼子這是占領了制高點的,他們在山頂陣上……那手榴彈肯定要比我們投得更遠,既然我們能把手榴彈投到山頂陣地上,那越鬼子肯定也能把手榴彈投到我們的戰壕里。甚至還可以說……手榴彈若是在戰壕這種半封閉的空間里炸開殺傷力更大才對。

這些都沒有錯……但如果這戰壕就這么簡單的話,當年志願軍也不可能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打敗美國佬了不是?

這其中的決竅就是……這條戰壕要挖得窄一些,而且還要把挖出來的土全都壘在靠近山頂陣地的一方。於是很自然的,在靠近山頂陣地的那個方向上就會有一個用土壘起來的突出部,而戰壕的另一邊卻遠遠低於這個突出部……

對於這樣的戰壕……就可以想像越軍從山頂陣地上投下來的手榴彈會碰到什么情況了。就像我現在看到的那樣……越軍的確也有朝我軍方向投擲手榴彈,但這些手榴彈要么就被突出部給擋著在戰壕前爆炸,要么就從砸在突出部上跳到戰壕的另一面爆炸……基本沒有哪個手榴彈能甩進戰壕里的。

換句話說……就是我軍的手榴彈能打得著越鬼子,而越鬼子卻打不著我們。

那為什么說他們危險呢?原因就是距離越鬼子太近……四十幾米的距離,越鬼子從上往下沖僅僅只需要幾秒的時間,這個時間第一道戰壕里的解放軍戰士甚至都來不急有所反應就會暴露在越軍的槍口之下。

於是這就有了第二道戰壕……第二道戰壕距離第一道戰壕大約二百米,在這個距離上,我軍的武器不僅可以打到越軍的山頂陣地,還可以為第一道戰壕提供火力掩護……這道戰壕布置了大量的ak47、56式沖鋒槍和火箭筒,當然還有班用機槍等。

這是越軍手榴彈無法投到的距離,越軍若是要想突破第一道防線……那無疑就得突破由第二道的防線組成的火力網。

這不?兩道防線配合著朝山頂陣地一陣狂打,第二道防線上的子彈雖是打不著多少敵人……這是因為由下自上的打有一個仰角,所以很難命中趴著的敵人。但卻可以將敵人壓在山頂陣地上無法動彈,於是第一道防線的戰士就可以朝山頂陣地上猛甩手榴彈。

反正手榴彈這玩意是又多又便宜,後方運上來的彈葯里隨便也有幾十箱給我們隨便抬的,所以根本就不用考慮夠不夠的問題。

至於這第三和防線吧……距離山頂陣地大慨有六百多米……這是越軍m16射程的極限,但卻在機槍、重機槍以及迫擊炮的射程內,於是這里就布置了幾道機槍以及迫擊炮,目的就是用於壓制越軍山頂陣地的火力。

另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一旦第一道戰壕的戰士撐不住了,就可以在第二、第三道戰壕的火力掩護下通過交通壕撤退到第三道戰壕……

有人也許會說,那越鬼子要是占領了第一道戰壕,不就可以憑借著那道戰壕與我軍對抗了?

這就是第一道戰壕的另一個妙處了,它前高後低的獨特設計使其本身就是一個陷阱,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陷阱……

我不知道我們所面對的這支越軍是否知道這一點,又或者說他們是美軍訓練的所以對這種反斜面戰術並不熟悉,於是我就有心想試試他們。

於是就通過對講機讓刀疤把越鬼子往下放一放……

所謂的放一放,也就是第一道戰壕的戰士通過交通壕往回撤,第二道戰壕的火力收一收。

沒想到我們的火力這么一收,越鬼子就以為我們是彈葯不足了……越鬼子有足夠理由相信這一點,畢竟我軍的彈葯庫已經被越軍特工給「炸」了不是?所以他們等的就是這一刻呢,於是大喊一聲就像潮水般的越過山頂陣地涌了過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