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立足之地(2 / 2)

越戰的血 遠征士兵 1536 字 2020-11-02

各兵種很快就在我的調度下做好了准備,隨著我一聲令下進攻很快就開始了。

但這次進攻卻並不像往常一樣先是一陣炮火准備接著步兵就在火力掩護下對目標發起沖鋒……我明知道這些玩意對山頂陣地的越軍威脅不大,當然就不會這樣浪費時間浪費炮彈了。

迫擊炮還是有打的,但打出去的卻是一發發煙霧彈,而且這些煙霧彈還是打在我軍的陣地里,靠近越軍山頂陣地的也有幾顆,但數量卻是不多。於是很快我軍陣地就冒起了一層層有如濃霧般的白煙。

這就讓越軍有些奇怪了……這是在晚上,煙霧彈一打不就什么也看不見成了瞎子了嗎?成了瞎子還怎么沖鋒呢?

但很快那些駐守在山頂陣地上的越鬼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因為接下來迫擊炮打上去的就是十幾發照明彈……這些照明彈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打到山頂陣地上空,那強光霎時就把越鬼子給刺激得睜不開眼睛來……而刀疤的部隊卻早有准備,就乘著這一會兒朝越軍打去了成排成排的子彈並發起了沖鋒……更讓越軍有些無奈的是,當他們舉起槍來要朝中[***]隊射擊時,才發現在照明彈和煙霧彈的交互作用下,實際下已經變成了越軍在明解放軍在暗的狀態。

與此同時,擔任掩護任務的一連部隊也躲在煙霧中朝越軍陣地打去了一枚枚的反坦克導彈……反坦克導彈這玩意畢竟可以艹控的導彈,所以它雖然對付移動目標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對付靜止目標的准確率還是相當的高的,於是用來進攻山頂陣地就恰到好處。

更何況,這些反坦克導彈的打擊目標並不越軍……用導彈來殺傷步兵的話似乎有些浪費了,它們的目標是越軍在山頂陣地上架起來的工事,比如用沙袋堆起來的機槍陣地,比如被當作掩體的樹樁,又或者是山頂陣地上的巨石……

特別是座落在山頂陣地上的巨石……這些玩意如果是用火炮炸的話是很難得會炸得到的,但對於反坦克導彈來說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靶子。

其實這些巨石也並不是什么很重要的軍事掩體,用反坦克去打它們的原因……是一旦反坦克導彈擊中了那些巨石,就意味著那爆炸會掀起一大片到處亂飛、亂射的碎石……

這反坦克導彈可是能穿透150mm的坦克裝甲的,所以這一通反坦克導彈打上去就打得越軍陣地是一塌糊塗……用沙袋堆砌的防御工事就不用說了,那一枚導彈上去就打得亂七八糟的,樹樁被這玩意一炸就直接沒了,最厲害的是那巨石爆開的彈片……本來越鬼子還期望把它當作一個掩體呢,卻沒想到是被我們當作彈片產生器來打,而且因為巨石體積本身就不小,打上幾發這還沒完,越鬼子這一時半會的又搬不走,只得無奈的承受著一片又片的碎石在他們頭上飛舞……在慘叫不已的他們一定是在後悔了,當初怎么就不知道先把這玩意給移走。

接著二連的戰士再一個沖鋒……很快就在反坦克導彈以及煙霧、子彈的掩護之下朝山頂陣地沖去……話說越軍朝向我們這一方向的掩體本來就是臨時構建起來的,這會兒又被反坦克導彈炸得亂七八糟的,哪里還有辦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於是很快就讓戰士們沖進了手榴彈的投擲范圍……

接下來的事就不用多想了……一陣手榴彈的爆炸之後,二連的戰士就沖上了山頂陣地,很快就把那些做困獸斗的越軍民兵打成了篩子!

這其中還有些反應較快的越軍……乘著我軍還沒有沖上去的時候就繼續往反斜面撤退……這種做法是對的,反斜面也有反斜面的戰術嘛,就像我們也曾經在反斜面上構築工事,與火力較強的敵人打得難分難解一樣。

但可惜的是……這一帶的高地全是越南方向較平緩而中國方向較陡峭,他們這么一退就是全都退往較為陡峭而且到處是石頭的中國方向……

這個地形的確是有點奇怪,如果說只是一座兩座高地是這樣的話那還可以說是偶然,但這一帶幾乎所有的大小高地全是這樣……後來想想,這應該是大自然的力量……這一帶的風向基本都是自中國吹往越南的,正所謂滴水穿石,這風這么吹啊吹的,吹個成千上萬年,於是高地靠向中國的那一面塵土或是被風化或是被吹走了,就只剩下一堆堆光禿禿的石頭。

於是這下越軍就嘗到了我軍進攻時的那種苦……戰士們也不往下沖,只是把手榴彈、炸葯包、爆破筒一古腦兒往下丟……隨著一陣「轟轟」的暴響,那下面就是一片飛沙走石……退往反斜面的越軍那是不死也殘廢了。

至此518.6高地才落到我軍手中,也就是說我們總算是搶了一塊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