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巴基斯坦(2 / 2)

越戰的血 遠征士兵 1048 字 2020-11-02

我苦笑著點了點頭……這話的意思就是,咱們得在這集裝箱里呆上幾天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覺得我們到了巴基斯坦後就用不著再躲躲藏藏的了,這里又不是阿富汗……中巴之間的關系一直都很好,有一支小部隊出現在巴基斯坦進行交流什么的,那不也很正常嗎?

但張司令的意見卻不一樣,他認為這是敏感時期,先不說這巴基斯坦是阿富汗的鄰國,我們要去的地方白沙瓦也是位於巴阿邊境……一旦讓蘇聯間諜或是什么人發現有支中**隊一路從卡拉奇進入白沙瓦,那么蘇聯很容易就推斷出跟中國有關。

但是現在……如果我們突然出現在白沙瓦,就可以用另一個身份,也就是一群生活在巴基斯坦的中國人,自願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幫助阿富汗難民,或者說是為了錢受雇於阿富汗游擊隊……也就是佣兵也可以。

應該說張司令的考慮是對的……國際上的事情往往就是這樣,雖然人人都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但只要有一個好的借口,別人就拿你沒辦法!

就比如說蘇聯……他入侵阿富汗同樣也是打著「阿富汗總理邀請蘇聯出兵」這個借口。

所以說……國與國之間的東西,有時候就是這么虛偽,但這種虛偽卻又必不可少,有時還是很有必要的,為的就是利益,為的就是不讓敵國抓住把柄。

只是這卻苦了我們……我們全營的人都得封在這集裝箱里頭……這可比在船上的時候要苦多了,在船上時咱們到晚上還可以出來透透氣,白天的話那集裝箱也是半開半合……

可是現在,全程都是要封得死死的,只有前部開了幾個不起眼的透氣孔……這透氣孔還是挺有用的,車速一快起來那風自然而然的就會往里灌,所以也不用擔心在里頭會被憋死。

但是……

要知道卡拉奇距白沙瓦可是兩千公里遠,而且巴基斯坦的公路還相當糟糕……巴基斯坦的公路大多都是在英國殖民時興建的,到現在也有幾十年了,除了修修補補外沒有多少的改善,這在考察團發給我的資料里都紀錄得很清楚,現在的我們也有感覺……因為一路上搖搖晃晃的讓人有些受不了,而且在路上還有幾次司機不得不停下來拿起竹竿撐起路中間的電線……

公路上有些電線高度不夠,而且架設在公路上空……咱們這些裝有集裝箱的卡車想過的話,就必須得把它們撐起。

這使我們足足走了兩天三夜才到達目的地……這還是每輛卡車都由兩名司機交替著開的結果,也就是除了吃飯加油的時間外,車隊是二十四小時不停的在路上跑。

事後我們才知道……這其實還算是好的了,原因是我們是中國人,所以巴基斯坦這邊接應我們的負責人特地派上最好的卡車、最好的司機為我們服務,這才有辦法在兩天三夜這個時間到達目的地……另外還有一些國家的援助比如美國……

美國方面也有輸送往巴基斯坦的軍事物資,於是也有一批人跟著這些物資進入阿富汗,當然因為軍備量多和保密原因,同樣也不適合乘坐飛機,但他們卻足足在路上折騰了五天五夜……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司機要睡覺!(未完待續。)